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伋,字细侯,右扶风茂陵县人。高祖父郭解,在西汉武帝朝以任侠仗义而闻名。父亲郭梵,曾担任蜀郡太守。年少时,郭伋即胸怀大志,哀帝、平帝年间,郭伋受大司空(御史大夫)府征召,三次升迁,担任渔阳郡都尉。王莽执政时,郭伋升任上谷郡大尹(太守),后改任并州牧。
更始帝即位初,三辅陷于战乱,百姓惊恐不安,豪门大姓拥兵自重,固守营垒,没有人肯归附朝廷。更始帝对郭伋早有耳闻,征召郭伋,拜为左冯翊,令郭伋镇抚关中。刘秀即皇帝位,拜郭伋为雍州牧,后改任尚书令,光武帝多次采纳郭伋的谏言。
建武四年,郭伋出任中山郡太守。第二年,彭宠败亡,郭伋转任渔阳郡太守。渔阳郡刚脱离王莽、更始战乱,又新遭彭宠兵燹,当地民众狡黠,难以治理,贼寇遍布县邑。郭伋到任,示以恩信,明确赏罚,惩治贼寇首恶,余众皆散。当时,匈奴乘动乱之际掳掠边郡,边郡一带百姓苦不堪言。郭伋整顿兵马,布置防守。匈奴忌惮郭伋,此后远遁,不敢再入侵边境,边郡百姓安定下来,谋持家业。郭伋在渔阳郡五年,郡内的户籍、人口数增长数倍。再后来,颍川郡盗贼蜂起,建武九年,光武帝征召郭伋,拜为颍川郡太守。在召见时,光武帝勉励郭伋:“君是一位贤太守,颍川郡距离京师不远,黄河水润泽九里,愿京师一同蒙受福佑。君善于捕捉盗寇,山路崎岖,与盗寇奋力拼杀,君是一名战士。君的职责,在于镇守一方,君要谨守职责。”郭伋到了颍川郡,首先招降占山为王的贼寇,阳夏县人赵宏、襄城县人召吴等率领数百人下山,束手归降。郭伋将他们全部劝返回家乡务农。同时,郭伋向朝廷自我弹劾,说违背朝廷剿杀贼寇的诏命。光武帝认为,郭伋的招抚政策好,没有再追究。再后来,赵宏、召吴等人的党徒听说郭伋以恩信施政,从江南、幽州、冀州远道而来向郭伋投降。投降的贼寇,络绎不绝。
建武十一年,朝廷撤销朔方州部刺史,将朔方划归并州。光武帝认为卢芳盘踞在北部,征调郭伋,拜为并州牧。郭伋路过京师,向皇帝谢恩,光武帝召见郭伋,同时召皇太子、诸侯王,在一起宴饮终日,光武帝赐予郭伋车马、衣服、器物。郭伋乘机进言,说应该补选官员,选拔天下俊杰士人,不要只选用南阳郡的旧人。光武帝采纳郭伋的谏言。此前,郭伋在并州对百姓有恩信,此次赴任进入并州地界,所经过的县邑,百姓扶老携幼,沿途迎送。郭伋所到之处,向当地民众询问疾苦,聘请耆老、德高望重的俊杰士人,向耄耋老人赠送拐杖,优渥有礼,早晚向他们咨询,共同参与政事。
郭伋在并州巡视,到达西河郡美稷县,看到几百名孩子,骑竹马在道旁依次迎拜。郭伋问:“你们为何远道而来?”孩子们答:“听说使君要来,很高兴,特来迎接。”郭伋向孩子们致谢。之后,这些孩子又把郭伋送出城郭,临别时问郭伋:“使君何日返回?”郭伋让别驾从事计算日期,告诉孩子们。及至巡视完毕,在返回时提前了一天,郭伋担心失信于孩子,遂在野外的亭子里歇宿一晚,按照约定日期进入美稷县。
当时,朝廷有几位大臣举荐郭伋担任大司空(御史大夫),光武帝认为并州有卢芳之患,匈奴扰攘不息,欲让郭伋在并州多待些时日,没有征召郭伋。郭伋深知卢芳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巨贼,仅依靠军事难以制服,于是经常严守烽火台,定出赏格,招降贼寇,以此来涣散贼心。卢芳部将隋昱暗中谋划,胁迫卢芳投降郭伋,此后,卢芳逃入匈奴。
郭伋年老有病,上书乞骸骨,请求退休。建武二十二年,皇帝征召郭伋,拜为太中大夫,赐予洛阳甲区的宅邸一套,还有帷帐、金钱、谷米,以充实其家产。郭伋将皇帝的赏赐全部送予宗亲九族,分毫不留。第二年,郭伋去世,享年八十六岁。皇帝亲临吊唁,赐予茔地。
杜诗,字君公,河内郡汲县人。年轻时,杜诗就显露出才华,在郡府担任功曹,享有办事公道的美誉。更始年间,杜诗受大司马(太尉)府征召。建武元年,一年中杜诗三次升迁,升任侍御史,在洛阳安抚百姓。当时,将军萧广纵容手下士兵,荼毒百姓,百姓惊恐不安。杜诗以义理晓谕萧广,萧广执迷不悟,杜诗诛杀萧广,而后向光武帝奏报。光武帝召见杜诗,赐予杜诗棨戟,派杜诗前往河东郡镇压逆贼杨异等。杜诗到了大阳县,听说贼寇欲北渡黄河,杜诗与长史当即焚毁河上的船只,整顿军队,率领轻骑兵逆袭贼寇,斩杀杨异等,贼寇被剿灭。光武帝拜杜诗为成皋县令,杜诗在任上三年,政绩优异,被提拔为沛郡都尉,后转任汝南郡都尉,在任上有政绩。
