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大学生自主创业最艰难的不是资金,而是意识、知识、信息和技能的匮乏,创业越深入,这些不足就越容易体现。识别商机的能力来自哪里?它是天生的吗?后天的某些手段和途径可否帮助我们获得这种能力?
(一)创业机会属于有胆有识的人
1.敢想敢干,有创业想法。就整个创业过程来说,创业机会的提出来自于创业者依靠自身的资源财富对机会的价值确认。例如,同样的产品或者盈利模式,一些人会付诸行动去创收,其他人却往往放任机会流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商机一直就躲在我们身边,只是有些人发现了它们,有些人却视而不见。特别是,如果我们压根就没有想法去创业,那么,即使商机就在身边,我们只会视而不见。大学生不要妄自菲薄,低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创业优势。大学生必须正确评价和估计自己的创业潜力,善于发现自己创业的优势,从心理到行动上做好创业的准备。
2.强化学习,勇于实践。创业机会识别的落脚点是在发现未被满足需求的同时马上思考,如何获取各种资源或者采取某种方式以满足这些需求,从而识别出商机所在。这既有创业愿望的指引,也有直觉判断的功劳,还有特定的技术和思维分析方式的贡献。从这一角度来看,我们认为,识别商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实践得到很大的提升的。参加创业教育可以培养我们创业的意识,提供给我们创业的特定技术和思维分析方式。除了参加创业教育以外,大学生们还可以创办模拟公司提升自己的能力,利用机会加强实践锻炼。
3.关注市场动态,挖掘创业机会。有哪些企业是刚刚成立的?又有哪些企业是逐渐走出市场的?它们进入市场以及被市场淘汰的原因是什么?仔细留意你身边的市场动态,你可能会挖掘到不错的机会。不少生存型企业的创业活动是模仿性的行为,你可以模仿成功的模式,满足当地的需求;“山寨”行为多数是根据现有市场中的产品进行改良或升级,这种“模仿+改良”式创新,也可能是你的一种选择;你还可以把现有的市场进行细分,瞄准某一细分市场,采用产品横移,弥补新的市场空白点。
4.打开眼界,模仿复制。做一件事需要专注,但在确定做什么之前一定要开阔眼界。对于适合你的事情而言,至少要看到十几种,这才有考察、对比、选择的机会,才有最好、最优、最适合的项目产生的可能。说到眼界,不能不说那古老的“万卷书,万里路”。何以打开眼界,读上几本与创业机会有关的书,看上几百个别人创业的故事,走上几个乃至十几个地方,接触一些专家,结交一些企业界人士。你会发现,可以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开个店,你会有更广阔的思路、更有创意的点子、更有商业价值的机会。
5.关注资源,深度挖掘。挖掘是机会发现的一个途径。面向存在、天然、隐蔽的资源,经过寻找而发现,选择而确定,提炼而结晶,加工而升级,成为有市场价值的东西。可挖掘的具有资源性质的东西很多,范围很广。你把它们从隐蔽状态挖掘出来之后,既要尊重它们的原生态(这是特点、特色、独具的价值所在),也要改进、提升、完善,有的还要进行功能的转化、用途的变更、价值的延伸。
6.市场细分,弥补空白。生活中,每天都会出现一些新鲜的事物,像是VR眼镜、特斯拉、Apple Watch、无人机等等。这些新事物给你带来了什么灵感?每一个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出现,都伴随着混乱、混沌、模糊的市场真空区域,这种真空区域恰恰就是新企业肥沃的土壤。你要仔细观察这些技术和产品,思考它们身上具备哪些特征、它们还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哪类人群最需要它们、你将如何满足需求等问题。这个过程就是市场细分。你在寻找目标客户的过程中,不要力求“大而全”,利用有效资源,打造“小而强”“小而精”“小而美”的创业机会更应该是选择的对象。
(二)创业机会属于会独特思维的人
1.会用“痛点思维”思考问题。痛点,顾名思义,就是痛苦的点,是用户在享用产品时的抱怨和不满,让人感到痛苦的接触点。转化到产品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原始需求中被大多数人反复表述过的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或有待实现的愿望。你可以通过这种思维模式寻找机会,就像企业家约翰·加德纳说的“每个问题都是一个绝佳的隐藏着的机会”。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事物,不便捷、不完善、不安全、不环保、不干净、不便宜、不牢靠、不够、不足、不爽等等,这些都会产生好的创业机会。“你遇到最多的困难是什么?”“你听到最多的抱怨是什么?”“你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经常问自己这三个问题,能给你带来灵感。因“痛点思维”找到好的创业机会,从而创办企业的例子不在少数。
痛│点│思│维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说:“一个企业的目标就是去创造那些消费者需要但无法形容和表达的需求。”机会的创造不仅体现在人们没见过、没用过的实物,更包括那些未听过、未曾预见的未来,以此刺激新的消费热点,创造新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模仿,我们可以挖掘,但是更多的机会是需要你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来的。
1.无法在互联网上播放音频和视频,罗布·格拉泽(Rob Glaser)开发出RealPlayer软件,创建了Real Net works公司。
2.沙比尔·巴蒂亚(Sabeer Bhatia)与杰克·史密斯(Jack Smith)无法越过公司防火墙登陆美国在线的电子邮件,他们开发出了网页电子邮件,成立了hotmail公司。
