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建武元年(317年),原西晋镇守江东的司马睿继续了西晋的统治,史称东晋。当时,东晋仅保有江南及东南沿海等地,而北方则是分裂割据,战争频繁。北方的士族和流民于是大批南迁,东晋侨置许多州郡以安置流民,并注意发展生产。大批的南徙流民,带来了北方生产技术和工具,因此东晋时江南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农业、手工业、商业也日益发展。同时,偏安于江南的东晋朝廷,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激烈,“北伐”多次均遭失败;而其政权支柱士族豪门又逐渐加重了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大批民户沦为豪门大族的佃客、部曲或奴僮,阶级矛盾日趋激化。以上东晋时总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趋势,必然影响到它的边疆形势及其政策。
在东晋东部沿海地区,即长江下游的徐、扬等州,是其政治和经济的重心地带,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有所发展。
在东南沿海的交、广二州地区,自西晋末年以来,实际上处于割据状态。西晋永嘉六年(312年),王机入广州,自为刺史[1],而原新昌太守梁硕发兵拒之,又自领交趾太守,并迎前刺史修则子湛行州事[2]。直至建兴三年(315年),陶侃左转为广州刺史,击灭王机,广州之地才重新直接为西晋所管辖[3];但交州却仍控制在梁硕、修湛手中。东晋建立后,于永昌元年(322年)任命武昌太守王谅为交州刺史,令谅收斩梁硕、修湛。侃、谅诱斩修湛,梁硕领兵围谅于龙编(今越南河内东北)。太宁元年(323年)陶侃发兵救交州,兵未至,龙编为梁硕所破,王谅被杀。梁硕久据交州,“凶暴失人心”,故很快即为陶侃参军高宝击斩[4]。东晋遂以侃领交州刺史,不久又任命吏部郎阮放为交州刺史[5]。从此,交、广二州均直接为东晋所管辖。
到东晋太元五年(380年),交州九真太守李逊威制交土,东晋遣滕遁之为交州刺史,逊父子发兵拒之,遂反。交趾太守杜瑗击斩李逊,交州平。遁之任交州十余年北返,东晋遂以杜瑗为刺史,任职一直到义熙六年(410年)卒时为止[6]。其间,东晋东南沿海边疆爆发了以孙恩、卢循为首的起义,起义从隆安三年(399年)起,一直延续了12年。元兴元年(402年)孙恩起义失败,投海自尽,其妹夫卢循攻占广州,俘刺史吴隐之,遣使入朝。东晋刚平定桓玄,无力镇压,遂封循为广州刺史、平越中郎将。义熙六年(410年),卢循乘东晋刘裕北伐后秦之机,从广州北进,直抵建康。东晋急召回刘裕,调集各路大军狙击起义军。七年(411年),卢循为刘裕所击败,退回广州,旋又败退至交州。时交州刺史杜瑗刚卒后一年,东晋以其三子慧度为刺史,慧度与弟交趾太守慧期等击破卢循军,循中箭赴水死,起义失败[7]。
东晋末年在东南沿海一带爆发的孙恩、卢循为首的农民起义,动摇了东晋的腐朽统治,打击了沿海士家大姓的势力,使出身寒门的刘裕等势力大增,终于取代东晋的统治。在起义的过程中,虽然因战争而使东南边疆地区经济受到破坏,人口减少,但是,却迫使新上台的封建统治阶级减轻了对该地区各族人民的压榨,从而有利于东南边疆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东晋在经营交、广二州的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新情况,即在交州日南郡南部的林邑小国不断向交州侵扰,使交州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严重损失。对此,东晋朝廷与地方同林邑展开了长期的斗争。
林邑,原为汉代交州象林县地(今越南广安),东汉末象林县功曹区氏杀县令,自立为王,子孙相承,形成一个依附于内地政权的小国[8]。到东晋咸康二年(336年),林邑王范逸死,其奴范文篡立,从此势力渐强[9]。六年(340年),遣使向东晋朝贡[10]。建元二年(344年),林邑开始侵扰交州的日南、九德、九真诸郡,“百姓奔进,千里无烟,乃还林邑”[11]。到永和三年(347年),范文大举进攻交州,陷日南郡,杀太守夏侯览等5000人。林邑此次大举进犯,固然一方面是因原交州刺史、日南太守,如刺史姜壮,太守韩戢、夏侯览等人对境外商夷侵侮贪利而引起的,但主要还是林邑统治者贪日南之土地、财物[12]。
范文陷日南后,旋退回,交州刺史朱藩遣督护刘雄戍日南,文复攻之,杀刘雄。永和四年(348年),据日南的范文北攻九德郡(一作九真),杀害士庶。永和五年(349年),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遣督护滕畯等击范文,为文所败。其年,范文卒,子范佛立。永和七年(351年),滕畯与交州刺史杨平复讨林邑,范佛请降,与盟而还[13]。此后,林邑仍不断侵扰日南、九真,而交州刺史也多有讨伐。如永和九年(353年),交州刺史阮敷击范佛于日南[14];升平三年(359年),交州刺史温放之曾破林邑而还[15]。此后,林邑先后于咸安二年(372年)[16]、宁康二年(374年)[17]、太元二年(377年)、太元七年(382年)[18]遣使朝贡;同时又不断侵扰日南等郡,“交州遂致虚弱,而林邑亦用疲弊”[19]。
到东晋隆安三年(399年),林邑王范胡达(一作须达)复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围州城。时交趾太守杜瑗率众固守,大破林邑,胡达退回。东晋遂以瑗为交州刺史[20]。六年,杜瑗死后,林邑更是无岁不寇日南、九德诸郡。九年,胡达寇九真,交州刺史杜慧度击破之,林邑乞降[21];于义熙十年(414年)、十三年(417年),先后来贡方物[22]。
总之,东晋时林邑不断侵扰交州,使东南边疆遭到一定的损失;但当东晋挫败了林邑的侵扰之后,林邑又重新向东晋称臣纳贡。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南北朝时期。
[1] 《资治通鉴》,卷八八,晋永嘉六年条。
[2] 《资治通鉴》,卷八九,晋建兴三年条。
[3] 《资治通鉴》,卷八九,晋建兴三年条;《晋书》,卷六六,《陶侃传》。
[4] 《资治通鉴》,卷九二,晋太宁元年条;《晋书》,卷八九,《王谅传》。
[5] 《资治通鉴》,卷九二,晋太宁元年条。
[6] 《宋书》,卷九二,《杜慧度传》。
[7] 《宋书》,卷九二,《杜慧度传》;《晋书》,卷一〇〇,《卢循传》。(www.xing528.com)
[8] 《晋书》,卷九七,《四夷·林邑国传》。
[9] 《晋书》,卷九七,《四夷·林邑国传》。
[10] 《晋书》,卷七,《成帝纪》。
[11] 《水经注》,卷三六,《温水》。
[12] 《晋书》,卷九七,《四夷·林邑国传》。
[13] 《水经注》,卷三六,《温水》。
[14] 《晋书》,卷八,《穆帝纪》。
[15] 《晋书》,卷六七,《温峤传》;卷八,《穆帝纪》。
[16] 《晋书》,卷九,《简文帝纪》。
[17] 《晋书》,卷九七,《四夷·林邑国传》。
[18] 《晋书》,卷九,《孝武帝纪》。
[19] 《晋书》,卷九七,《四夷·林邑国传》。
[20] 《宋书》,卷九二,《杜慧度传》。
[21] 《宋书》,卷九二,《杜慧度传》;《水经注》,卷三六,《温水》。
[22] 《晋书》,卷一〇,《安帝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