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影
宝坻县“六瓣红”大蒜,被誉为宝坻县特产,它以质量好、产量高闻名全国并远销国外。
蒜,古名称“薍”或“蒿”,本野生故有,根茎小而瓣少,味浓辣甚,称小蒜。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得“葫荽”,带回长安。葫荽,又名“蒝荽”根茎大而瓣多,辣中带甘,因出胡地,故称“葫蒜”,即大蒜。初期只在长安一带种植,唐朝以后才传至北方各省。宝坻县何时引进此种,尚未查知。在宝坻县史籍中最早出现的(已知的)是明朝万历年间,县令袁黄所著《劝农书》圃田、淤田条目下有其记述:袁黄,号了凡,淅江嘉兴人,明万历丙戌科进士(万历十四年),戊子年(万历十六年)知宝坻县事。为官清廉,重视农业,大力提倡农田水利,沿渠水(今窝头河)两侧发展溉灌,并于县城北侧开源水门(北水门)外筑石坝一道。壅水分流入沟(渠)灌田,民众受益颇丰,后人为感其德,称此坝曰“袁公坝”,并立贞石记之。袁黄总结了宝坻县春旱秋涝的特点,著《劝农书》一卷八篇,详谈了农田建设之法,引水灌溉之方,各种提水工具制做工艺等等。他在“淤田”、“圃田”篇内云:“宝坻濒海之地,大河之侧,汇水之洼,潮水往来淤积,皆成淤滩沃膏,十数丈为小沟,百丈为中沟,千丈为大沟以斥卤,注雨潦旱则灌之,艺麦植蔬。负郭镇之间,数十亩不等,田边开沟引潮水或蓄积雨潦灌之,外周以桑课之蚕利,内皆种蔬,先足长葱蒜,或时新之菜,兼(间)种麻苧,岁利数倍。此园夫之业。”林亭口、八门城、袁罗庄一带,箭杆河至蓟运河沿侧,至今仍沿袭着这种种植方法。
到了清朝乾隆时期,江浙丝绸刺绣得到大发展,以蒜汁向丝绸上粘贴花样,不污绢,不发霉,不变色,防虫蛀。宝坻大蒜汁多透明,味淡不熏眼,颇受欢迎,由此也促进了宝坻大蒜的发展。雍正四年,蓟运河沿岸,于鲁沽、长汀、张头窝建闸涵三座,潮夕通流,民人得以汲饮,兼资灌溉,植蔬蒜苧,而水过多则排而出之。蒜输江浙,以供绢绣,民受其利。雍正七年,宝坻大蒜发展到最高峰,从王卜庄以下,共植蒜蔬3300余亩。雍正九年疏浚绣针河,扬岗庄建闸,借潮水顶涨灌田沿河两侧发展大蒜生产。至民国年间,林亭口一带大蒜生产久兴不衰。已故副县长李棻在世时有过一段回忆:“民国16年(1927年)我任宝坻县堤工总会委员,是年5月随同县长孔谓视察蓟运河和箭杆河堤防时,见到新安镇、鲁沽、八门城、林亭口等处,停泊着无数船只,皆为江苏、浙江一带收运大蒜的。”可见宝坻大蒜誉满江南并非虚传。
解放以后,1956年以前,宝坻大蒜基本保持原来生产水平,除供应京津民众食用外,大批量仍然销往江浙绸绢刺绣厂、坊,每年收获时期,江浙收运大蒜船只,仍络绎不绝。(www.xing528.com)
1956年以后,由于推行“以粮为纲”的政策,大蒜生产受到了影响。1973年,依据国家的需要,大蒜种植面积被列入国家计划之内,使大蒜生产又得到突破性地大发展。1973年全县大蒜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向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出口大蒜制品,宝坻大蒜食品开始打入国际市场。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得到充分落实。宝坻县的大蒜生产,历年基本稳定在万亩左右,年总产量达千万公斤(干蒜)。近二年来,又采用了大蒜“冬栽”、薄膜覆盖等先进技术,从而使大蒜的上市时间大大提前,单位产量进一步提高。
袁罗庄乡农民陈光星,为了改良大蒜品种,提高大蒜生产水平,系统的研究了大蒜生长习性,摸索出一套大蒜高产栽培技术,并选育出“六瓣红”新优种。经过几年的钻研、试验结果,1984年写出了《红皮大蒜栽培技术》和《蒜黄栽培技术》两本专著,由天津市科学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发行。陈光星为了使大蒜新的栽培技术迅速在全乡推广,在县科协和乡领导的支持下,1983年成立了“袁罗庄乡葱蒜研究会”和“袁罗庄乡农业学校”,为宝坻县的大蒜生产做出了很大贡献。
(宝坻县政协供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