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新派“厚海军”的思想
在维新变法运动中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多次上书和各种奏折,表达了他们要求改革、“厚海军”、修武备、雪国耻、保疆圉的国防意识。这种国防意识,反映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情况下,要求变法图强,改变国防积贫积弱的状况,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愿望。维新派认为,在列国并立的世界上,军队(兵)是国家的防卫力量,是国家能够生存的必要条件。他们说: “夫治国之道固多,而足兵为最急切之务,此固万国之同轨,尤中国之圣诫也。”[1]指出战国时期,魏、齐、秦、楚等国能强盛,都因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而且“五日不训讨军实”。又指出,西方列强尤其是德、英等国,都十分重视“选兵”、“练兵”,日夕讲求阵法营垒器械枪炮。所以,它们“能雄视海内”,争霸世界。“日本步武其后,遂来侮我。”日本跟泰西各国学习,认真修兵备加强其军事力量,进而欺侮中国。他们指出,清王朝所以在列强的武装侵略下,屡战屡败,割地求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犹守大一统之旧以待之,不训兵备”[2],致使国防空虚,军队腐败。康有为说: 全国既无有军事学校,也无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至于武器装备等物质条件“更无可比东西国者”。甲午战争需要征调军队,“各省驱乞丐应之,其至奉天,持枪寒栗”,军队所用的枪“皆锈旧朽败,事急购于外国,则得人废弃之枪,不坚不轻,不远不速,即能准何益,增败而已”[3]。这样的军队和武器,如何能在反侵略战争中获胜? 为了抵抗侵略,“保疆土而延国命”,维新派要求清廷“治体既举,则兵备宜修”,在改革内政的同时,积极修兵备,训练军队,加强国防。维新派所谓内修武备、加强国防的思想,主要是指选将、练兵、制器。他们特别重视练兵,指出: “然近之言事者,莫不知言器械军兵矣。然兵无一能练,器无一能用,则以有末而无本故也。”[4]他们请求清廷“练重兵,以待敌变”[5]。
维新派主张修兵备、加强国防力量的主张,主要表现在要求建立一支近代化的陆军、海军上。其中,维新派提出了“厚海军”思想。“厚海军”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有重大影响。他们指出: “方今海水大通,穷地无界,凡军舰所达之处,即为国力所到之处,英为海王,赖海军也。故国无海军,犹鸟之无翼,鱼之无翅,人之无足也。吾国民所在受凌辱,而商务不能保护,以无海军故也。”[6]维新派认为,中国的海岸线很长,理应是一个海军大国,但是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灭,现在中国的海军还不如智利、马达加斯加等国的海军,我们“安得不为人所擒”。因此,他们主张“厚海军以威海外”[7]。具体办法就是建立南北洋及闽广3支海军,每支铁舰3艘,快船6艘,“自后吾能自制,逐年增置,十年之后,海军可横于地球矣”[8]。最后,他们满怀信心地指出: “中国地大物博,若水陆并练,则饮马南洋,秣兵欧土而有余,何日本之有?”[9]维新派还曾经建议改省为道,编练新式陆军,设想“每道练一军,每军七千人,百道炎百军,凡七十万人,以二十军防辽,十军防蒙,十军防新疆,四军防藏,六军防滇、桂”[10]。这就是说,新建陆军主要是驻守和保卫全国边疆的安全。
维新派关于编练新式陆军、海军,实现国防近代化的主张,特别是“厚海军”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我国幅员辽阔,海域宽广,陆地边界线和海防线都很绵长。加强海、陆边防建设,对于国家的安全有着极重要的关系。特别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和海洋文化兴起后,海防的意义就更加重大。19世纪初,对来自北方沙俄的侵略感受较深,比较重视北部“塞防”,而对早期西方列强的跨海侵略认识不足。两次鸦片战争后,特别是在列强侵略周边邻国和边疆地区的危机中,清廷对于“海澨之波涛”有了切肤之痛,于是,有了兴办新式海军之议,出现了“海防”与“塞防”之争。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新式海军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已开始用近代化海军取代旧式水师。但是,通过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福建海军和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灭,南洋海军受到重创。在海防如此空虚的情况下,维新派提出“厚海军以威海外”的思想,对提高国人的海防意识,促进清王朝重建海军起着重要作用。
(二)清王朝重建海军的努力
1896年,清王朝决定重建北洋海军。当时,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提出了整顿布置北洋海防的问题。湖广总督张之洞也建议: “今日御敌大端,惟以海军为第一要务……无论如何艰难,总宜复设海军。”[11]清廷采纳了这些意见,本着“逐渐经营,不求速效……北洋海防分别整顿布置,冀渐扩充”[12]的精神,在陆军部设立海军处,统管重建海军的工作。
