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果

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果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发展。袁兆军是合作医疗站专职医生,先后选调了李金凤、刘喜丹为合作医疗站的专职工作人员。随着合作医疗业务的扩大,人员也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袁兆军专职诊病,刘喜丹打针、司药。这一时期的合作医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群众诊病治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紧接着,原合作医疗站改制由袁振荣独立经营。

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医疗卫生事业得到了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期,双桐村推选沟东袁新任双桐村第一位卫生员。因为袁新识字,也懂一些医学常识。由上级配发了一个带有红十字的卫生包,哪家有人患病需要打针吃药,就由袁新前去出诊,当时他能应对的都是一些头痛脑热的小病。如果稍有大病,则要到肖金卫生院去另找医生。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马咀袁兆军通过自学有关医学知识开始给村民看病,但当时条件也非常差,仍然只有一个卫生包,只能诊视一些头痛脑热的常见病药品都要到肖金卫生院去买,每次取药的量也很少。一般的头疼脑热花几分钱或一两角钱就可以了。

1968年,在双桐大队的协助下,袁兆军在家中的一孔窑洞里办起了双桐村第一个卫生所,配备了一些常用药品,药品就放在大队调拨的一张旧桌子上,由大队购买了一些简单的医疗器械,如听诊器、针管、酒精等。袁兆军每天走家串户为群众诊病。西药片都是数片数或者把一片掰成几半来使用,那时群众普遍经济困难,量大价高群众接受不了。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普遍推广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社会背景下,特别是在相邻的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典型向阳大队合作医疗站的带动下,五星大队合作医疗工作也有了快速的发展。由大队出资做了中药柜、西药架板和两张三斗桌子。还在新建大队部门口盖了三间瓦房作为五星大队合作医疗站,使五星大队合作医疗站第一次有了自己固定的诊疗场所。袁兆军是合作医疗站专职医生,先后选调了李金凤、刘喜丹为合作医疗站的专职工作人员。随着合作医疗业务的扩大,人员也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袁兆军专职诊病,刘喜丹打针、司药。当时合作医疗的条件就是由群众每年向合作医疗站缴纳2元钱,然后吃药打针就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免费。群众所交的钱还可以用有关中药材作价顶替。许多中草药都是群众采集收缴,不用花钱购买。所以,群众诊病买药的成本很低,一般的病在合作医疗站诊治最多也就花几角钱。这一时期的合作医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群众诊病治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www.xing528.com)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推进,医疗机构由个人承包经营。袁兆军在自己家中办起了全村第一家私人诊所。紧接着,原合作医疗站改制由袁振荣独立经营。南头袁文海自筹资金在自家门口办起了个体卫生所。后来,袁兆军之子袁长善将创办于家中的私人诊所搬至双桐沟畎。90年代,东坳袁巨民曾在自己家中开过两年个体诊所,新庄袁文君曾在双桐沟畎开过近十年个体诊所。2000年后,由于体制改革和人员变化,这些诊所有的关闭,有的迁往外地。到2018年,全村仅剩上坳袁小军开于村部院内的诊所为双桐村卫生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