建武七年,杜诗升任南阳郡太守。杜诗俭朴,施政清平,以铲除当地豪强立威,善于运用谋略,爱惜民力,减轻百姓徭役,在南阳郡兴修水利,借水力鼓风冶炼,铸造农具,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为此而赞誉不已。杜诗又整修陂池,开垦土地,郡内百姓家给人足。当时,人们将杜诗比作西汉时的贤太守召信臣。南阳郡人为此歌道:“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杜诗自以为没有什么功绩,治理一个大郡,内心不安,多次奏请朝廷,请求降职,为功臣让位。杜诗上疏:
陛下英明,建立旷古之圣业,偃武修文,众将帅撤军返回,海内祥和,万民享受福佑,天下幸甚。然而,匈奴还没有感受到朝廷的武德,在边境依然骚扰不止,蹂躏边郡百姓,百姓遭受荼毒,难以保全家园。臣担心,边郡将士御敌,短时间还不能解甲归田。将士们长久征战,会疲惫不堪,因此而产生怨言。怨恨之师,难以为国家做出牺牲。臣注意到,边郡将士的情绪,功臣们的愿望,都希望在内地郡县获得休整,而后再奔赴疆场,不敢有更多奢望。臣愚以为,军队克敌制胜,在于上下一心,不在于人数众多。陛下忧虑边郡事务,应该考虑将士们的要求,实行轮换。在往昔,商汤、周武善于驾驭将士,没有桀骜不驯之师。陛下起兵距今已有十三年,将帅和谐,士兵勇敢。如果从军队将帅中选拔任命为官员或郡守,将帅一定会努力;边郡将士的待遇能像宫中警卫一样,那么戍守边郡的将士,也一定会以一当百,为国家守边。为什么?天下已经安定,将士们也爱惜性命,朝廷大臣及以下官员都有安享生活的想法。不能给予将士们奖赏,而让他们舍生忘死,难以激励将士。陛下应该拿出几个郡的职务,用于奖赏为国守边的将士,还要拿出各种赏赐,用于慰劳长久征战的将士。沿边各郡屯垦戍边的军队会加倍努力,为国家守边,不惧生死。守卫边塞的官员会不辞劳苦,边塞的烽火狼烟会及时燃起,边郡的防务会更加巩固。圣王施政,一定要善于笼络人心。如果仅用微薄的待遇敷衍守边将士,这样不妥。
臣杜诗思忖,原本是一员文吏,负责文书,幸遇陛下创立大业,贤臣良将在外征战,朝廷空乏,臣蒙受陛下大恩,受到重用。臣谨奉职事,并未做出成绩,长久窃据禄位,徒令功臣怨怼,也令臣诚惶诚恐。建武八年,臣上书请求让贤,陛下隆恩,未予批准。臣杜诗蒙受皇恩,谨奉大义,不敢以虚辞欺瞒陛下,甘心情愿,恳请奉还大郡,接受一个小职务。等到臣的能力增加,能处理复杂政务时,若朝廷认为臣有所裨益,臣再接受大位,即使拜受爵位,臣也不敢推辞。恳请陛下垂顾!”
皇帝爱惜人才,认为杜诗有能力,没有准奏。
杜诗热衷于举荐贤才,曾推荐知名士人清河县人刘统及鲁阳县长董崇等人。
建武初年,法网疏阔,朝廷以玺书调兵,没有使用虎符等信物。杜诗上疏:“臣听说,军队乃国家凶器,圣人用兵,须慎之又慎。按照旧制,朝廷发兵要有虎符作为凭信,其余征调也要有竹制符节。合符后,军队将帅才能采信。之所以这样,是表明符节象征国家使命,持有符节的将军,接受朝廷赋予的权力。近来征调军队,朝廷仅用玺书,或诏令。如果有奸人施展诈伪,难以察觉。臣愚以为,军队一旦调动,即负有殄灭贼寇之使命。而今,贼寇尚未荡平,还须向郡、国征调军队,应该慎重对待此事,还是要建立虎符制度,以杜绝奸邪从中舞弊。战国时,魏国公子威震邻国,也需要矫制君命,盗取兵符,才能够领兵救赵。如果信陵君没有为如姬报仇,难以请如姬窃出兵符。事情看起来烦琐,绝不能简省,烦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此事至关重要。”奏书递上,光武帝采纳杜诗的谏言。
杜诗身在朝外,仍然尽心为朝廷谋划,有了好的想法,随时向朝廷上奏。在任上七年,南阳郡治理、教化均获得效果。建武十四年,杜诗派刺客为弟弟报仇,因此而获罪,朝廷征召杜诗,恰逢杜诗在病中,最后,在南阳郡病逝。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说杜诗家中贫困,没有积蓄,无力筹办丧事。皇帝下诏,由南阳郡府负责治丧,馈送丧礼绢帛一千匹。
