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波行政体制沿革:一部《宁波近代史纲》揭示全貌

宁波行政体制沿革:一部《宁波近代史纲》揭示全貌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汉以来,地方行政体制变换更替十分频繁,不断调节内部机构,协调各种矛盾,保持地方政权的相对稳定,以利于经济的发展。当然,宁波的行政体制变化,是不断受到中央政府行政体制变换的影响。封建国家不断调整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关系,必然导致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不断变换。宁波的地方行政体制正是依照这个原则不断地发生变化。郡县制的出现,是中国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变革。它们与县构成一个严密而能自我运转的独立行政体系。

宁波行政体制沿革:一部《宁波近代史纲》揭示全貌

丰硕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证明,宁波历史的开端是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距今六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塔山文化、慈湖文化、童家岙文化等遗址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

宁波夏、商、周三代都为越地。在吴、越争霸的过程中,甬江流域的鄞和句章逐渐兴起。它是宁波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结果。秦汉以来,地方行政体制变换更替十分频繁,不断调节内部机构,协调各种矛盾,保持地方政权的相对稳定,以利于经济的发展。当然,宁波的行政体制变化,是不断受到中央政府行政体制变换的影响。封建国家不断调整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关系,必然导致地方政府行政体制的不断变换。宁波的地方行政体制正是依照这个原则不断地发生变化。

郡县制的出现,是中国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变革。春秋战国,郡、县开始出现。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行政机构中实行了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以后增加到40郡,郡以下设县。会稽郡是其中一个,领县22个,属于今天的宁波市有郭、句章两个县。[1]“汉承秦制”。汉初的地方行政体制实行郡国并行制,以后基本实行郡县两级制,会稽领县26个。在秦的鄞、句章两个县的基础上,又增设了鄮和余姚县。[2]

在整个汉代,鄞、鄮、句章、余姚4县的行政机构没有变动,一直属会稽郡,但作了部分的调整。王莽建新朝,改鄞县为谨县,鄮县改称为海治县。到东汉初,光武帝刘秀废除谨县,复改为鄞县。会稽郡领13个县,鄞、鄮、句章、余姚同属会稽郡。

秦汉在地方的行政长官是郡守和县令,汉代尤其有严格规定,万户以上设令,万户以下为长。鄞、鄮、句章是按这一规模设置官吏的。比如东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5),方储担任句章县令。顺帝时,王修为哪县令。朱嘉也曾担任过鄮县县令。《汉书》亦有“鄮令申君”[3]记载。东汉末年,朱然为余姚长。县令的职责是掌管一县的治安、刑讼及赋役之事。

从资料看,鄞、鄮、句章在汉代还设有主簿,主要负责一县之簿籍,主管文书。鄮县人任光,句章人郑云、梁宏曾经都担任过本县主簿的职务。

县以下有乡、里、亭等基层组织,以县统乡。大率10里为亭,10亭为乡,若干乡为县。句章当时就有董孝乡,相传为纪念孝子董黯而得名,史书就有“以慈名溪,以董孝名乡”的记载。鄞县(今属奉化市)也有亭的行政建置,《汉书》说:“鄞有镇亭,有鳍埼亭。”[4]镇亭是今天的奉化市董李、大堰,而鲒埼亭是奉化的鲒埼、洪溪。今天在奉化还有鳍埼乡。它们与县构成一个严密而能自我运转的独立行政体系。

乡有三老、孝悌、力田。三老,皆掌教化。亭置亭长,执掌逐捕盗贼。余姚在汉代设有三老,清咸丰二年(1852)闰二月,余姚客星山曾出土一块碑石。从碑文知道,此碑立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三老讳通,字少仪,说明在汉代余姚是设置过掌教化的乡官。

六朝时期的娜、郭、句章、余姚4县划区稳定不变,所变化的是统辖的州和国。三国时期的东吴,设6郡44个县。其中扬州会稽郡领10县。鄮、鄞、句章和余姚4县属会稽郡。西晋郡、县大都沿东吴旧制。东晋建置如旧。

南朝刘宋初年,鄮、郸、句章、余姚属扬州会稽郡。453年(元嘉三十年),分浙东5郡为会州,属会州会稽郡。

454年:(孝建元年),分扬州的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五郡为东扬州。鄮、勤、句章、余姚属东扬州会稽郡。465年(永光元年),东扬州并为扬州,会稽郡隶扬州。479年(升明三年),会稽郡属齐国。句章、鄞、鄮、余姚属扬州会稽郡。萧梁时,又分置东扬州。会稽郡属东扬州,到556年(梁敬帝太平元年),罢东扬州,会稽仍属扬州。陈初,以会稽、临海、信安、新安、金华五郡置东扬州。句章、鄞、鄮、余姚4县隶东扬州会稽郡。586年(至德四年),陈壮为会稽王,句章、鄞、鄮、余姚归属东扬州会稽国。

