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古镇,位于西固区最西端,是古金城著名的水陆码头。昔日繁荣的经济和古老的文化孕育的纱灯,更给这方土地带来璀璨气息。河口纱灯制作考究、文化气息浓郁,被冠以“河口纱灯”而久负盛名。张振祥就是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灯火河口纱灯的工匠传承人,百年沧桑巨变中,很多昔日美轮美奂的纱灯早已经遗失,有幸保存下来的一些纱灯也犹如文物珍宝不能乱用。作为传承工匠,如何在这个时代将古老的河口纱灯原汁原味地重现,是张振祥思考并付诸行动的大事。
时光回溯到20世纪60年代,那时张振祥还是个孩子。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爷爷用白瓷碗当底基,在上面扎上漂亮的莲花,中间点燃蜡烛就是一盏漂亮的河灯。在村口的古渡口,张振祥手捧着莲花灯,点燃蜡烛后轻轻放入河中,看着花灯漂向远方,一同来的小伙伴也在这个时刻放走一盏盏河灯,对着星星点点的河灯祈求平安幸福。这就是河口古镇中元节放河灯的传统。
河口灯会有记载的举办时间是同治末年到光绪初年。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繁荣后陷入低谷,直到20世纪80年代,村民才重拾了老祖宗的宝贝举办灯会,但规模、质量大不如前。近年来,随着古镇旅游的开发,这项古老的纱灯技艺才被赋予新的内涵。儿时的美好回忆给张振祥留下了割不断的灯火情怀,他决心把祖上传统灯艺学到手,发扬光大。(www.xing528.com)
据张振祥介绍,河口纱灯的一大特色就是每盏纱灯的灯面上,各绘有一段历史故事。河口灯会的东街纱灯绘《封神演义》,西街绘《三国演义》,南街绘《东汉十二刘秀跑南阳》,北街绘《香山卷》,观灯赏画犹如品读一部部文学名著。张振祥通过翻阅古镇史料得知,仅这些纱灯画面的绘制就需要数十名画匠花费半年的时光才能完成。张振祥保存有清代遗留下来的古纱灯,这种古纱灯最大的特点就是易于拆卸,它呈上大下小的形状,等到拆的时候只要将四面的铆轻轻往下一摁,这个灯就装好了。作为匠人,张振祥潜心研究的便是这套木工工艺,让纱灯有一个灵活的“关节”。
近年来随着古镇的开发,河口纱灯这项技艺愈发展现出迷人的魅力,张振祥为古镇制作纱灯,为民俗博物馆制作纱灯,每一盏都严格按照祖上传习的技艺制成。祖辈的智慧完美地体现在每盏纱灯上,纱灯铆的制作使用的都是木头原料,凹凸之间便能让灯面牢固地套在一起,拆下是平面,套好是立体,便于携带和收藏,这也是河口纱灯传世百年而不绝的原因。可以说,正因为有了张振祥这样手艺高超的工匠,河口纱灯才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