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克商,周朝建立。周朝以平王东迁洛邑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史称西周,属于奴隶制,国家政权基本统一;后期史称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奴隶制逐渐过渡到封建制,国家政权也由基本统一而走向诸侯国林立的局面。周朝的主体民族仍然是华夏族,分布在中原地区,周边居住着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少数民族。史书上记载的“九夷、八蛮、六戎、五狄”[1],“九夷、八狄、七戎、六蛮”[2]等,正是周朝统治阶级对周边少数民族情况认识的反映。周朝和周边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周边民族首领臣服于周朝,臣服的标志是承认周朝统治者的“君主”地位,并呈纳贡赋,古籍上“要服者贡,荒服者王”[3]的记载,说的正是这一情况。为此,周边民族首领要定时到周朝的都城朝觐周王。“宾于四门,四门穆穆”[4],是朝觐情况的真实写照。周朝统治者以一定的礼仪接待他们:“九夷之国,东门之外,西面北上;八蛮之国,南门之外,北面东上;六戎之国,西门之外,东面南上;五狄之国,北门之外,南面东上。”[5]周朝还设置译员,详细了解周边民族的情况。古籍中对此记载说:“四夷入诸夏,因译而通,同形均气,语不相晓,虽五帝三王,不能去译。”[6]周朝统治者对周边民族实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7]的政策,并在中央政府中设置了管理机构。
记载周朝官制比较完备的典籍莫过于《周礼》,它保存了许多宝贵资料。根据金文研究可知,《周礼》所记有许多和周朝金文中的职官相合,说明《周礼》一书的内容基本可信[8]。根据《周礼》记载,周朝管理周边民族事务的官员及其职掌是: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以待四方之使者”[9]。象胥,“通夷狄之言”[10],“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凡其出入送迎之礼,节币帛辞令而宾相之”[11]。掌客,“掌四方宾客之牢礼饩献,饮食之等数与其政治”[12]10。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13]。怀方氏,“掌来远方之民,致方贡,致远物,而送迎之,达之以节,治其委积馆舍饮食”[14]。
东周时期,周王室力量日益衰弱,“蛮、夷、戎、狄,其不宾也久矣”[15],“中国不振旅,蛮夷入伐”[16],周朝和周边民族的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与此同时,各诸侯国力量日渐强大,列国之间相互征伐,强凌弱,众暴寡,最后发展为七强国争战不已局面。随着各国之间外交活动的日渐展开,许多诸侯国设置了“行人”,以主外事活动;同时还设有“封人”,掌管边疆事务。战国时期的齐国,曾设有“大行”官职,负责礼仪宾客,其属官有“谒者”、“主客”。谒者负责接待宾客,主客负责礼仪宾客。在这些宾客中,就包括周边少数民族的首领。
[2] 《尔雅注疏》,卷七,《十三经注疏》本。
[3] 《国语》,卷一,《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 《尚书正义》,卷三,《十三经注疏》本。
[5] 《礼记正义》,卷三一,《十三经注疏》本。
[6] 《诸子集成》,第七册,《论衡·变虚篇》,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7] 《礼记正义》,卷一二,《十三经注疏》本。(www.xing528.com)
[8] 参见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1~112页。
[9] 《周礼注疏》,卷三七,《十三经注疏》本。
[10] 《周礼注疏》,卷三四,《十三经注疏》本。
[11] 《周礼注疏》,卷三七,《十三经注疏》本。
[12]10 《周礼注疏》,卷三三,《十三经注疏》本。
[13] 《周礼注疏》,卷三三,《十三经注疏》本。
[14] 《周礼注疏》,卷三三,《十三经注疏》本。
[15] 《国语》,卷一七,《楚语上》。
[16]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六,《十三经注疏》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