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诸葛亮率军南征时,士兵受到瘴气感染,当地居民送薤叶芸香草,燃烧而吸其烟以驱瘴毒。薤叶芸香草后来被移植到甘陕一带,逐渐成为当地家种的烟叶。最初的“水烟”便是用兰州当地原生烟种黄花草制作,烟农称黄花烟草就是薤叶芸香草。1949年之前的咸水村烟坊,皆敬供诸葛亮像,将诸葛亮视为兰州水烟的始祖,并称为“芸香事业”。旧时,很多烟坊还贴有这样一副对联:“嘉种传南方,可解山岚瘴气;奇货产西北,原出薤叶芸香”。
说起咸水村的水烟,先要提及的是咸水村农民张福堂与新城川烟坊掌柜张百川联办的“河口福兴水烟坊”。地点在咸水堡张福堂家宅内,时间是1950年至1952年,年加工水烟约1.5万斤,需要绿烟叶约2.5万斤。加工成的河口水烟块上有压印凹进的“福”字样,是其商标。随同兰州其他烟坊的水烟,一起畅销全国。
河口有了水烟加工坊后,烟农不再雇车用毛驴驮运到城里或新城川去卖烟叶了,可在家门口随摘随卖给“河口福兴水烟坊”,方便省事。加工水烟都在冬闲时期,农家闲着的人去烟坊摘选烟叶,按当日摘选烟叶的多少领取工钱,或以家庭为户头累攒起来一次性领取工钱。“河口福兴水烟坊”不拖欠烟款和工钱,很讲诚信,乡民们都愿意把烟叶卖给该烟坊,也肯给烟坊干些零活。河口水烟销路很好,烟坊生意兴隆旺盛,一度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www.xing528.com)
水烟收购后需要进一步加工,原料除烟叶外,还需石末子、槐花籽、清油;加工烟叶的设备有木板、硬木方子、杠木、麻绳、簸子、筛子、木榔头、杈及扫帚、喷壶等。
加工水烟的程序,第一步是烟叶处理,将挑选后的烟叶分层铺于竹席上,喷洒温水,用旧被毯或麻袋捂盖,待湿度适宜揭去捂盖物;第二步是翻挑烟叶分层筛掺石末子,同时喷洒熬好的槐花籽水,用木杈不停地挑动,使之均匀黏合,而后均匀地喷洒清油,归垛,捂盖一个时辰;第三步是在烟匠师傅的口令下,各司其职,有序不乱地用上述设备压制成长宽高均为1.2米方形烟捆,送到加工房;最末一道程序是烟匠师徒二人上场,师傅在后压推烟刨,学徒在前使劲拉烟刨(烟刨形如木工刨子,只是大了三四倍),并撮起刨口吐卷起的细烟丝装入水烟块木模内,经压实、修边、揭模取出,晾放在水烟架上。在质量员监督下,把晾干的水烟块装入衬有双层防潮防湿的油纸木箱,用大箱机封口,发至兰州及天水火车站,再转运至全国各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