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边疆经略史:与吐蕃的和战关系及影响

中国边疆经略史:与吐蕃的和战关系及影响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首领称赞索,以后即成为吐蕃王的尊号。在他统治期间,为吐蕃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统一西藏各部奠定了基础。松赞干布是强盛吐蕃国的创始者。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是唐蕃和好关系建立的标志。会盟是唐蕃政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双方争斗的补充,几乎贯穿于双方关系之始终。唐蕃各自控制地区的交界线,由于双方和战无常,军队进退靡定,边界谈判成了双方政治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边疆经略史:与吐蕃的和战关系及影响

5世纪以前,生活青藏高原藏族还处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阶段,到6世纪,由于生产力发展,藏族社会逐渐进入奴隶制。当时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北有苏毗,西和西北有大、小羊同,西南有悉立,东有白兰、党项、附国,雅鲁藏布江南部有蕃部这种部落林立的局面。隋开皇六年(586年),苏毗向隋进贡,大业四年(608年),附国也向隋朝进贡,出现了以部为单位与中原王朝联系的局面。活动于雅鲁藏布江中游雅隆河谷地区(今西藏山南地区穷结县境内)的雅陇悉补野部兴起,先后兼并毗邻诸部,成为当时西藏地区最强大的政治力量。首领称赞索,以后即成为吐蕃王的尊号。当时首领尺论赞(汉文史籍称论赞掌、论赞率弄赞),被奉为车日论赞(汉文史籍称朗日论赞、天山论赞)。在他统治期间,为吐蕃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统一西藏各部奠定了基础。

继承车日论赞事业的是他的儿子弃宗弄赞。弃宗弄赞死后,藏族人民追谥其为干布(大德之意),藏文史籍称之为“松赞干布”,意为庄严的大德王。松赞干布生于隋大业十三年(617年),13岁(唐贞观三年,629年)即位。当时政局动荡,其父中毒被杀。松赞干布即位后诛戮叛臣,先后降服塔布、工布、娘布、羊同、苏毗、香雄等部,统一了西藏地区。松赞干布是强盛吐蕃国的创始者。吐蕃的建国和发展,对我国民族关系演变发生着显著的影响,《旧唐书》史评云:“西戎之地,吐蕃是强。蚕食邻国,鹰扬汉疆。”[1]

贞观初年,松赞干布治理下的吐蕃已是一个统一而强大的王朝。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遣使求和亲,唐太宗虽派遣冯德遐前往吐蕃慰抚,但对结婚之议婉言拒绝。贞观十四年(640年),吐蕃派大相禄东赞亲赴长安,献金五千两及珍玩数百,再次请婚时,唐太宗决定以文成公主许嫁。文成公主和亲吐蕃是唐蕃和好关系建立的标志。贞观十五年正月,文成公主在江夏王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伴送下,离长安,越青海日月山,踏上了艰辛的和亲之路。松赞干布迎亲于河源,执子婿之礼见李道宗,然后同返逻娑城(今拉萨)。贞观十七年(643年),文成公主一行抵达吉雪卧塘,吐蕃人民闻讯欢歌庆祝。

终松赞干布之世,吐蕃始终与唐朝保持着极为和好的关系。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夏,唐太宗去世,高宗即位后遣使入蕃告丧,并授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松赞干布遣专使吊祭,并表示:“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当勒兵以往。”[2]高宗又晋封其为宝王[3],并刻石图像,列太宗昭陵玄阙之下。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去世,高宗为之举哀,遣右武侯将军鲜于匡济赉玺书吊祭。

由唐太宗和松赞干布建立的唐蕃和好关系,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充满曲折与坎坷的。贞观八年至二十三年(634—649年),可以视为唐蕃关系发展的一个阶段,其特点是和好关系的建立,并因文成公主和亲而得到迅速发展。在唐太宗和松赞干布相继逝世之后,随之而来的170余年间(650—820年),唐蕃关系却呈现矛盾斗争与和好往来交织发展的复杂局面。这是双方势力互相消长、势均力敌,谁也无法吃掉对方的必然结果。在这期间,唐蕃双方在交往中互相依存,斗争中互相消耗,经历了各自政治、军事力量由盛转衰的演变,终于出现长庆元年(821年)唐蕃会盟。自此之后,在唐蕃双方均已走向衰弱的情况下,进入以和为主的双方关系发展的又一个阶段。只是此时,唐蕃双方国力均已是夕阳西下。9世纪中叶吐蕃国瓦解,再过半个世纪大唐帝国也走完了自己的历程。