清王朝重建海军的困难,主要是经费不足和造船工业停滞瘫痪。甲午战争失败后,《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2.3亿两白银(加赎辽费),当年就要支付8000万两,而清王朝的岁收入还不到9000万两。为此,清王朝大量举借外债。据统计,从1895年到1900年,清王朝共向列强借款4.51亿两白银,约为清王朝年财政收入的5.5倍。这些借款附有苛刻的政治条件,并且利率高、折扣大,致使清王朝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来重建海军。从造船工业的情况来看,通过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清朝的几个大的造船厂如江南造船厂、马尾造船厂、大沽造船厂都受到严重破坏,处于停滞瘫痪状态。从1895年至1911年的16年间,福州马尾造船厂仅造舰艇5艘; 江南造船厂也只造了4艘小炮艇; 其他造船厂也只能勉强造些小吨位的舰艇和拖船。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清王朝重建海军的努力只是抓了向外国购买军舰、选派人才出国留学、整编现有舰队、修复沿海炮台和兵工厂等几项工作。
1898年,清朝向德国购买了“海容”、“海筹”、“海琛”3艘2950吨的巡洋舰,还有“海龙”、“海犀”、“海青”、“海华”4艘鱼雷艇及1艘“飞霆”号驱逐舰。又向英国购买了“海天”、“海圻”2艘4300吨的巡洋舰。加上原有船只,至1899年,北洋舰队共有巡洋舰5艘,驱逐舰2艘,鱼雷艇8艘,练船2艘等近20艘船只。1900年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接着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在战争中,英、法、德、日抢去了停泊在大沽口的“海龙”、“海犀”、“海青”、“海华”4艘鱼雷艇,清朝重建海军的活动便又冷落下来了。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先后病死后,宣统皇帝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亲自兼理全国海陆军大元帅,重提振兴海军的问题。1909年7月,清朝设立了“筹办海军事务处”,“着派郡王衔贝勒载洵、提督萨镇冰充筹办海军大臣”[13]。当年拨开办经费700万两,以后每年拨经费500万两。1909年,载洵、萨镇冰赴欧洲考察,从欧洲购买了9艘舰艇。1910年7月,载洵、萨镇冰又到美国考察海军,购买了3艘舰艇。加上原有和国内自造的舰艇,共有军舰40多艘,共计3万多吨。清朝对海军进行整编,将南北洋收归统一,分为巡洋舰队、长江舰队,由清廷统一指挥。巡洋舰队负责海防,长江舰队负责江防。1910年12月,清廷“改筹办海军处为海军部,设海军大臣一员,副大臣一员”[14]。任命载洵为海军部大臣,萨镇冰为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统制,他是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司令部设在上海的高昌庙。除了当时中央直辖的两个舰队外,还有一些省属舰队,如苏浙舰队、福建舰队,其他如奉天、山东、广西、湖北、安徽等省,也有大小不等的缉私兵船,这样,全国共计有舰艇、兵船135艘,5万多吨。
清朝重建海军的努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虽然实力远不如甲午战争以前,但保留了海军的基础,使中国海军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清廷重建海军的努力又是失败的,由于清廷政治上日益腐败,经济上严重拮据,致使中国海军规模小、装备落后、管理混乱、教育训练差。甲午战争以前,清朝的海军曾一度位居世界海军第四位[15],重建后的海军无论在规模、装备还是战斗力上,都远不如前,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能力担当起保卫海防的任务了。
[1] 汤志钧: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8页。
[2] 汤志钧: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0页。
[3] 汤志钧: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3页。
[4] 汤志钧: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1页。(www.xing528.com)
[5] 汤志钧: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1页。
[6] 汤志钧: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61页。
[7] 汤志钧: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2页。
[8] 汤志钧: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4页。
[9] 汤志钧: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4页。
[10] 汤志钧: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61页。
[11] 汤志钧: 《张文襄公奏稿》,卷二四。
[12] 汤志钧: 《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931页。
[13] 《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96页。
[14] 《清末海军史料》,海洋出版社,1982年版,第940页。
[15] 《中国近代海军史》,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25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