孔奋,字君鱼,右扶风茂陵县人。曾祖父孔霸,在西汉元帝朝曾担任宫中侍中。从少年起,孔奋跟随刘歆学习《左氏春秋》。刘歆称赞孔奋,对门人讲:“我从孔君鱼那里也学到知识。”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孔奋与老母在河西躲避战乱。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延请孔奋担任幕府议曹掾,代理姑臧县长。建武八年,光武帝赐予孔奋爵关内侯。天下大乱,河西地区依然保持稳定,姑臧县又是河西的富庶县,与羌、胡互通贸易,每天四次开放关市,居住在县里的人不到几个月就能富裕起来。孔奋在任上四年,家中财产没有增加。孔奋对母亲很孝顺,虽然崇尚俭朴,但奉养母亲极尽珍馐美味。孔奋与妻子、儿女,仅享用粗茶淡饭。当时,天下还未安定,有很多士人不能谨修节操,孔奋保持廉洁,有人讥笑孔奋,说孔奋身处膏腴之地,不能借机肥私,只会勤勉守职,真的是自讨苦吃。孔奋坚守节操,坚定志向,努力施惠百姓,把仁厚公正当作施政要义。郡太守梁统尊敬孔奋,不以属下官员看待,常在大门口迎接,甚至引入内室,拜见母亲。
陇西、蜀郡平定,河西诸太守、县令受朝廷征召,官员们携带的财物装满车辆,车马如龙,在通往京师的路上浩浩荡荡。只有孔奋没有家产可带,单车上路。姑臧县的官吏、百姓还有羌、胡,相互间转告:“孔君清廉,为官仁厚,是一位贤县令,全县人民蒙受县令恩德。今天孔君要走了,不知该如何报答!”于是收集牛马、财物,价值上千万,追着送予孔奋。追了数百里,孔奋谢绝,无一接受。到了京师,朝廷任命孔奋为武都郡丞。
陇西余寇隗茂等乘夜色攻打郡府,杀害郡太守。贼寇担心会被孔奋追捕,抓住孔奋的妻子儿女,当作人质。孔奋已经五十多岁,只有一个儿子,但是,孔奋不顾这些,派士卒奋力追捕。官吏、百姓深感孔奋德义,莫不戮力向前。郡中有许多氐人,熟悉山谷中的情况,其中有一位豪门大姓齐钟留,得到氐人信任。孔奋率领齐钟留等,拦截包抄贼寇,内外呼应。贼寇惶急间,把孔奋的妻子儿女推到阵前,欲迫使孔奋等人后退。孔奋率领的官军,攻势更加猛烈,擒获隗茂等,孔奋的妻子儿女在混战中被贼寇杀害。光武帝下诏,褒奖孔奋,拜孔奋为武都郡太守。
自从担任郡府丞,孔奋受到众人敬重,及至担任郡太守,全郡人莫不风俗向化。孔奋治理手段开明,多谋善断,善于甄别是非,看到某人有美德,即予以褒奖,对于行为不道者,则予以惩罚。郡中百姓皆认为孔奋清廉、公正。
孔奋的弟弟孔奇,在洛阳游学。孔奋认为弟弟的经学已经贯通,应该出仕为官。孔奋上书称病,辞去官职,退回乡里,仍然保持简约品质,在家中去世。孔奇熟读经书,著有《左氏春秋删》。在晚年,孔奋又有一个儿子孔嘉,后来官至城门校尉,著有《左氏说》。
张堪,字君游,南阳郡宛县人,是南阳郡的大姓。张堪很小就失去父亲,把父亲遗留下的数百万家产,送予哥哥的儿子。十六岁时,张堪到长安求学。张堪志向远大,严于律己,长安的儒生称张堪为“圣童”。
刘秀还在民间时,知道张堪有远大志向,坚守节操,常常称赞张堪。及至刘秀即皇帝位,中郎将来歙推荐张堪,光武帝征召张堪,拜为郎中,三次升迁,担任宫中谒者。光武帝派遣张堪运送缣帛,还有七千匹战马,送往大司马吴汉处,用于讨伐公孙述。在途中,光武帝追拜张堪为蜀郡太守。当时,伐蜀的汉军只剩下七日粮食,吴汉正在暗中准备船只,准备撤军。张堪听说后,骑快马来见吴汉,力陈公孙述必败,不宜撤军。吴汉采纳张堪的谏言,先向公孙述示弱,公孙述果然出战,战死在成都城下。成都城破,张堪首先入城,控制局面,检查城里的仓库,将仓库里的珍宝全部封存,登记造册,上奏朝廷,秋毫无犯。张堪抚慰成都的官吏、百姓,蜀郡人很高兴。
张堪在蜀郡任上两年,受到皇帝征召,拜为骑都尉。再后来,张堪率领骠骑将军杜茂的部队,在高柳县进攻匈奴,大败匈奴。之后,光武帝拜张堪为渔阳郡太守。张堪打击当地奸猾,赏罚必信,官吏、百姓皆愿意效命。匈奴一万骑兵入侵渔阳郡,张堪率领数千骑兵反击,大败匈奴,郡内保持安定。张堪指导民众,在狐奴开垦八千余顷稻田,劝民稼穑,渔阳郡百姓因此而富裕。百姓歌唱张堪:“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张堪在任上八年,匈奴不敢侵犯边郡要塞。
