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刘协从登基即位的那一天起,就是只有皇帝之名而无皇帝之实。但他毕竟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谁掌控了他,谁就能以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地方割据政权发号施令。这个道理虽然简单,真正明白的人却不多,袁绍也不懂。
建安元年(196年),袁绍谋臣沮授曾劝说他,如果能“西迎大驾,挟天子而令诸侯”,就会收到没有谁“能御之”的功效。袁绍偏偏不听,可见他根本不是个政治家,虽然拥有雄兵猛将,却不懂军事不过是政治的工具的道理,最后难免失败。
曹操却是早有此识。初平二年(191年),曹操做东郡太守不久,皇室刘邈在献帝面前称赞曹操忠诚,曹操为此十分感激。初平三年(192年),治中从事毛玠向他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他觉得是说到了点子上,谋士荀或也非常赞同,说这是一件“大顺”“大略”“大德”的事,并极力阐明了迎献帝的迫切性和对今后斗争的有利性。汉献帝由长安(今西安)东迁,于建安元年(196年)七月抵达洛阳。当时洛阳残破不堪,百官自己采集野草籽果腹,甚至饿死于残垣断壁间。曹操觉得机会来了,于是致信车骑将军杨奉,表示自己粮食充足,可以接济。八月,曹操率兵入洛阳,反对接纳曹操的韩暹望风逃走。汉献帝任曹操为录尚书事、领司隶校尉,参与朝政。九月,曹操接受董昭的意见,以求粮为名,将汉献帝及朝廷百官迁到自己的根据地许县,以为都城,自任大将军,从而摆脱杨奉等对朝廷的控制,将汉献帝牢牢地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www.xing528.com)
迎接汉献帝都许,是曹操的一大政治举措。曹操对汉献帝的物质保障和适度尊重,果然得到了他所期待的巨大回报。献帝授给曹操节钺,录尚书事,任司隶校尉,迁都许县后,又任命他为大将军,实际获取了高出所有文臣武将的地位。而且,随着“奉天子以令不臣”战略意图的实现,曹操不仅得到了董昭、钟繇等汉室臣僚的拥戴,而且赢得了大批士人的归心。经荀或推荐,荀攸从荆州、郭嘉从袁绍处投到曹操麾下,避乱江南的杜袭、赵俨也于次年返归许昌,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后汉书·祢衡传》)。他们从各个方面为曹操献谋出力,使曹操能“任天下之智力”,为日后壮大曹魏集团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终平定北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