唐蕃关系以和好为开端,但和好的幕后经常发生军事冲突,和好与战争并进,是有唐一代唐蕃关系的主要特点。从永徽元年至长庆元年(650—821年)的170年间,唐蕃间战争除了边界摩擦频仍外,其斗争主要集中在如下四个地区:一是争吐谷浑,二是争西域之安西四镇,三是争南诏,四是争唐朝本土的河陇之地。在这些争战中,总的看来,吐蕃处于进攻、主动地位,唐处于防御之势。但唐朝毕竟是当时东方的最大帝国,虽自身矛盾不断加剧,其国势民力,绝非吐蕃所能匹敌。因此争斗时紧时松,打打停停,和战相兼。有唐一代唐蕃间使臣往返异常频繁。自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始,至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吐蕃王朝瓦解共213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双方使臣来往共191次,其中唐使入吐蕃66次,吐蕃使入唐125次。吐蕃一年中遣使2次的凡14年,遣使3次的凡6年,遣使4次的凡3年。唐朝一年中遣使2次的凡8年。来往使团的人数多者50余人至百余人,寡者也有10余人。有些使臣长期居留对方,竟有10余年乃至数十年之久。唐蕃使臣频繁往返,就其任务言,包括了报丧、吊祭、朝贺、进贡、报聘、求匠、送僧、请市等,但其主要任务是和亲与会盟。

会盟是唐蕃政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作为双方争斗的补充,几乎贯穿于双方关系之始终。唐蕃会盟始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止于穆宗长庆元年(821年)。当时有影响的会盟有8次:

*汉文史籍又记为:可黎可足、彝泰赞普、热巴金等。

从8次会盟可见,会盟的时间安史之乱前有3次,安史之乱后有5次,且会盟大多发生在唐蕃统治者更迭之初,表明会盟大多是出于双方为安定内部而求妥协。从会盟的内容看,除了双方重申和好(如神龙盟誓)暂时息兵外,主要是议界、划界。由于唐蕃争斗中吐蕃处于主动进攻地位,划界中唐方一退再退,吐蕃咄咄逼人,甚至一手导演了平凉劫盟事件。

唐蕃各自控制地区的交界线,由于双方和战无常,军队进退靡定,边界谈判成了双方政治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据记载,边界谈判中有4次达成协议(其中除长庆会盟外,前3次议界均为吐蕃所破坏),大体上与唐蕃争河陇相始终,所定边界贯穿于唐军驻地与吐蕃长期控制或占领的地区之间。而唐朝的西域羁縻府州和南诏等地与吐蕃的分界问题,未在双方协议之列。就唐蕃北段边界言,从7世纪中叶到8世纪中叶百年间,双方大致以今青海省东北部黄河为界;从8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百年间吐蕃的控制线向东推进到了六盘山、陇山一线。从议界的结果看,虽是双方统治者为了调整政治关系的妥协措施,从客观上却反映了汉、吐蕃等族人民厌恶战争、和平相处的意愿。

开元二年(714年)五月,吐蕃第一次向唐朝提出议定边界。是时辅政的没禄氏去世,刚与金城公主和亲的赤德祖赞赞普亲政。在金城公主的斡旋下,双方各派大臣到河源(今青海西宁东南)“正二国封疆,然后结盟”[4]。但好景不长,同年七月,吐蕃即毁约进攻兰、渭等州,兵抵渭源县(今甘肃渭源),河源议界是唐蕃第一次议界。

