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后氏原居我国西部,大约是黄帝族向西发展的一支。至禹父鲧时,夏人在酋长鲧率领下东迁,并与东夷大姓有莘氏、涂山氏联姻。鲧娶有莘氏女曰女志,禹娶涂山氏女曰女娲(一曰女娇)。有莘氏姒姓,生禹。尧、舜时男子有从母姓之习俗。如尧本姓祁(亦作祈),其母庆都姓伊,故尧“或从母姓伊祁”[2]。禹以前,惟有莘氏为姒姓。至禹,夏后氏亦姓姒。秦嘉谟《世本辑补》云:“《史记·五帝本纪》曰‘禹为夏后,而别氏姓姒氏’,则姒姓从禹始耳。”[3]帝舜赐姓之说不可信;夏后氏大约是因禹母族姓姒才为姒姓的。涂山氏,《潜夫论·志氏姓》载远古氏族“或氏于居”[4]。涂山原应为山名,后演变为居其地的氏族名。禹以前古东夷太昊族有女娲氏(亦称有娇氏),与西方之少典氏世为婚姻,族女任姒嫁少典生炎帝。春秋时今山东有任姓小国,太昊后。古任与仍通[5],故《路史·国名纪》载“太昊后任国,或曰仍也”。有夏一代,任姓(亦即有仍氏,亦称有缗氏[6])为启,相妻族,夏的灭亡,亦同此氏族的向背关系极大。《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载“桀克有缗以丧其国”,其情形颇类西周姬姜间的关系。因此,涂山氏可能为任姓。疑夏时东夷任、姒姓,可能同太昊族的任、姒有某种关系。鲧因治水失败被殛死后,夏后氏并未因此而一蹶不振,相反在有莘氏和涂山氏的有力支持下很快发展起来。夏朝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太昊后裔有莘氏和涂山氏大力支持的结果。《左传·哀公七年》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把盟会地选在涂山,大约就是为了就近获得涂山氏的支持。
传说太昊居陈,在今河南淮阳县。其后裔59姓分布于今山东大部和河南东部及安徽北部。春秋时今山东济宁、费县、东平境内尚有任、颛臾、须句、宿四个小国,均太昊后。夏时有莘氏居“有莘之野”,相传即今山东曹县北之莘冢集。涂山氏居涂山,杜预《左传集解》谓其地“在寿春东北”,即今安徽怀远县之当涂山。有莘氏和涂山氏对夏朝的支持态度和亲密的婚媾关系,无疑将促使太昊后裔诸氏族部落归服于夏朝。
大禹生于我国原始公社瓦解时期,亦即所谓禅让制时代的末期。传说他本人曾在帝尧时成功地领导了规模宏大的治洪工程,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帝尧任命他为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成员,后又被确定为舜的继承人。这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原始公社制的进一步瓦解,部落联盟的氏族贵族迅速转化为奴隶主。新兴的奴隶主阶级渴望得到奴隶和财富。大禹顺应社会潮流,乘南方三苗族内部“大乱”之机,将早在尧、舜时就已时断时续的对三苗的战争,扩大为大规模的征服战争,结果“三苗以亡”。对三苗的征服战争,使南方和其他相邻诸民族方国感到震惊和恐怖,纷纷归服大禹。《左传》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7]。新兴的奴隶主阶级也对禹及其家族表示拥护,在禹及其子启周围迅速聚集了一批与禅让制格格不入的革新派人物。舜死后禹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后徙阳翟(今河南禹县),并营建宫殿,初步建立了国家政权。为了显示他握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禹在“会诸侯于涂山”之后,又“朝诸侯之君于会稽之上”[8],因防风氏酋长后至,禹“杀而戮之”[9]。尽管禹在世时形式上还保存着禅让制,先后将皋陶、伯益确定为自己的继承人,但事实上他本人已是十足的国王了。恩格斯说:“掠夺战争加强了最高军事首长以及下级军事首长的权力……世袭王权和世袭贵族的基础奠定下来了。”[10]禹死后,政权由启接管也就很自然了。夏朝是在征服和掠夺异族的战争中建立起来的。
[1] 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2] 徐宗元:《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4页。
[3] 《世本八种》,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260页。
[4] 《潜夫论》,卷九,《志氏姓》,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73页。(www.xing528.com)
[5] 顾颉刚:《有仍国考》,载《禹贡半月刊》,第10期。
[6] 顾颉刚:《有仍国考》,载《禹贡半月刊》,第10期。
[7] 《左传·哀公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8] 《韩非子·饰邪》。
[9] 《国语·鲁语下》。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0~16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