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简化计算,本节将同一级所有分枝的计算长度系数设置为相同的数值。基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本节对平面树状结构的找形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如图6—7所示为构件长度优化迭代流程图。将各级分枝的截面特性及计算长度系数设置为不同的参数,树干及各级分枝的截面参数如表6—1所示。其中,IG、AG和Ai、Ii分别表示树干和第i级分枝的轴惯性矩和截面面积;各级分枝的计算长度系数如表6—2所示。同理,μG和μi分别表示树干和第i级分枝的计算长度系数。所采用的树状结构的荷载及初始形状如图6—8所示。
假设树状结构的截面特性和计算长度系数分别采用SⅠ和μⅠ,在给定荷载作用下进行了找形优化分析。图6—9所示为经过不同迭代次数后,树状结构的形状。从所示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通过采用所提出的方法,不合理的构件长度可以被快速地优化。由于树干的截面面积和惯性矩较大,且计算长度系数小,因此经过迭代后树干的长度减小。由于树状结构边缘构件的内力较小,因此优化后,边缘构件的几何长度普遍大于树状结构内部构件的几何长度。同时还可以看出,在经过2000次迭代后,树状结构的形状几乎不再改变,说明本方法同时作为树状结构的找形和优化方法是非常高效的。
图6-7 构件长度优化迭代流程图
表6-1 不同情况下平面树状结构截面参数
表6-2 不同情况下平面树状结构计算长度系数
图6-8 树状结构初始形状
(www.xing528.com)
图6-9 优化过程中树状结构形态变化(SⅠ和μⅠ)
图6—10所示为优化后树状结构的内力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优化构件长度的同时,本方法同时还可以为树状结构找形,找形后构件的弯矩数量级约是轴向力的1%,基本可以忽略。本方法可以将优化与找形两个工作耦合在一个迭代程序中,而且收敛速度快,图6—11所示为节点18(位置见图6—8)在收敛过程中x向和y向位移的变化过程。从图中可以看出,节点18的位移很快减小为0,在大约迭代2500次后,节点18的位置不再变化,整个树状结构的优化找形过程已经完成。
图6-10 优化后树状结构的内力云图
图6-11 收敛曲线
表6—1和所示的不同参数进行了组合,分别得到了不同参数组合下树状结构的最优结果,如图6—12所示。图6—12(a)表明,当各级分枝的计算长度系数与树干相同时,树干的长度要明显小于其他情况。从图6—12(c)可以看出,随着第四级分枝计算长度系数的增大,该级分枝的几何长度明显减小。图6—12(d)也表明随着第一级分枝计算长度系数的相对增大,第1级分枝的几何长度也明显减小。因此,计算结果表明,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可以在本计算方法中得到精确的反映。
图6-12 不同计算长度系数下树状结构优化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