光武帝召见各郡的计簿吏,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郡守、县令在任上是否称职。蜀郡计簿掾史樊显进言:“渔阳郡太守张堪在蜀郡任上,对百姓有恩信,其恩德惠及百姓,其威严震慑奸邪。公孙述城破,成都府库堆积的财宝像山一样高,随手拿点儿什么,就可以富裕十世人。张堪离任时,乘坐的车子辕木折断,人们发现车上装载的只有布被、布袋而已。”光武帝听了,叹息不已,此后,拜樊显为鱼复县长。正要征召张堪,张堪病逝,光武帝很惋惜,下诏予以褒奖,赏赐丧礼缣帛一百匹。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县人,是赵国武将廉颇的后人。汉建国后,按照制度,廉氏是豪门大族,从苦陉县迁至茂陵县。廉氏家族世代有人在边郡担任武将,守护边郡,死后即葬在陇西郡襄武县。也有人在朝廷做官,曾祖父廉褒在成帝、哀帝年间曾担任右将军。祖父廉丹,王莽执政时担任大司马庸州牧,是当时有名望的官员。廉范的父亲遭遇战乱,客死在蜀汉,廉范即流落在西部。西部地区平定,廉范返回乡里,十五岁时,廉范辞别母亲,西行迎回父亲的棺柩。蜀郡太守张穆曾经是廉丹的部属,送了很厚重的丧礼,廉范谢绝,没有接受。廉范与门客步行,带着父亲的棺柩,返回葭萌县。途中载运棺柩的航船触礁沉没,廉范抱着棺柩,与棺柩一起落入水中。众人睹此情景,感伤廉范有德义,用钩子打捞,将廉范救上岸。经过治疗,幸免于死。张穆听说此事,再次派使者带着此前馈送的丧礼,骑快马追上廉范,廉范仍然不肯接受。廉范带着父亲的棺柩归葬,服丧完毕,前往京师,跟随博士薛汉学习。京兆、陇西两个郡多次延请廉范,廉范没有应召。明帝永平初年,陇西郡太守邓融备厚礼,延请廉范担任郡府功曹,恰逢邓融被州部刺史查办,廉范知道案情复杂,难以解脱,欲以权变的方式帮助邓融。于是,廉范称病,请求离开陇西郡,邓融不知道廉范的真实用意,很气愤。廉范东行至洛阳,改换姓名,请求在廷尉下属的监狱里担任狱卒。没过多久,邓融被捕入狱,廉范遂就近照顾邓融,尽心竭力。邓融看到狱卒相貌很像廉范,颇为吃惊,问:“卿为何像我原来的功曹?”廉范呵斥道:“君在困厄中,神志昏迷,不清醒吧!”邓融遂不再讲话。邓融出狱,身患重病,廉范又在身边尽力照顾,及至邓融病逝,自始至终,廉范没有告诉邓融自己是谁。廉范又亲自找车子,护送邓融的棺柩返回故乡南阳,安葬完毕才离开。
再后来,三公府征召廉范,恰逢薛汉陷入楚王谋反案,被杀。薛汉的故旧、门生不敢去家里探视,只有廉范前往刑场,为薛汉收殓。负责行刑的官吏奏报朝廷,明帝勃然大怒,召廉范来见。明帝诘问廉范:“薛汉与楚王共谋,祸乱天下。你是三公府掾史,不与朝廷同心,胆敢去收殓罪人尸骸,为什么?”廉范叩头谢罪:“臣愚蠢,做事情无状。臣以为,薛汉等人皆已经伏诛,臣以师生情谊,才去为罪人收殓尸骸。臣罪该万死。”明帝的怒气稍微纾解,问廉范:“卿是廉颇的后人吗?与右将军廉褒、大司马廉丹是何关系?”廉范答:“廉褒,是臣的曾祖父;廉丹,是臣的祖父。”明帝说:“怪不得卿有这样的胆识!”遂赦免廉范。廉范由此而闻名。
廉范被举荐为茂才,几个月后,担任云中郡太守。恰逢匈奴大举入侵边塞,烽火日夜不息。按照旧例,匈奴入侵超过五千人,要移送公文到邻近郡。官吏欲移送公文,向邻近郡求救,廉范阻止,亲自率领士卒抵御匈奴。匈奴兵势强盛,廉范不敌。双方战至日暮,廉范命令战士们把两支火把交叉绑缚在一起,三端点上火,手持一端,军营中如繁星点点。匈奴遥望,看到汉军营垒里火把很多,以为汉军救兵已到,大惊失色。及至天亮,匈奴欲退兵。廉范命令军中士卒饱餐一顿,在清晨发起进攻,斩杀匈奴数百人。匈奴自相踩踏,又死伤一千余人,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入侵云中郡。(www.xing528.com)