宁海在257年(太平二年)属鄞、临海两县,分隶会稽郡和临海郡。347年(永和三年)析会稽郡和临海郡800户于临海郡章安地立宁海县,县治设白峤。

六朝的行政机构,一般是州、郡、县三级。州置刺史,郡置太守。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比如,余姚三国时有县长朱然、朱桓、吕岱。据《三国志》记载,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在孙权当政时,“除余姚长”[6]。东晋在余姚先后有山遐,许谧等7人为县令,南朝有韩景之、张永、左嘉、王籍、沈璘等17人为县令。

隋改会稽郡为吴州,“置总管府”,把原来的鄞、鄮、余姚三个县并人句章,称句章县隶吴州。县治在小溪镇(鄞江桥)。隋炀帝废除吴州总管府,改名为越州,句章县属越州,改属会稽郡。唐朝建立后,又对行政建置进行调整,浙东的行政建置有所变动。621年(武德四年),李渊下令改郡为州,会稽郡置越州总管府,并且析旬章县,置姚州、鄞州,由越州总管府管辖。624年,改越州总管府为越州都督府,废姚州,人余姚县。次年又废鄞州置鄮县,并隶越州。

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越州隶江南道。鄮县隶越州。738年(开元二十六年),由于采访使齐瀚的奏请,于鄮县置明州,并把原来的哪县分为鄮县、慈溪、奉化和翁山4个县,隶属明州。余姚隶属越州,为“越州巨镇”。

742年(天宝元年),改明州为余姚郡。758年复改为明州,统辖鄮县、慈溪、奉化、翁山4个县。821年(长庆元年)明州州治迁至三江口。鄮县成为州治的附廊。从这个时候开始,明州的州治一直设在三江口,长期管辖今天的宁波市区以及所属的勤县、慈溪、奉化、象山等县(市)和舟山地区。余姚在开元以后,一直属越州管辖。

象山县原来为宁海、鄮县的辖地。705年(神龙元年),析宁海县与哪县的部分地区置象山县,属台州。764年(广德二年)归属明州,在彭姥村立县治。宁海曾一度并入临海县,属处州(后改为括州),607年(大业三年)后,属永嘉郡。621年(武德四年),析临海县,重建宁海县,县治设在海游,属台州,689年(武后永昌元年),县治从海游迁到广度里(今宁海城关镇),时属台州。

此外,781年(建中二年),鄮县的东境至甬江海口的地区,设置了望海镇(今宁波市镇海区),镇海的建置也从这时候开始。

隋唐政府在政治上注意对浙东的行政管理,建立和完善了各种行政机构,建立了适宜集权的地方行政机构。隋文帝杨坚在继续实行郡县制的基础上,将汉代的监察区域——州,定制为行政机构,把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的管理体制,改为州、县两级的行政体制,唐代又在州县的上面另设监察区域道的机构。

唐按户籍多少,把州分为3等,4万户为上州,3万户为中州,3万户以下为下州。州设剌史,剌史的属官有别驾、长史、司马、录事、参军事等。明州按这一建制设置,天宝年间,明州有户42027,口207032。按唐规定,明州是上州的规模设置。明州的职官有剌史。

隋唐实行州领县的行政管理体制。明州管辖鄮县、慈溪、奉化、翁山4县。764年(广德二年)以后,象山归属明州。今天的余姚属越州,宁海则属台州。唐代的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7等,京都或陪都所在的县称“京县”或“畿县”[7],而一般的县分为紧、上、中、下几等,6千户以上为上县,2千户以上为中县,不满千户的为下县。明州所属的奉化、慈溪在唐贞元(785—805)中为上县,鄮县元和(806—820)年间定为上县,象山贞元间为中县。余姚则属紧县。宁海县为上.县。

县不分大小,他的长官皆称县令,掌一县行政,县丞佐治县事,其属吏有主簿、尉、录事、司户、司法、仓督、典狱、博士、助教等。鄮县在唐代的县令有王君照、王叔通、柳惠古、陆南金、储仙舟、王元等。

县以下的行政组织是乡、里,一般是100户为里,10里为乡,4家为领,4邻为保。城邑为坊,田野为村。乡署耆老,里设里正。当时的奉化辖19乡,慈溪21乡,鄮县18乡,象山5乡。余姚属越州。按唐的《十道志》和余姚《东山志》记载,余姚当时为15乡,辖,70里。五代初,为避后梁太祖曾祖朱茂琳的名讳(鄮与茂同音),改哪县为鄞县,一直沿用至今。