开元十七年(729年),唐军攻下吐蕃占领下的石堡城(今青海湟源县南),吐蕃求和,进表称:“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5]金城公主也遣使娄众失力入朝,进言双方以和为贵。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蕃双方在赤岭(今青海湟源县西)隆重会盟,并在赤岭各树分界之碑,盟铭曰:“言念旧好,义不忒兮。道路无壅,烽遂息兮。指河为誓,子孙忆兮。有渝其诚,神明殛兮。”[6]立碑后,各派使臣共往碛西(龟兹)、河西、剑南及吐蕃边境,历告边州守将,“自今二国和好,无相侵暴”[7]。但信誓旦旦言犹在耳,吐蕃兵戈又动,议界成一纸废文。在河西的凉州、陇右的鄯州、剑南的茂州(今四川茂汐)双方拉锯攻战。赤岭立碑是唐蕃第二次议界。

安史之乱后,吐蕃在西域、云南、河陇三个方向全线出击,唐朝穷于应付,被动挨打,但吐蕃也无力一口吞下大唐帝国。其间经过至德二年(757年)和永泰元年(765年)两次短暂的息兵会盟后,到德宗即位(780年)双方均有觅求和解之愿。建中四年(783年),唐蕃在清水(今甘肃清水西)会盟议界。据会盟之汉文盟文载:“今国家所守界:泾州(今甘肃泾州)西至弹筝峡西口(今平凉县西),陇州(今陕西陇县)西至清水县,凤州(今陇西凤县)西至同谷县(今甘肃成县),暨剑南西山大渡河东为汉界。蕃国守镇在兰、渭、原、会,西至临洮(今甘肃临潭),东至成州(今甘肃成县西),抵剑南西界磨些诸蛮,大渡水西南,为蕃界。”[8]依这次议界规定,大体上北从今六盘山中段开始到陇山南端,然后穿西汉水、白龙江,循岷江上游西到大渡河,再循河南下。此河以东归唐管辖,以西归吐蕃管辖。吐蕃切断了长安通河西、西域的通道,并占有了西自临洮东到陇山西麓,包括大夏河、洮河、渭水上游向西汉水上游的一大片农业地区。但次年唐发生朱泚叛乱事件,吐蕃借口助唐平朱泚之乱,逾界攻陷盐州、夏州。唐朝做了重大让步的清水议界,维持不到一年,又成废文。清水会盟是唐蕃第三次议界。

清水会盟后四年,即贞元三年(787年)闰五月发生了平凉吐蕃劫盟事件。吐蕃大论尚结赞认为,要进一步逼唐就范,必先除唐将李晟、马燧、浑瑊三人。出使平凉会盟的唐使正是浑瑊。尚结赞设下重兵,埋伏于盟坛之西。乘浑瑊更换礼服之机,吐蕃伏兵四起,浑瑊夺马而逃,幸免于难。会盟副使、兵部尚书崔汉衡及参加会盟官兵千余人被俘。

平凉劫盟对唐朝的震动极大。同年,德宗任李泌为宰相,并采纳了李泌提出的治吐蕃之策,“北和回纥,南通云南,西结大食、天竺,如此,则吐蕃自困”[9],全面调整与四邻诸族的关系,集中力量对付吐蕃。此时吐蕃貌似强大,其实危机四伏。民众困于连年兵役,又遭灾荒。贞元二年(786年),润州节度使韩滉即上书言吐蕃兵源穷蹙:“臣闻其近岁以来,兵众寝弱,西迫大食之强,北病回纥之众,东有南诏之防,计其分镇之外,战兵在河陇者,五六万而已。”[10]吐蕃统治集团却无视这个潜在危机,仍醉心于黩武扩地。贞元十三年(797年)赤松德赞死,诸子争立,吐蕃内乱。长子牟尼赞普(足之煎)即位,在位一年又七个月,即在内乱中死于非命,三弟赤德松赞[11]即位。赤德松赞是一位于吐蕃历史发展有影响的赞普,他执政期间在吐蕃内部扶植和发展佛教,兴建佛寺,提高僧人地位,致力于佛经翻译和厘定藏文的工作。赤德松赞政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开始缓和与唐朝对峙的紧张关系。赤德松赞时,吐蕃与唐朝使臣往来逐渐增加,双方都在寻求重开会盟的可能与途径。为此,吐蕃还派钵阐布到接近唐朝的地区主持工作。由于吐蕃占领了河陇地区大片土地,唐朝当然不肯善罢甘休,但又苦于无力收复失地,只能退而求其次,提出吐蕃归还安、乐、秦三州为和盟条件。双方经过长期往返磋商,互做让步,唐朝释放战俘,吐蕃送回唐朝官员的灵柩,以此互表各自寻求和解的诚意,终于为长庆会盟准备了条件。