再后来,廉范担任武威郡、武都郡太守,在任上,按照当地风俗推行教化,治理得很好。章帝建初年间,廉范转任蜀郡太守,蜀地百姓崇尚文辞,喜欢争长论短。廉范以淳厚教化百姓,劝谕百姓不要以轻薄待人。成都地区物产丰富,城中的房屋、街巷狭窄,按照旧制,官府禁止百姓夜间做事,以防止火灾。但是,百姓仍然暗中做事,导致火情不断。廉范到任,改变此前的禁令,指导百姓储备水源。百姓感到储水的便利,为此作歌唱道:“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居。平生无襦(rú)今五藳(gǎo)。”廉范在蜀郡任上数年,因为某事犯法,被罢官回归乡里。廉范家族世代在边郡,有很多田产,聚集了很多财富、粟米,廉范拿出来,赈济宗族、朋友。
章帝驾崩,廉范赶赴敬陵吊唁。当时,庐江郡府掾史严麟奉旨吊唁国丧,在路上相遇。严麟乘坐的小车陷入泥沼,驾车马累死,不能前进。廉范看到后,欣然命令随从将马匹送予严麟,不告而去。严麟吊唁完毕,不知道该将马归还何人,沿途询问。有人对严麟讲:“原蜀郡太守廉叔度,急人所难,最肯帮助人。此次同去奔赴国丧者,一定是他。”严麟久闻廉范大名,深以为然,牵着马来拜访廉范,向廉范道谢后,归还马匹。世人皆认为廉范好义。廉范曾依附大将军窦宪,为此,廉范也遭到讥讽。廉范在家中去世。
最初,廉范与洛阳人庆鸿是好朋友,二人结为刎颈之交。当时人称他们二人:“前有管鲍,后有庆廉。”庆鸿慷慨好义,先后担任琅琊郡、会稽郡太守,在任上有政绩。
评论如下:张堪、廉范有侠义之气,享有盛誉,观察他们的行为,在遇到他人陷入危难时敢于赴险营救,的确有过人之处。面对财产,张堪视若无睹,廉范不以救人希图他人回报,足以显示其情操,令人感动。当年,高祖赦免栾布,明帝肯定廉范,虽然对他们发怒,更显示他们的品德高尚,因此没有遭受屠戮,反而受到宠幸。重视义气、节操,此乃圣君所欣赏,情理转换,也是因为烈士的事迹感人。
王堂,字敬伯,广汉郡郪县人。最初,王堂被光禄勋举荐为茂才,担任谷城县令,在任上有政绩。明帝永初年间,西羌寇掠巴郡,酿成祸乱。明帝诏令,派遣中郎将尹就讨伐叛羌,战事连年不断,难以结束。三公府举荐王堂,说王堂善于处理棘手问题,明帝拜王堂为巴郡太守。王堂疾驰赶赴巴郡,斩杀叛羌一千余人,巴、庸安定下来。官吏、百姓为王堂建立生祠。州部刺史张乔上表,称赞王堂治理有方,此后,王堂转任右扶风。
安帝西行巡狩,安帝的乳母王圣、中常侍江京等向王堂私人请托,王堂不肯徇私。郡府掾史劝谏王堂,王堂说:“我蒙受国恩,岂能阿谀奉承,屈服于权宠。只能以自家性命,坚守节操!”即日起,王堂将家属送回故乡,关闭府衙大门,上书称病。不久,果然有人诬陷王堂,恰逢安帝驾崩,江京等人被杀,王堂以守正不阿被世人称颂。顺帝永建二年,顺帝征召王堂,拜为将作大匠。永建四年,因为某件公事获罪,王堂被贬为议郎,之后,王堂又担任鲁国相。王堂在鲁国简化治理,数年内没有诉讼案件,后又转任汝南郡太守,在任上访求贤士,为政不独断专行。王堂教导郡府掾史:“古人不辞劳苦,访求贤士,把贤士放在重要位置,这样才能治理好百姓,顺利推行教化。我把按照制度选拔人才之事交予功曹陈蕃去做,把匡正政务、拾遗补阙交予主簿应嗣去做。希望众人循名求实,言行一致,以实效为务。”王堂对郡府官吏推诚相待,量才录用,不用大道理训导,郡内获得大治。当时,大将军梁商及尚书令袁汤,因为拉拢王堂没有成功,忌恨王堂。后来,庐江郡贼寇闯入弋阳县界,王堂派兵追剿,贼寇逃散。梁商、袁汤暗示州部刺史弹劾王堂放任贼寇犯境,王堂被免职回家。
王堂享年八十六岁,病逝,留下遗嘱,要求薄葬,用瓦棺装殓即可。儿子王穉,为人清高,不肯出仕为官。曾孙王商,受益州牧刘焉推荐,担任蜀郡太守,有政绩。
苏章,字孺文,右扶风平陵县人。八世祖苏建,在西汉武帝朝曾担任右将军。祖父苏纯,字桓公,有名气,性格倔强,喜欢评议士人,士人、朋友皆忌惮苏纯,相互告诫:“看见苏桓公,担心他又要训人,不见,却又想见他。”三辅地区称苏纯为“大人”。明帝永平年间,苏纯在奉车都尉窦固将军幕府任职,跟随窦固出击北匈奴、车师,立有军功,受封为中陵乡侯,官至南阳郡太守。
