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这里时,袁氏先祖居于现南头大庙北侧的华阳沟畔,择沟畔而居是古代百姓的居住习惯,也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其一是黄土高原的向阳沟畔便于挖掘窑洞,节约人力物力。这是在那个时期自然条件十分落后的条件下人们解决居住问题的最好选择。其二是便于生活和防御,华阳沟畔下面有一汪清泉,这就符合古人择溪而居的思维定势。另外,民族矛盾在历史上就曾绵延不断,尽管最后都以汉民族的胜利而告终,但汉族开始时往往都处于劣势,而汉民族抵御侵扰的最好办法就是躲开长驱直入的马队,择沟畔而居就便于在袭扰时下沟躲避。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华阳沟畔下面的小堡子山曾经有人居住过的窑洞,这就是躲避袭扰的历史见证。这也是由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在明朝中后期,社会局势极不稳定,匪患频发,民族矛盾屡有发生。选择华阳沟畔作为居住之地,既有利于在平原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也有利于在受到袭扰时下沟躲避。因华阳沟的居住之地和小堡子山相连,一旦发生意外,人们即可迅速撤进堡子据守,即使攻破堡子,人们仍可下山顺沟向蒲河方向逃逸。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村民们就从华阳沟畔向北和向南发展。向北发展就形成了后来的老庄湾,向南发展就形成了后来南头胡同。老庄湾的地理环境和华阳沟畔极其相似,也是位于沟边的半罗圈状地形,距离水沟的那一汪清泉更近,人们居住起来更加集中,自然形成了东西相望的平衡格局。老庄湾在后来很长一段的历史时期就成了双桐村村民政治文化活动中心,也形成了以老庄湾和南头胡同为居住中心,以水沟泉水为养育之源的双桐村早期农耕文化发展格局,这比原在华阳沟畔居住就向前发展了一步。双桐大庙和山神庙都是人们定居后逐步修建的。后来,又在老庄湾水沟路口处修了一座堡子,名为大堡子,是相对小堡子而言的,这也是随着人口的增多和防御需要而修建的。就具体的地理位置和修建规模来看,大堡子比小堡子规模要大一些,而且所选的位置和山势走向也比小堡子要易守难攻得多,尤其是小堡子在山下面距离沟底较近,而大堡子在山上面距离老庄湾较近,大堡子不仅为人们出入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在与乱匪对峙的数十年间为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于村民们从南头胡同和老庄湾逐渐向沟畔的塬区发展,这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步开始的。因为到清代之后,社会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村民就淡忘了昔日“跑贼”之苦,慢慢地搬迁到塬区和周边其他沟畔,便于就近耕作,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从现留的地名来看,也能充分说明这一点。现在的东坳,就在南头胡同和老庄湾的东边,都是居住在南头胡同的人逐渐搬迁上去的;现在的上坳,因为在南头和老庄湾的北面,人们习惯以北为上,所以就称为上坳。这里的人也是从胡同和老庄湾搬迁上去的;今天沟西和沟东的地名也就是以老庄湾的东西方位来划分的。至于新庄,这是双桐村人以老庄湾为中心向西发展的第一步,因为是新开辟之地,所以称之为新庄。后来,再向西发展出现的大岘、小岘,这都是由于后来人口逐渐稠密,塬区土地紧缺,人们开始向西边山沟发展的历史见证。因为在那个时期,人们是以最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发展农业生产。在山区,地广草丰,既可发展农业,也可发展畜牧业,加之那时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产量极低,提高农业生产的唯一方式就是扩大耕作面积。塬区耕地有限,山区耕地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开垦山地就成为当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向。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以大岘、小岘、赵塬为中轴线,两边沟洼上所出现的人为修建的地埂坎塄遗迹,就是这一时期村民们发展农业生产留下的历史痕迹。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其一,是因匪乱给人们造成的伤痛长时间不能消除,散居山沟中清静安全,极易避乱;其二,居住山沟有利于解决人们生活所必须的烧柴问题。双桐村民有一个俗语叫做“有个穷家,没个穷山”,意思是住在山里再苦再穷,做饭和取暖所需的烧柴总比塬区便于解决。(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