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海疆辽阔,北自北海库叶,南迄万里长沙,其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海岸绵延数万里。海疆治理是国家边疆政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历代封建统治者均重秋防而忽视海疆。清廷定鼎中原以后,对海疆问题虽一刻未曾忽视,但囿于内外形势,其前期的治边重点亦在西北,形成陆疆积极进取,海疆保守防御的治边整体特征。为深入考察清代的海疆政策,有必要对其政策实施的背景作一概括的论述。
明清之际,中西航路大开,自汉唐以来近防海寇,远赐藩臣,华船垄断东西洋贸易的传统格局已被打破。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葡萄牙殖民者挂帆东来,强占印度果阿,13年后又侵占满剌加(马六甲),封锁印度洋,以至“商船稀至”,“波路断绝”[1]。其后,葡人“叩关索市”,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人欺占澳门。隆庆四年(1570年),西班牙殖民者步葡人后尘,侵入菲律宾群岛。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荷兰殖民者占据爪哇,进而谋我澎湖列岛。天启四年(1624年),荷人退出澎湖又入据台湾,屯兵筑城,设官收税,图谋久占。两年后,西班牙人亦侵入鸡笼和淡水,与荷人南北称凶。同时,日本统治者亦侵略朝鲜,觊觎台湾,并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出兵琉球,劫持其王,迫其称臣纳贡。尤为重要的是,代葡、西而后起的荷、英、法、意等新殖民帝国在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以后,纷纷成立专门垄断东南亚贸易的东印度公司。崇祯十年(1637年),第一艘来华贸易的英国商船便无视天朝,直闯广州,攻陷虎门炮台。由此可见,在清王朝入主中原前的百余年间,中国海疆已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因为:
(1)华商垄断东南亚市场的局面被打破之后,传统的贡舶贸易开始被中西直接贸易所取代。
(2)南洋诸岛相继沦亡,使中国海上藩篱尽撤。从此,中西两个世界的距离日益缩短。(www.xing528.com)
(3)由于明王朝厉行海禁,迁舟山、澎湖、南澳诸岛之民于内地,不仅使中国沿海门户洞开,郊垌同于内地,而且长期收缩海疆防御,形成弃守海岛,仅防海口的被动格局。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之东,虽濒临太平洋,但仍为一大陆性国家,与英、日等岛国不同,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必须承担内陆与海洋两方面的防御。17世纪以后,正当西欧殖民者在中国沿海叩关索市之时,沙俄的殖民势力已越过乌拉格尔山,并以疯狂的速度扩张到鄂霍次克海。清初,随着沙俄殖民野心的不断膨胀,我国东北、西北和漠北分别遭到沙俄的野蛮入侵。其时,清朝正全力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无暇北顾,仅命“轻车都尉明安达哩统兵征罗刹”[2],并不断向沙俄提出严重抗议。与此同时,西北边陲的准噶尔割据势力亦乘势而起,不仅雄踞天山南山,威胁青藏和喀尔喀蒙古,而且勾结沙俄,图谋南犯。
以上事实说明,入关之初,清王朝即面临着历代王朝从未有过的险恶环境,同时受到来自海洋与内陆两方面的压力。为此,清廷在平叛三藩、统一台湾之后,立刻实行边疆战略大转移。首先北上收复失地,与沙俄先后签订《尼布楚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遏制了沙皇谋占黑龙江流域的野心,稳定了北部边疆局势。其次,康雍乾三朝先后挫败了以策旺阿拉布坦、噶尔丹策零和阿睦尔撒纳等为首的武装叛乱,粉碎了准噶尔割据势力。同时,平息了青海罗卜藏丹津和新疆南部大小和卓的叛乱活动,巩固了清王朝对西北地区的有效统治。再次,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清廷击溃入侵西藏的廓尔喀之后,颁布《钦定西藏章程》29条,进一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由于清朝坚持定见,经100余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变九边为腹地,不仅极大地巩固和发展了我国西北陆路边疆,维护和加强了中华大地多民族的统一,而且有效地遏制了沙俄势力的南侵,这一历史功绩不容忽视。否则,西北不固,边疆内缩,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在这种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清廷海疆政策与陆疆政策迥然不同,为论述清晰起见,拟分作以下四个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