元和十年(815年)赤德松赞死,其子赤祖德赞[12]即位,吐蕃内部纷争并未停息,对外战争也屡遭挫折。赤祖德赞为稳定内部,保持多年对唐扩张的既得利益,急于与唐重开和盟。唐朝方面连年战乱,人皆惮战,也愿与吐蕃息兵和好,以求边界安定。德宗长庆元年(821年)吐蕃一年三次遣使求盟,赤祖德赞及宰相钵阐布、尚绮心儿等在所书盟文中说:“蕃汉两邦,各守见管本界,彼此不得征,不得讨,不得相为寇雠,不得侵谋境土。若有所疑,或要捉生问事,便给衣粮放还。”此议为唐朝全部接受。

长庆元年至二年(821—822年,大蕃彝泰七至8年),吐蕃与唐朝互派专使先后会盟于长安和逻娑,即历史上著名的长庆唐蕃会盟。长庆元年十月,吐蕃和使论纳罗与唐朝宰相崔植、王播等在长安西郊会盟。盟誓共申:“中夏见管,维唐是君,西裔一方,大蕃为主。自今而后,屏去兵草,宿忿旧恶,廊焉消除,追崇舅甥,曩昔结援。”[13]次年,穆宗命刘元鼎为会盟使率使团赴吐蕃,与钵阐布云丹、尚绮心儿等在逻娑东郊会盟,盟誓重申:“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神圣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14]自此之后,吐蕃与唐“亲好夫复遑言,谊属重亲,地接比邻,乐于和叶社稷如一统,甥舅所思熙融如一”[15]。在逻娑建长庆会盟碑以藏汉两种文字铭刻盟誓,此碑至今保存于拉萨大昭寺前。长庆会盟重新审定了清水议界所划定的双方管辖地段,沿贺兰山脉南行分辖东西之境,也就是说唐朝承认了吐蕃对河陇的占有,吐蕃则保证不再侵扰唐之边境,显然于吐蕃有利。此次议界是唐蕃第四次议界。(www.xing528.com)

自此之后,唐蕃使节频相往还,各管本界,边境安宁,双方持续一个半世纪的争斗基本结束,随着唐与吐蕃间和好局面出现,双方经济文化交流继续发展。汉族茶叶,成为吐蕃人不可缺少的饮料,唐的乐舞杂技传入吐蕃,深受吐蕃人的喜爱;吐蕃的风俗文化也影响着唐人,当时在长安,很多妇女尚吐蕃之俗,在面部涂上赭红的色泽。

[1] 《旧唐书》,卷一九六下,《吐蕃传下》。

[2] 《唐会要》,卷九七,《吐蕃下》,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1730页。

[3] 《旧唐书》作 王,《新唐书》作 王;王忠:《〈新唐书·吐蕃传〉笺证》,第53页(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认为:“疑皆宝王之讹;《册府元龟》云,吐蕃自称‘宝髻’,髻,义即‘王’。”今从此说。

[4]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唐纪》二七。

[5] 《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

[6] 苏晋仁等校证:《〈册府元龟〉吐蕃史料校证》,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1年版,第136页。

[7] 《新唐书》,卷二一六上,《吐蕃传上》。

[8] 《旧唐书》,卷一九六下,《吐蕃传下》。

[9] 《资治通鉴》,卷二三三,《唐纪》四九。

[10] 苏晋仁等校证:《〈册府元龟〉吐蕃史料校证》,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1年版,第226页。

[11] 汉文史籍又称之为弃猎松赞、萨那累姜源。

[12] 又称热巴金,汉文史籍称之为可黎可足、彝泰赞普。

[13] 《旧唐书》,卷一九六下,《吐蕃传下》。

[14] 唐蕃会盟碑,正面盟释(汉文),王尧:《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41页。

[15] 唐蕃会盟碑,背面译文,王尧:《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