吴越降宋以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联系和有效管理,北宋政府对地方行政机构及其权限作了调整。北宋的地方行政分为路、州(府、军)县三级。960年(建隆元年),宋政府改明州望海军为明州奉国军,任命钱亿为节度使持节明州事,后为两浙路或两浙东路统辖。1195年,宋宁宗赵扩即位,因其幼时曾遥领明州观察使,于是升明州奉国军为庆元府,依然领6县。

明州实行州领县体制。建置沿革没有多大变化,但局部地区作了调整。990年(淳化元年)分鄞县万龄为老界、手界二乡。1073年(熙宁六年)因鄞县富都(今舟山市定海区)、安期(今舟山市桃花、六横)、蓬莱(今舟山市岱山)三乡与海相隔,宋神宗根据郭县县令王安石的奏请同意设县,赐名“昌国”,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亘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巨障,足以昌壮国势[8]。时隔二年,定海县的金塘乡归属昌国。1077年(熙宁十年)鄞县又划出海晏、灵岩、太丘(今宁波市北仑区新碶、大碶)3个乡归属于定海县。1078年(元丰元年)将原属定海的金塘乡划归昌国县。在北宋,明州领郭县、奉化、慈溪、定海(今宁波市北仑区、镇海区一带),象山、昌国(今舟山市)6县。余姚当时属越州统辖,宁海则归属台州。

明州为望郡,按规定设有知州一人,通判两人,以朝官为主,职官有签书判官厅公书、节度推官、节度判官、观察推官、观察判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各一人。曹官有录事参军、司法参军、司理参军各一人,协助知州分掌郡政户籍、赋税、仓库、狱讼等事。

按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和户籍的数量,北宋的县划分为赤县(京城内)、畿县(京城外)、望县(4000户以上)、紧县(300。户以上)、上县(2000户以上)、中县(千户以上)、下县(千户以下)等几种。据资料记载,勤县、奉化为望县,定海、慈溪为上县,象山、昌国宋初为下县。宁海在1071年(熙宁四年)主客户数为2万户以上,到大观年间(1107—1110)增到31661户,列为望县。余姚于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户籍为21063户。出现了“东南最名邑,烟水万人家”景象,也列入望县之列。县的长官称知县事或“知县”。另有主簿和尉,也按照县内户口不同所决定。

宋的基层组织实行乡里制和厢坊制。城区设厢坊制。宝庆年间(1225~1227)庆元府(明州)设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厢及51坊。(www.xing528.com)

农村为乡里制。县以下有乡、里的设置。鄞县有13乡,奉化9乡,象山3乡,宁海5乡,余姚15乡。乡以下为里。

1276年,元朝建立,即改庆元府为庆元宣尉司。不久改为庆元路总管府,隶江淮行省。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中央一级机构称中书省,地方的最高行政组织是行中书省,简称省,行省以下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庆元路,领奉化、昌国2州,鄞县、慈溪、定海(今镇海、北仑)、象山4县。

庆元路设有总管府,宣抚兼知府。有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管事官)、总管,这是长官。州设有达鲁花赤、州尹或知州,以及同知、判官等。1278年(至元十五年),昌国因“人口倍增”升州。奉化于1283年(至元二十年)为上县,1295年(元贞元年)升为州。余姚也以“户逾四万升州”,当时属绍兴路。

在远离行省中心的地区,元政府又分道设立宣慰司,以便处理军民之务。元初,在绍兴建立了浙东宣慰司。1303年(大德七年),移庆元,并在甬东隅建浙东道宣慰司使都元帅府。它的任务是管理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置于下,郡县有请示,则加以转达,实际上是兼有行省派出机构和介乎省、路之间一级的行政机构职能。

元代社会的基层行政机构,主要是实行社制和坊(隅)里(乡都)制。

庆元府的城关实行隅坊制。庆元府设录事司,治下有4隅40坊,130社。社名以一定的字加以编排。隅坊设隅正和坊正,作用是维护封建秩序和地段治安。

在广大农村则是以乡、都来编制,以乡统都。庆元府当时设37乡,203都。乡、都都有负责人,都设主首,乡称里正。其主要职责是催输税粮、维护治安。

1367年(吴元年)12月,改元代庆元路为明州府。1381年(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应郭县人单仲友请示,以“海定则波宁”之意,把明州改为宁波,宁波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天。[9]宁波府领郭县、慈溪、奉化、定海(镇海)、象山5个县。余姚属绍兴府,宁海属台、州府。

明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为省、府(州)、县三级制。各省的兵、民、钱、谷分别曲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管理。府(州)、县置知府(知州)、知县。