年轻时,苏章博学,善于写文章。在安帝朝,苏章被举荐为贤良方正,以对策优秀,受拜为议郎。苏章多次上书,力陈朝政得失,言辞恳切,后来担任武原县令。当时连年遭灾,百姓饥困,苏章打开官仓放粮,救活三千余百姓。在顺帝朝,苏章担任冀州刺史。苏章有一位朋友,担任清河郡太守,苏章在州部巡视时,发现郡太守有罪,请太守来,设宴招待,相互间畅谈平生喜欢之事。太守高兴地说:“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两天。”苏章说:“今天晚上,苏孺文与老朋友把酒言欢,这是私人聚会;明天刺史要秉公办案,为公执法。”而后,苏章指出太守所犯下的罪行。州部所辖郡县知道苏章公正无私,望风敬畏。此后,苏章又担任并州刺史,在执法办案时打击豪门势力,忤逆了皇上旨意,被免官。此后,苏章隐居乡里,不与世人交往。朝廷征召,又拜苏章为河南郡大尹,苏章不肯任职。当时,政治昏暗,民众困苦,朝臣在廷议时,有人举荐苏章,认为苏章有才干,但朝廷不能起用。最终,苏章在家里去世。苏章哥哥的曾孙,名字叫苏不韦。
苏不韦,字公先。父亲苏谦,曾担任郡督邮。当时,魏郡人李暠(hào)担任美阳县令,与中常侍具瑗相互勾结,贪赃枉法,施政暴虐。此前,负责监察的官员畏惧权势,不敢查问。及至苏谦到任,查实案件,获取证据,将李暠依法治罪,送往左校服苦役。后来,苏谦升任金城郡太守,离职后返回乡里。按照汉朝法律,离职的郡太守、县令,没有朝廷征召不得擅自前往京师。因为私事,苏谦来到洛阳。当时,李暠又担任司隶校尉,负责监察官员,遂将苏谦拘捕,严刑拷打,苏谦死在狱中。李暠还乘机侮辱尸体,以报昔日之仇。
当时,苏不韦年仅十八岁,被公车署征召,正好遇上父亲苏谦被迫害致死。苏不韦载着父亲的棺柩,返回乡里,仅草草掩埋,没有正式下葬。苏不韦仰天长叹:“当年伍子胥,何等英雄!”之后,苏不韦将母亲藏匿在武都郡山中,而后改换姓名,用全部家产招募刺客,在皇帝陵寝地拦截李暠,没有成功。后来,李暠改任大司农。当时,右校储存草料的地方在大司农署的北墙下,苏不韦与堂兄弟潜入草料场,夜深人静时在草料场挖掘地洞,白天离开,藏匿起来,连续几个月,地洞挖到了李暠的寝室,直通李暠的床下。恰逢李暠出外如厕,苏不韦等人从洞中出来,杀了李暠的小妾及小儿子,留下书信离去。李暠返回,大惊失色,在房中布满荆棘,在地上铺满木板,一个晚上要反复移动睡卧处多次。即使家人,也不知李暠在何处。每次出门,李暠都要佩带武器,有壮士护卫。苏不韦等人知道李暠已经有所防备,于是日夜兼程,骑快马来到魏郡,挖开李暠父亲李阜的坟茔,割下李阜的头颅,在父亲苏谦的坟墓前祭奠。而后,将李阜的头颅悬挂在街市,标上“李君迁父头”。李暠闻报不敢讲话,此后上书请求辞职,返回乡里,悄悄掩埋好父亲的坟墓。而后,李暠追杀苏不韦,历经数年,没有捕获,终因愤懑忧伤,染上重病,呕血而死。
在此之后,大赦天下,苏不韦返回家乡,重新安葬父亲,为父亲服丧。士大夫多批评苏不韦做事情过分,挖掘死人的坟墓,将仇恨移至枯骨,不合道义。只有任城县人何休,将苏不韦与伍子胥相比。太原郡人郭林宗听说此事,评论道:“伍子胥当年亡命出逃,最终在吴国借用阖庐的军队,率领强悍的吴军,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报仇雪恨,可谓英雄。然而,伍子胥仅挖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以纾解愤怒,并没有亲手杀掉仇人,怎么能与苏不韦相比!苏不韦孤立无援,既无财产,又无依靠,仇人又是当地豪强,位居朝廷九卿,有城阙相隔,有官府保护。尘埃不能沾染,雾气不能浸湿。苏不韦愁苦思虑,出生入死,不怕冒犯禁地,不怕祸连九族,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最终将仇人已去世的父亲斩首,以此向仇人展示报仇决心。仇人李暠悲愤交加,呜呼哀哉,犹如借助神灵之手,令仇人毙命。苏不韦身为匹夫,其报仇决心,好似千乘之君,比起伍子胥,有过之而无不及!”议论者对苏不韦的评价开始转变。
