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的道路交通|庆阳双桐村史

新中国成立后的道路交通|庆阳双桐村史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之初,双桐村道路仍然保持南北一纵和东西一横的旧格局。特别是夏天暴雨过后,部分路段难以通行。与此同时,还组织全大队群众对大岘子的山路进行了降低坡度,加宽路面的整体维修,为车辆和农业机械通行提供了方便。村东边的这条通往肖金、显胜的新路于1981年铺成了砂石路,后来又升级改造为柏油路面。在整修道路的同时,双桐村村民的交通工具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随后沟东、南头、新庄也都先后添置了胶轮马车。

新中国成立后的道路交通|庆阳双桐村史

新中国成立之初,双桐村道路仍然保持南北一纵和东西一横的旧格局。在南北这条长约3公里的胡同里,由于道路和水路一体,每逢雨天行人难以通行,加之地高路低,道路也就成了水道。特别是夏天暴雨过后,部分路段难以通行。到了农业合作化时期,村上曾组织群众进行过几次集体整修,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出现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集体组织,每年冬春季大队就组织沿胡同而居的南头、沟东、沟西、马咀、上坳等队社员进行大规模整修。至于从东到西的这条路,塬区只有不到1公里,过了新庄后就完全是山路,全长只有3.5公里就翻越两个岘子,到赵塬之后还要下座山,这条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只是供人和牛羊牲口通行的山路,路面窄小且湾道很多,基本依地形走势而定。由于没有车辆通行,路面损坏较小,部分路段基本上是少数人经常通行之道,所以自然而然也就由这些人承担了修补义务。若被洪水冲毁较为严重,则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修补。所以,这是一条自然形成而又义务修补的村间便道。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原来的道路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1974年,肖金公社对原来从肖金到显胜的道路进行了彻底改道,从村中心直线通过,纵贯全村南北约2公里,途经上坳、沟西、沟东、东坳和南头部分地段。这条道路的贯通彻底改变了全村南北道路的落后面貌,当时虽然也是一条低等级的土路,但比原来顺着胡同绕弯子就方便多了。在这条路贯通的同时,大队还修通了从新大路到双桐沟畎和马咀直通新庄的一条新村道,使原来从沟畎到新庄的弯曲小道变成了较为宽阔平直的村道。与此同时,还组织全大队群众对大岘子的山路进行了降低坡度,加宽路面的整体维修,为车辆和农业机械通行提供了方便。村东边的这条通往肖金、显胜的新路于1981年铺成了砂石路,后来又升级改造为柏油路面。

1985年,村上争取上级资金拓宽了东路口至沟畎村部约0.5公里路并铺上了砂石,这是双桐村历史上自己修建的第一条砂石路。同年,由大岘和赵塬村民小组组长袁世礼、赵积儒带领群众再次整修了大岘至赵塬的全部路段,尽管仍是土路,但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87年,由上级政府投资6500元,大岘、小岘、赵塬群众自愿投劳,部分村民投入大型机械,又一次对这条道路进行了削山回填,加宽加高,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用大型机械对这条道路进行维修改造,这就为以后铺设砂石、柏油罩面打下了基础。

2005年,由西峰区农发办投入砂石款,全村群众投入人力,将沟畎至赵塬、东路口至上坳的两条共12.5公里村级土路全部铺上了砂石,这是双桐村第二次对村内主要道路进行的大规模维修改造。2008年,由西峰区政府投资,环宇路业公司承建,不但对东路口到沟畎,沟畎到上坳约2.5公里的环村道路进行彻底的加宽改造,并全部铺上了柏油,这是全村修建的第一条柏油道路。

2011~2015年,村上争取西峰区财政、交通、国土等部门专项资金共计400多万元,先后对沟畎—新庄—大岘、沟东—东坳、马咀—新庄—上坳、大岘—小岘四条共计12.3公里村庄道路进行整修、加宽、柏油罩面,对小岘—赵塬0.7公里道路升级改造为水泥路。到2015年底,全村共有柏油路14.8公里、水泥路0.7公里。这些道路整修升级改造完成后,为全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www.xing528.com)

在整修道路的同时,双桐村村民的交通工具也发生了较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村民袁如福和袁新民两人在肖金开了“新兴福”商铺,由于生意需要,他们二人买回了一辆自行车,这是双桐村村民使用的第一辆自行车。进入60年代后,先后就有袁兆印、袁兆军等购买了自行车。在计划经济年代,自行车是国家控购商品,要购买一辆自行车相当不易,但那时人们总把拥有一辆自行车作为自己家庭生活的奋斗目标。特别在20世纪70年代,能用七八辆自行车组成的车队去娶媳妇也是双桐村的一种时尚。

在运输工具方面,农业合作化之前,全村最大的农业运输工具就是几挂老牛车。农业合作化之后,人力架子车逐步取代了手推土车进入到村民的劳动领域。由于人力架子车是胶轮,可以充气,不但装运的东西多,而且拉上也轻便快捷,这与原来的地轱辘车和土车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节省了人力。1958年人民公社化之后,每个生产队至少有一辆架子车。进入20世纪60年代,村民袁兆印家购买了私人人力架子车。到了七十年代,每个生产队则发展到近10辆人力架子车,人力架子车则成了农业生产的主要运输工具。特别是由年轻人拉上十几辆架子车组成送公粮的架子车队,成了当时农业生产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1971年,马咀队袁友山和袁兆臣任队长时新做了全村第一辆胶轮马车,这为全村运输工具的改进开了一个好头。随后沟东、南头、新庄也都先后添置了胶轮马车。1972年,马咀生产队率先利用架子车胶轮把人力土车改装成胶轮手推车,极大的减轻了人的劳动强度,方便了农业生产。随后这种手推车在全村被普遍推广使用,因为这种胶轮手推车小巧灵活,在农业生产中有很大的优越性,很快被群众广泛接受,即使到了现在,村民还在普遍使用这种农业生产运输工具。

1980年,实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胶轮马车由于需要的畜力太多,一般家庭不能使用而退出历史舞台,代之而起的是单畜力独驾的小型胶轮车。马咀队的袁兆臣、袁太明等先后拴起了这种小型胶轮车从事农业生产。从1985年开始,手扶拖拉机、小型四轮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大型农用五轮车等就成了主要运输工具。截止2018年,全村共有大小型农业运输机械200多台(件),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村民主要代步工具,小桥车也开始走进部分村民家庭,农业运输工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自行车也逐渐退出了村民的生活领域。出门步行的人已经极少,特别是西峰至显胜的公交车开通之后,绝大多数村民已经养成了出门乘坐公交车的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