首页 理论教育 曹魏文化概览:探寻曹操的政治独白

曹魏文化概览:探寻曹操的政治独白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县自明本志令》是曹操为退还三县封邑所作的一篇“令”。标题中的“让县”是指曹操推辞皇帝给予他的封邑;“自明本志”是指自我内心的表白,向众人说明自己原本的志向。《让县自明本志令》原载于裴松之注陈寿著的《三国志·魏武帝纪》里。《让县自明本志令》让我们看到一个写文章平实霸气的曹操,一位真性情的英雄,一位胸襟坦荡的伟大人物。《让县自明本志令》告诉我们,曹操并不是天生就要成为魏王的,他当初的志向并不远大。

曹魏文化概览:探寻曹操的政治独白

《让县自明本志令》是曹操为退还三县封邑所作的一篇“令”。令,是中国古代上级行政长官或部门对下级部门或下属的指令文本。标题中的“让县”是指曹操推辞皇帝给予他的封邑;“自明本志”是指自我内心的表白,向众人说明自己原本的志向。

曹操写这篇文章时,受封的食邑有阳夏、柘、苦和武平四个县,为了“分损谤议”和“以明本志”,曹操要求上还阳夏、柘、苦三县的两万户,只留下武平的一万户作为自己的封邑。当时,面对皇上的封邑,曹操没有给皇帝上“表”让县述志,而是以丞相的身份下“令”让县述志,用“令”这种形式,解剖自己,抒写心迹,表明抱负。虽然以“令”为名,却完全摆脱了传统的文体格式,挥洒自如地写了自己的种种做法和想法。它既是曹操对外表达自己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政治表白,也是一篇语言流畅、结构严谨、主题突出的优美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让县自明本志令》原载于裴松之注陈寿著的《三国志·魏武帝纪》里。曹操写这篇“令”时,正值北方广大地区刚刚安定下来,社会并不稳定。孙权刘备两大军事势力仍然是他的巨大威胁,他们除在军事上联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则抨击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曹操面对天下发布了这篇令文,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他的本志,回击了朝野的谤议。

在文中他主要叙述了自己起初的志愿只是要当好一个郡守,以建立自己的名誉;后来感到世道太乱,于是就想隐居读书射猎,来静候天下的太平;后来又被征为典军校尉,愿为国建立功业,得到封侯,做了征西将军;他在董卓之乱后兴举义兵,初举兵时并不打算多招募士兵,以此来说明他自己的“志”本不高远。后来消灭了袁术袁绍刘表,平定了北方,由于屡建功业,身为宰相,已经是过于所望。他列举了齐桓、晋文、文王、乐毅蒙恬等古人行事后,又以周公自况,申明自己功业虽大,并无代汉自立之心。他之所以不肯释兵权,完全是为了自卫,亦是为了卫国。为此目的,不妨受恩封,借此为外援,作为万全之计。最后申明了让县的原因,在于不贪天之功,并以损谤。本文的主旨是通过这篇“令”以坦率而典重的语言,说明他自己在不同形势下产生的不同的本“志”心愿,并奉还大部分食邑(即让县),以“分损谤议”,表现出他的气度和见识。这种勇于解剖自己的态度和不假虚饰的文风,最为难能可贵,充分显示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及军事家的过人胆识和非凡气概。(www.xing528.com)

曹操是一个风流倜傥,有着雄才大略的人。所作诗文,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表现了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志向,这在本文中表现得也十分突出。所谓“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克”“荡平天下,不辱主命”等,无不笔力千钧,豪情激荡!当然,这中间多少也带有一些居高临下、踌躇满志的口气,文如其人,这也是与曹操这样一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相符合的。

《让县自明本志令》让我们看到一个写文章平实霸气的曹操,一位真性情的英雄,一位胸襟坦荡的伟大人物。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从中可以点出许多曹操名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

《让县自明本志令》告诉我们,曹操并不是天生就要成为魏王的,他当初的志向并不远大。他是在与时代的大风大浪搏击中,在血雨腥风中不断改变自己的航向,才最终找到了一条发展壮大的道路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