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与之对峙的,北部边疆有契丹贵族建立的辽朝,西北边疆有党项羌贵族建立的西夏。此外,西域还有少数民族建立的于阗、高昌等。南宋偏安江南,北方金朝与之并立。北宋前朝,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多次和辽朝兵戎相见。澶渊之盟后,双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北宋在和辽相邻地区“通互市”[1],两朝使者往来不断。北宋和西夏时和时战,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岁赐西夏金缯,并在沿边地区开市贸易。北宋和于阗关系密切,于阗王多次派使者向北宋进献方物,并要求北宋派使者到西域“安抚远俗”[2]。北宋和高昌往来也很频繁。北宋及南宋和位于西南边疆的大理政权有着密切关系,大理王多次派遣进奉使到宋都城贡马、象、麝香、牛黄等物,还派人到宋朝求取经籍。对于居住在南部边疆的少数民族,宋朝或建州县进行直接统治,或采取羁縻政策,以少数民族首领为酋长进行间接管辖。
宋朝设置了管理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在中央机构中设有礼部,掌“朝会、宴飨”诸政令[3]。礼部下辖的主客司,设郎中、员外郎、吏等官,“掌以宾礼待四夷之朝贡”[4]。凡郊劳、授馆、宴设、赐予,均分辨使者等级,按一定程序进行。边疆民族使者到后,要图其衣冠,书其山川风俗。有封爵礼命时,要承诏颁付。对边疆民族首领的授官加恩,也要由主客司报兵部具体执行。
还设有鸿胪寺,置卿、少卿、丞、主簿等官。卿掌边疆民族朝贡、宴劳、给赐、送迎等事,少卿辅佐,丞参与。凡边疆民族君长、使节朝见,分辨其等级,以宾礼相待,安排馆舍、赐予、宴设以及册封等各种仪式,核实贡物数量报四方馆。鸿胪寺下属机构有:往来国信所,掌辽朝使节交聘事务;都亭西驿及管干所,掌河西地区各少数民族贡奉事宜;礼宾院,掌回鹘、吐蕃、党项、女真等朝贡馆设,以及互市时翻译诸事;怀远驿,掌南疆地区交州以及西域龟兹、大食、于阗、高昌等贡奉事;同文馆及管勾所,掌高丽使命。建炎三年(1129年),鸿胪寺并于礼部。
此外,还设有客省、引进司。客省设使、副使等官,掌边疆民族朝觐贡献仪式,接受其礼品以礼相待,负责安排食宿诸事,返回时颁以诏书,给以赏赐。引进司设使、副使等官,掌边疆民族进奉礼物诸事。四方馆,设馆使等员,郊祀大朝会时,负责安排边疆民族使者。东、西上 门,设使、副使、宣赞舍人、祗候等官,掌边疆各族契丹使节以下朝见谢恩诸事。客省、四方馆,建炎初年并归于东上 门。
关于宋朝管理边疆民族的地方机构,史书上记载较少,只知在南方边疆民族居住地区,曾设有“总领”具体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5]。
[1]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一,《契丹盟好》,中华书局,1997年版。(www.xing528.com)
[2] 《宋史》,卷四九〇,《于阗传》。
[3] 《宋史》,卷一六三,《职官志三》。
[4] 《宋史》,卷一六三,《职官志三》。
[5] 《宋史》,卷四九三,《蛮夷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