太傅陈蕃征召苏不韦,苏不韦不肯应召。后来,苏不韦做了右扶风郡府五官掾史。最初,弘农郡人张奂与苏氏的关系很好,武威郡人段颎与李暠的关系很好。张奂与段颎有矛盾。及至段颎担任司隶校尉,以礼延请苏不韦,苏不韦担心被杀,称病没有应召。段颎与张奂有积怨,遂借题发挥,追究苏不韦此前报复李暠的事情。段颎认为,李暠上表惩治苏谦,导致苏谦被杀,这是代表君命执法,苏不韦竟然不择手段,为父亲报仇。段颎让长安男子控告苏不韦,说苏不韦带领门客抢夺舅舅的财物,派幕府从事张贤等人前往苏不韦家,将苏不韦诛杀。段颎先将鸩酒送给张贤的父亲,说:“如果张贤完不成任务,你就把这杯鸩酒喝下去。”张贤到了右扶风,郡太守派苏不韦带着名片迎接张贤。张贤当场将苏不韦收捕,随后将苏不韦一家老小六十余口,全部诛杀,苏氏一门,从此衰落。及至段颎被阳球诛杀,天下人认为,这是苏氏又有了回报。
羊续,字兴祖,泰山郡平阳县人。羊续家族有七代祖先是二千石官员。祖父羊侵,在安帝朝曾担任司隶校尉。父亲羊儒,在桓帝朝曾担任太常。
羊续以忠臣子孙受朝廷征召,在宫中担任侍郎,后又离职,在窦武大将军幕府任职。及至窦武败亡,羊续受到朋党案牵连,被禁锢十余年,在家中闲居,闭门自守。党锢解禁,羊续受太尉府征召,四次升迁,担任庐江郡太守。扬州黄巾军贼寇攻打舒县,焚烧城郭。羊续征集县里的二十岁以上男子,手持兵器,排兵布阵,有些人年幼体弱,羊续就派他们背水灭火。一时间,羊续聚集数万人,与黄巾军拼死搏杀,大败黄巾军,郡内恢复平静。再后来,安风县贼寇戴风等作乱,羊续再次组织民军,打败戴风,斩杀三千余人,生擒贼首,戴风余党多为平民,羊续发给他们农具,让他们返回家乡种田。
灵帝中平三年,江夏郡驻军赵慈反叛朝廷,杀害南阳郡太守秦颉,攻陷六个县。朝廷拜羊续为南阳郡太守,羊续进入南阳郡界,打扮成平民,缓步前行,身边仅带了一名侍童,游历属下县邑,访问民俗民情。而后,羊续进入郡府,南阳郡下属县令、县长的情况,无论贪腐、廉洁,官吏、百姓无论善良、狡猾,羊续已经了然于胸。一时间,南阳郡惊竦莫名,官员莫不震恐。羊续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一起镇压赵慈叛乱,斩杀赵慈,斩杀、擒获五千余人。属下诸县余贼前来郡府投降,羊续上书为乱民进言,予以赦免。南阳郡平定叛乱,羊续颁发政令,顺应民情,百姓为之称道。当时,豪门大姓有很多人家崇尚奢侈淫靡,羊续严词谴责。羊续粗茶淡饭,衣履俭朴,车马简陋。郡府丞史曾经送给羊续一些活鱼,羊续把送来的鱼悬挂在郡府大庭上,丞史又送来活鱼,羊续指着悬挂的鱼给丞史看,以此谢绝丞史的馈送。羊续的妻子与儿子羊秘来到郡府宿舍,羊续紧闭大门,不让妻儿进去。妻子让儿子羊秘留下,自己回去。羊续的宿舍里仅有布被、旧衣、盐,外加几斛麦子。羊续对儿子讲:“我只有这些东西,怎么供养你和母亲?”让羊秘跟随母亲回去。
中平六年,灵帝欲拜羊续为太尉。当时,受拜为三公者,要向东园馈送千万礼钱,请宫中侍郎督促此事,美其名曰“左驺”。宫中侍郎所到之处,还要隆重接待,厚礼馈赠。羊续让这些侍郎坐在单席上,让人举着麻絮袍子给他们看,说:“臣能馈送的,就是这些。”“左驺”向皇帝奏报,灵帝听了后,心中不悦。最终,羊续没有当上太尉。此后,灵帝又征召羊续,拜为太常,还未成行,羊续患病,在任上病逝,享年四十八岁。羊续留下遗言,要求薄葬,不接受丧礼馈赠。按照旧典,二千石官员死在任上,会得到上百万的丧礼钱。郡府丞史焦俭谨守羊续的遗言,对郡中官吏的馈赠一概谢绝。灵帝诏书赞美羊续,敕令泰山郡太守用郡府的公用钱作为丧礼,赠送羊续的家人。
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县人。贾琮被举荐为孝廉,两次升迁,担任京县令,有政绩。
交阯地区盛产珍珠,有明亮的珠玑、翠色的羽毛、犀牛角、象牙、玳瑁、奇异的香料、贵重的木材等等,物产丰富。前后几任刺史大多贪腐,无人保持清廉,官员对上巴结权贵,对下收受贿赂,一旦搜刮的财物多了,就用于买官鬻爵,谋求高位。因此,当地官吏、百姓怨恨朝廷官员,常有叛乱发生。灵帝中平元年,交阯驻军反叛,抓住刺史及合浦郡太守,叛军首领号称“柱天将军”。灵帝诏令三公府遴选能吏,有关部门举荐贾琮为交阯州刺史。贾琮抵达交阯,调查造反的起因,当地民众诉说官府赋敛沉重,百姓被搜刮得家徒四壁,京师距离遥远,有冤无处申诉,民不聊生,因此沦为盗贼。贾琮发布文告,劝谕民众各归本业,招抚流落在外的贫民,减免徭役,诛杀当地首恶,精选良吏,代理县令、县长。前后一年,交阯地区安定下来,百姓安居乐业。街巷、路上行人为之歌道:“贾父来晚,我等造反;今见清平,吏不敢贪。”贾琮在任上三年,交阯州成为全国十三个州治理最好的一个州,朝廷征召贾琮,拜为议郎。