3.斯坦福大学的莱昂纳德·波萨克(Leonard Bosack)和桑蒂·勒娜(Sandy Lerner)想发情书,但他们属于不同的计算机网络,最终发明了路由器,创建了思科公司。(www.xing528.com)
4.画家赵敏出差广州购买了一批制作画框的材料,回武汉找不到车,创办第一家交通信息中心。
5.英国人安德鲁·戈登喝啤酒桌子摇晃摇晃,研究出8片塑料制成的小装置,起名为“桌子防摇器”,在网上热卖。
2.善于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趋势思维,就是在变化中看到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预测的方式创造机会。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一书中指出:“变化为新颖且与众不同的事物的产生提供了机会。”没有变化,就没有机会。你要在瞬息万变中分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加以利用。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变化趋势呢?这些趋势能够为你带来怎样的机会?表12-1为你提供了一些参考。洞悉趋势,顺势而为,可能就会创造出新机会。
表12-1 利用环境变化趋势发现创业机会
续表
3.将组合思维发挥到极致。组合思维,就是将现有的两项以上的技术、产品、服务、功能、原理等因素组合起来,实现新的用途和价值而获得的创业机会。老子说过:“世间万物负阴抱阳,相冲以为合。”这是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合”的倾向。物理和数学之合就是计算机,化学和生物学之合就是基因工程。如何去“冲”呢?用人的智慧、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用已经掌握的知识、长期积累的经验,将那些不相干、没联系的物质(技术、产品、服务、功能、原理等)组合、结合、融合在一起,你会创造出新的创业机会。比如,冶金与绘画组合产生了铁画,医疗与食品组合产生了药膳,金融与手机组合产生了移动支付。
(三)创业机会属于敢想敢干的人
1.启动调查,制订计划。一个有志气的创业者,要想创业,不能只是高谈阔论,不去实践和尝试。创业的条件是自己创造的,不是可以等来的。我们必须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在计划书中,我们尽可能用图形简洁表达你的盈利模式,也可以举出已有的相近商业模式,通过比较展示优势。例如,上海市有位做教育信息咨询项目的学生,用卖房的钱做了一年半的详细市场调研,才把市场主攻目标确定在教育人口较多的四川、山西两省。如今他坐着长途大巴、货车,在川、晋、沪、京四地不辞辛苦奔波,生意越做越红火。
2.招兵买马,组建团队。创业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就可以完成的,一个高效的团队是至关重要的。创业机会来临时往往并不等人。有志创业的大学生应在平时有意识地寻找自己将来事业的伙伴,搭建起一支志同道合、能力互补的队伍。比如组建一支由技术类专业、管理类专业、财务类专业、市场类专业学生组建的队伍,在能力上能互补。当然,还应关注性别、性格等方面的互补。
3.快速反应,抢占先机。大学生创业时首先需要的是对商机的快速反应能力,要广泛收集信息,用独到的眼光及时准确地识别潜在机会,在此基础上迅速寻找甚至开创能够更好地实现需求、满足需求的方法。相当多的需求是永恒存在的,不同的只是满足需求的途径、手段、方式或者工具。不断地找到更好的方法以成本更低的、更愉悦快捷的方式满足需求,才能将商机转化成为可行的创业机会。芭比娃娃的制造者美泰公司发现了人们有情感交流的需求,创造了芭比服装、芭比家具和芭比娃娃朋友等满足这种需求的产品。有一些老年人希望随时都可以和他们的孙子孙女在一起,可以抚摸到他们。于是,有人发明了一种枕头,老人和小孩各拿一个。通过简单的传感技术,老人可以抚摸这个枕头,小孩就可以感觉到枕头的这种触觉。同时,小孩可以将枕头贴在脸上或者身上,这种触觉也可以传回给老人。
4.脚踏实地,避免冒进。创业要善于抓住机会,但不可冒进。对于创业活动,若无适当策划,仅仅根据一个概念或者一个创意、一项技术就开始创业,这是盲目的、轻率的、急于求成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大学生创业不要放弃一些低起点的创业机会。从低起点开始起步创业,是不少大企业家获得成功的经验。大学生一方面要胸怀大志,有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另一方面要脚踏实地,从小处着眼。创业起点不高,赢利很低,也很辛苦的小本生意对一个刚刚走上创业之路的人来说,有很多好处。一是这类创业由于成本低,技术含金量低,投入资金少,创业的风险很小,飞不高也跌不重,即使不成功也不会有多少经济损失;二是这类创业尽管便于操作,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创业所需要的各种要素都存在。采取此类创业方式可能一时赚不了多少钱,更不可能一夜之间暴富。但是你对市场的了解、认识会加深,营销的能力会不断提高,人际关系也会有所改善,这些都是在学校里的书本上学不来的,并将对你未来的创业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而且,谁说起点低的生意就不可以大有作为。
5.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大学生走上创业的道路后,不要怕别人说自己小家子气、抠门,而总是拿出财大气粗的样子。这样反而让真正做企业的人士很担心,投资人很没有安全感。不仅刚创业者要勤俭节约,李嘉诚等大企业家在企业已经做得很大以后,依然把节俭视为最重要的美德。只有节俭才能致富,致富后更要节俭,这是日本一位著名企业家创业的至理名言。在创业之初,必须要克服摆阔气,搞攀比的行为。要树立节俭意识,能自己做的尽量自己去做,能少花钱做好的就尽量少花钱,不该花的钱不要乱花,把钱用在刀刃上,做一个经营有方的好管家,从而奠定创业的基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