宁波府设知府1人,掌一府之政。此外有同知1人、通判2人、推官1人。其属下有经历司、照磨所、司狱司等机构,分别设经历、知事、照磨、检校,4者为郡首领官,还设有司狱、驿丞、税课大使、库大使、仓大使、织染大使等官。同时设有按察分司、布政分司、浙东道分司、巡视海道司、两浙盐运分司等机构。

各县设知县1人,县丞2人,主簿1人,分别掌行政、司法、征敛钱粮、督治河防之事,其属下有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承发房、工房、粮科、钱科、架阁库、盐课司、僧会司、阴阳学、儒学、税课局、河泊所等机构,有司吏、典吏等办事人员。

按明代政府规定,宁波府在县以下的组织实行厢坊制和里甲制。城中设坊,依然划分4隅。乡都日里,宁波府时有936里,余姚302里,宁海113里。近城设厢。

清代的地方行政机构与明代基本相同。当时宁波府属浙江省布政使司,领有鄞县、慈溪、奉化、镇海、象山五个县及南田县。余姚属绍兴府,宁海属台州府。这一期间,行政区划也有变化。

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康熙帝以“舟”为“动”物,奠以“静”大哉!御书“定海山”匾额,诏改舟山为定海山,次年赐名定海县,取“海氛既靖,展复舟山”之义为名,于是将定海县改为镇海县。以后一直沿用此名。1911年(宣统三年),清政府以象山南田等8个岛屿增置南田县。

宁波府的各县基层行政组织为乡、里。城区设有东南隅、东北隅、西南隅、西北隅、甬东隅、城西隅。

注:

[1]传统的说法认为秦置鄮县和余姚县。一种说法认为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建有鄮县和余姚县。但这种说法未必可信。《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五年,“五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根本没有提到设置筥县与余姚县。另一种说法认为秦置鄮县与余姚县。最早提出秦代设置鄮县是晋代人陆云。他在《答车茂安书》中说:“登稽岳,刻文石,身在鄮县三十余日”。南宋《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都提到秦置会稽郡,鄞与句章、鄮县为其属县。而宋以后的宁波府志、县志都持这一说法。秦始皇东巡有史可证。《史记·秦始皇本纪》曾记载过这件事:“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李斯撰写的《会稽刻石》说:“卅有七年,亲巡天下,周览远方,遂登会稽。”《封禅书》也有“遂登会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记载,这就表明,秦始皇来过浙东,也到过沿海地区,但没有留居鄮县三十日

1982年地图出版社出版了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在《秦时期淮汉以南诸郡》中,载有《会稽郡图》,仅标有丹徒、曲阿等22个县,属于今天宁波市区域的是鄞、句章2个县,无鄮县和余姚县。此地图集在《秦时期图组编例》第五点中说明:“秦制以郡统县,而秦县见于记载者极少。图中画出的县,一部分是见于唐宋以前史籍中的‘秦置’县;一部分是见于战国记载而在西汉时仍存在;此外,凡是于秦灭六国至西汉统一以前的地名西汉时是县的,也作为秦县画出”,由此可见秦王朝没有在会稽郡置鄮县和余姚县。本书采用这一种说法。详见拙作《鄮县建县时间考》

[2]《汉书·地理志》《会稽郡》条目中载:“户二十二万三千三十八,口百三万二千六百四。县二十六:吴、曲阿、乌伤、毗陵、余暨、阳羡、诸暨、无锡山阴、丹徒、余姚、娄、上虞海盐、剡、由拳、大末、乌程、句章、余杭、鄞、钱塘、鄮、富春、冶、回浦,”明确表明,在汉代,属于今天宁波市的有鄞、鄮、句章、余姚4个县。与秦比较,增了笆、余姚2个县。《中国历史地图集·扬州刺史部》所属的《会稽郡图》中也清楚表明吴、曲阿等26个县,其中有鄞、鄮句章、余姚4个县。此地图集在《西汉时期图组编例》说明:“郡国的名称和辖境,都按《汉书·地理志》记载画出。《汉志》志所载郡、国名是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制度”。本书采用这种说法。见拙作《鄮县建县时间考》

[3]《后汉书》卷111,《戴封传》

[4]《汉书》卷28,《地理志》

[5]我国古代以“建武”为年号的有东汉光武帝刘秀、西晋惠帝司马衷、东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后赵石虎、西燕慕容忠、南朝齐明帝萧鸾以及北魏北海王元颍。仅有光武帝刘秀有建武二十八年,余下诸帝王以“建武”为年号的时间很短。故余姚客星山出土的三老碑为东汉留下来遗物

[6]《三国志》卷56,《朱桓传》

[7]杜佑:《通典·职官》

[8]《大德昌国州志》卷1,《叙州》

[9]《嘉靖宁波府志》卷1记载:“郭单仲友奏:明州同国号,乞改名。上以郡有定海县,海定则波宁。”因改为宁波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