当时,黄巾军刚刚被剿灭,兵燹之后,郡、县加重赋敛,贪官肆虐,荼毒百姓。灵帝下诏淘汰州部刺史及郡府二千石官员,重新遴选良吏,贾琮转任冀州刺史。按照旧典,刺史上任,须乘坐传车,传车上有赤红色的帷幔,在州内各地巡视。及至贾琮抵达州部,登上传车,贾琮说:“刺史应当了解下情,纠察地方官员,有善必赏,有恶必罚,哪里有垂下帷幔,把车子遮挡起来的道理?”命令驾车的御手把帷幔拉开。各地官员听说刺史要来,贪官污吏人人惊恐。有贪赃劣迹者,解下印绶,仓皇遁逃。只有瘿陶县长济阴县人董昭、观津县长梁国人黄就,在官衙内迎候贾琮。冀州境内官风遂得到整顿。
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上表,推荐贾琮为度辽将军,贾琮在任上去世。
陆康,字季宁,吴郡吴县人。祖父陆续,在《独行传》里有记载。父亲陆褒,重视节操,朝廷多次征召,不肯应召。
年轻时,陆康在郡府担任官吏,以刚正不阿而闻名。刺史臧旻举荐陆康为茂才,担任高成县令。高成县地处边陲,按照旧制,县令命令每户人家要准备弓弩箭矢,以备不虞,百姓不得随便来往。县里的新官员上任,要征发民众修缮城郭。陆康上任,将这些规定全部取消,百姓非常高兴。陆康以恩信在高成县实施治理,盗贼绝迹,州郡上表奏报陆康的治理效果。灵帝光和元年,陆康升任武陵郡太守,后转任桂阳郡、乐安郡太守,在任上,均有政绩。
当时,灵帝欲铸造铜人,国家财政匮乏,用度不足。灵帝下诏增加赋税,每亩地增加十个钱。由于水旱灾害频发,庄稼歉收,百姓贫苦。陆康上疏谏言:“臣听说,先王治理国家贵在爱民,减轻徭役,减少赋税,除烦就简,崇尚简易,天下保持安宁。这样,百姓才愿意服从教化,各种生灵也能感受到恩德。末世君王只会穷奢极欲,无谓制造事端,政令不一,盘剥百姓,以供其纵情恣欲。因此,黎民百姓长吁短叹,阴阳也会受到触动。陛下秉承圣德,接受天命,应当让天下人生活安康,家族兴旺。然而,臣突然接到诏书,要增加田亩赋税,用以铸造铜人。臣读罢诏书,心中惆怅,对陛下增加田赋的举措,不胜嗟叹。十一而税,周代称之为‘彻税’。彻,就是通,意思是法令可以通万世而行。鲁宣公采用‘初税亩’,螟虫肆虐;鲁哀公增加赋税,孔子讥讽。岂有朝廷夺取民财,用于铸造无用铜人的道理?这是抛弃圣人的告诫,重蹈亡国君王的做法!《左传》讲:‘国君的一举一动都要记录下来,载入史书,如果不合乎法度,后人将如何评价?’陛下应该留心历史教训,慎重考虑,弃敝从善,平息百姓的怨情。”奏书递上,灵帝宠幸的近侍谮毁陆康,说陆康引用亡国之事诽谤圣上,犯下不敬罪。陆康被捕,用槛车押送至廷尉署。侍御史刘岱主持审问,刘岱为陆康上表申辩,此后,陆康被免职,返回乡里,后又被征召,拜为议郎。
恰逢庐江郡贼寇黄穰等与江夏郡蛮夷相互勾结,聚众十余万,攻陷四座县邑。朝廷拜陆康为庐江郡太守。陆康上任,申明法纪,确定赏罚,率领汉军大败黄穰等,黄穰余党投降。灵帝嘉奖陆康,拜陆康的孙子陆尚为宫中侍郎。献帝即位,天下已经陷于混乱,陆康冒险派遣计簿吏向朝廷贡献财物,献帝颁发诏书,予以褒奖,加封陆康为“忠义将军”,拜为中二千石官员。当时,袁术驻扎在寿春,部下因为缺乏军粮,饥饿难忍,袁术派使者请求陆康输送粮饷。陆康认为,袁术叛逆,紧闭城门,不接纳来使。而后,陆康整修武备,准备御敌。袁术大怒,派遣部将孙策攻打陆康,孙策将庐江城围困。陆康坚守不降,城中官吏、士卒在此前有休假者,纷纷潜回城内,夜间攀附城墙,爬进城里。孙策围困两年,庐江城被攻破。一个月后,陆康发病去世,享年七十岁。家族还有一百余人,遭逢乱世,流离失所,因为饥饿病死者近一半。献帝哀怜陆康坚守节操,拜陆康的儿子陆俊为宫中侍郎。
陆康的小儿子陆绩,在吴国担任郁林郡太守,学问很好,亲民善政,在当时,享有名气。幼年时,陆绩拜见袁术,袁术送的橘子,陆绩揣在怀里,准备送予母亲,橘子掉在地上,受到世人称赞。
赞辞如下:伋牧朔藩,信立童昏。诗守南楚,民作谣言。奋驰单乘,堪驾毁辕。范得其朋,堂任良肱。二苏劲烈,羊、贾廉能。季宁拒策,城陨冲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