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隋唐两代和亲:共有45起,影响西部民族

隋唐两代和亲:共有45起,影响西部民族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朝425年,有和亲11起,平均39年才有1起; 隋、唐两朝共326年,有和亲33起,平均近10年就有1起。隋、唐两朝的33起和亲,属于隋朝的有6起,属于唐朝的有27起。威慑、要挟、讹诈等手段,对隋文帝而下直至唐高宗都是无效的。据记载,唐代还有不同少数民族朝廷之间的和亲12起,有关的各方都属于西部民族。合计,隋、唐两代共有和亲45起,虽然未必全数,但基本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和亲概况。

隋唐两代和亲:共有45起,影响西部民族

隋朝是从少数民族主宰的北朝中建立起来的,唐朝的皇室也曾与北朝的少数民族通婚。中国的北方经历了北朝之后,贵夏贱夷的心理已被冲刷得非常淡薄。对和亲来说,这是有利的主观条件。当时,边疆有几个少数民族朝廷先后崛起,都曾对中原汉族朝廷构成严重的威胁。对和亲来说,这是有利的客观条件。因此,隋、唐两朝的和亲比汉朝的和亲多。汉朝425年,有和亲11起,平均39年才有1起; 隋、唐两朝共326年,有和亲33起,平均近10年就有1起。

隋、唐两朝的33起和亲,属于隋朝的有6起,属于唐朝的有27起。宋代王溥撰《唐会要》,以为唐朝有和蕃公主15人,此数不全[1]

隋、唐两朝的和亲大致有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隋代和初唐,有和亲13起。这个阶段的和亲,主要发生在隋朝或唐朝与突厥之间。早在北周和北齐时,突厥就已取代柔然而雄踞草原,利用中原分裂的机缘,软硬兼施,左右逢源,如后来隋文帝所指出的: “周人东虑,恐齐好之深; 齐氏西虞,惧周交之厚: 各谓虏意轻重,国遂安危。”[2]隋朝统一南北之后,对突厥的关系才变被动为主动。隋、唐两朝对突厥的方针,都是叛者伐之,顺者抚之,务使臣服而后已,与西汉前期对匈奴专守求和的方针大相径庭,这主要是因为隋朝和初唐的国势比突厥强,而西汉前期的国势则比匈奴弱。威慑、要挟、讹诈等手段,对隋文帝而下直至唐高宗都是无效的。突厥射匮可汗一面与唐朝对抗,一面却向唐朝求婚。唐太宗要他“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等五国为聘礼”[3],分明是要他归顺,这门亲事当然非吹不可。这个阶段的和亲,就中原朝廷来说,都是柔远之策,都是为了在边疆朝廷中培育对中原朝廷的亲近心理,并且使边疆朝廷保持对中原朝廷的领属关系。

第二个阶段是中唐,也有和亲13起。这个阶段的和亲大致承袭了前一阶段的遗规,也是柔远之策。凡是首鼠两端的边疆朝廷,都很难达到与中原朝廷联姻的目的。王之涣在一首《凉州词》中写道: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4]这首《凉州词》所抒发的,正是中原朝廷力求管领华夷的宏大气魄。与前一阶段不同的是,这个阶段和亲的面特广,东起契丹和奚,西至吐蕃和于阗,唐朝与七个边疆朝廷实行了和亲。唐玄宗可以说是古代推行和亲最出力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时和亲多达11起。

第三个阶段是晚唐,有和亲7起,都是与回纥(788年改号回鹘)和亲。这时唐朝处在风雨飘摇之秋,和亲完全是为了借外援以平内乱。虽说是亲家,但回纥倨傲恣肆而唐朝卑躬屈膝。唐代宗向回纥借兵时相约: “土地、人众归我,玉帛、子女予回纥。”这是叛卖民族利益以维护阶级利益。待到收复了长安,回纥叶护要纵兵大掠,“代宗下马拜之”,回纥才放过长安,跑到洛阳去大掠而特掠了[5]

汉朝的和亲,规格逐渐降低; 唐朝的和亲,规格逐渐升高。原因在于汉朝前弱后强,唐朝则前强后弱。所以,汉朝所嫁的从宗女降到了宫女,唐朝所嫁的从宗女升到了帝女。

据记载,唐代还有不同少数民族朝廷之间的和亲12起,有关的各方都属于西部民族。(www.xing528.com)

合计,隋、唐两代共有和亲45起,虽然未必全数,但基本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和亲概况。

[1] 详见《和亲通论》。

[2] 《北史》,卷九九,《突厥传》。

[3] 《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传》。

[4] 《全唐诗》,卷二五三。

[5] 《新唐书》,卷二一七,《回鹘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