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曹魏文化概览:求贤令及曹操唯才是举用人思想

曹魏文化概览:求贤令及曹操唯才是举用人思想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安十五年,他在《求贤令》中提出“唯才是举”的选人原则,突破了当时选人唯凭家世门第的藩篱。三次求贤令,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曹操求贤若渴以成霸业的迫切心情。曹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惊世骇俗。《求贤令》虽然是一篇政策性极强的文章,但由于曹操求贤心切,字里行间,交织着深沉的感情,文辞恳切,语言淳朴率直。《求贤令》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曹操的《求贤令》强调道德无用,唯才是举。

曹魏文化概览:求贤令及曹操唯才是举用人思想

曹操认为:“天地间,人为贵。”“为国失贤则亡”。为了实现一统天下的抱负,他曾先后三次下令广求贤才。建安十五年(210年),他在《求贤令》中提出“唯才是举”的选人原则,突破了当时选人唯凭家世门第的藩篱。建安十九年(214年),他在《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中进一步强调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庸可废乎!有司明思其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又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列举出伊挚、傅说、管仲萧何、曹参、韩信、陈平、吴起等人,说他们虽然“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但却“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为此,他下令道:“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三次求贤令,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曹操求贤若渴以成霸业的迫切心情。此令一出,世人纷纷响应,一时间前来投奔者踏破门槛,曹营帐下人才济济,形成了“谋臣似雨,猛将如云”的局面,为他成就霸业提供了人才保证。

曹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用人思想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惊世骇俗。东汉末年是一个极重出身和门第的时代,做官的权利往往由少数豪门士族所把持,世代传承;东汉末年又是一个极重德行的时代,察举、选拔官员都与道德修养挂钩,以至于那些一心想做官的人往往“演道德戏、作道德秀”,通过搞道德竞赛的方式沽名钓誉,牟取私利。如此一来,给当时的政治生活带来了恶性的后果。正如一首桓灵年间童谣所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长此以往,社会士风虚矫,空谈道德,政务颓废,朝纲松弛,于是乎天下分崩,苍生饱受流离之苦。至东汉末年,朝廷内忧外患,天下群雄并起,争斗频仍,士人阶层的分化瓦解,社会呼唤一大批胸怀大志的仁人志士来救国安民。况且,曹操本人便深受其害——他本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优秀人才,只因出身不好,名声不佳,就遭受士大夫阶层的蔑视和非议。曹操“不重门第、不重德行”的观点固然有其偏激狭隘之处,却对固有的官员选拔制度进行了纠正,因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赤璧之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和附近诸郡,孙权力量也日益壮大,三国鼎立局面已基本形成。曹操要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阻力非常大。于是,他在建安十五年(210年)以后,以迫切的心情,连下三道求贤令,希望有更多的“贤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

《求贤令》虽然是一篇政策性极强的文章,但由于曹操求贤心切,字里行间,交织着深沉的感情,文辞恳切,语言淳朴率直。

《求贤令》从大处着眼,纵谈自古以来,“受命及中兴之君”成功之道莫不都是得力于“贤人君子”的“共治”。但因“上之人”往往不善于识别贤才,以致“贤人君子”有时就在附近,也没有发现。这就提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要得贤,首先必须识贤。(www.xing528.com)

《求贤令》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为了阐明提出这个方针的思想依据,他先原文照引了孔夫子的一段话,用孟公绰宜做什么和不宜做什么,来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接着又列举了三桩历史事实来证明“唯才是举”方针的正确性:齐桓公善于用人,成了春秋第一霸主;周文王赏识姜尚,完成了灭纣兴周大事业;陈平得魏无知推荐,为刘邦干出一番大事。在这个层次中,笔墨经济而传神。对于历史人物、事件,因为是人所共知的事,所以并不作细微末节的阐述。而只是择其大端,要言不烦地勾勒点染,并有机地融进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简要的文字中,随着感情的起伏,句式也错综变化。对孟公绰优缺点的评论,虽只是孔子的推测,但反映的却是用人要“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则。所以引用了原文,显得严肃庄重。齐桓公是曹操所钦佩的,所以用了感叹句。而感叹之中又略含不需回答的反问口气,好像在自省,显得坚定有力,是作者内心激情的迸发。垂钓渭滨的姜尚,未遇魏无知的陈平,则是作者所要索求的人物,所以用了虚拟句,显得婉转、谦虚,富于人情味,是作者内心激情的含蓄流露。

《求贤令》以“吾得而用之”结语,点出举贤的目的,照应开头,开国中兴的雄心壮志跃然纸上。“用之”的目的,对怀才不遇之士更具吸引力

这篇令文,没有官方那种庸俗的气息。全文不加雕饰,说事言理,明白如话,于细细评说、反诘疑问中隐含着作者对贤才的一片诚挚渴求之心。文章虽短,但事理完备。这篇令文虽不注重辞采藻饰,读来却饶有风味,因为这篇文章用词形象贴切,比喻生动恰当。如运用姜尚、陈平事,没有更多的铺叙,而是以事出论,巧妙地将历史事实与人才标准统一起来,借史证己,以己说史。这种写法,既增强了令文的说服力,又使所用文字平添了一种文学意味;既容易使臣僚从历史中来体悟现实,又使自己提出的求贤标准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可谓小中有大,虚中有实。

曹操的《求贤令》强调道德无用,唯才是举。这种弃德唯才的政治风格,以当时的时代背景看来,有其可取之处——毕竟从政是造福百姓的事业,大争之世,没有才能空谈道德是不行的;然而用人不看道德,光凭才干,也是有局限的,故德才兼备才是合理导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