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竟,字伯况,右扶风平陵县人。在西汉平帝朝,苏竟以通晓《易经》担任博士在宫中侍讲《尚书》祭酒。苏竟懂得图谶,熟悉百家经典。在王莽执政时,苏竟与刘歆等在藏书阁校对图书典籍,此后,苏竟担任代郡中尉。当时,匈奴经常袭扰边郡,边郡横遭蹂躏,唯有代郡免遭战祸。刘秀即皇帝位,拜苏竟为代郡太守,责成苏竟巩固边防,抵御匈奴。建武五年冬天,卢芳攻陷沿边诸郡,光武帝派遣偏将军随弟驻扎在代郡。当时,苏竟患病,把军事指挥权交予随弟,返回京师养病。皇帝拜苏竟为侍中,几个月后,因病免职。
最初,延岑的护军邓仲况率领军队盘踞在南阳郡阴县,骚扰地方。刘歆哥哥的儿子刘龚,是邓仲况的谋士。苏竟住在南阳,写信给刘龚,向刘龚晓谕道理:
君贵体无恙。此前,我以文学才能与国师公刘歆共事,常有来往,一起校勘图书,二人交情殷殷,关系密切。人们常讲,君子之交,应以至诚相待,犹如《诗经》所言,“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无论贤愚,人莫不先避“害”,再趋“利”,先确定志向,再求取名誉。在往昔,智果预见智伯穷兵黩武,早晚会走向灭亡,因此改换姓名,远走他乡。陈平预知项王会被上天抛弃,因此弃暗投明,投奔高祖,这些都是智者所为。我听说,此前君权衡利弊,向贼寇屈膝,北面侍奉延岑,之后省悟,退回家中养德。君与前代贤者有相似之处。现在,君住在阴县,当地有很多贤士,在闲暇时,君应该深思何去何从;思考世事变化,权衡利害得失,一定会幡然醒悟,为何欲背负叛逆之名,蒙受恶行之困,背离君子之道?
如今,俗儒处事不明,妄自臧否,以扰乱视听。甚至有人讲,天下兴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有些豪杰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以图侥幸。还有人讲,圣王还未出世,应该静观时变,倚强附盛,徘徊观望。二者所为,岂不荒谬?孔子在经书里早已言明,天下应为‘汉’所有,内容玄妙,藏在密室,文字虽然隐晦,道理却很明白。汉室享有火德,继承尧帝圣业,即使经历挫折,仍然会复兴。刘氏享有累世之福祚,握有无穷之符录。王莽奸诈,篡夺权位,最终遭受屠戮,头颅被宰,家族灭绝。这些过往的历史,令人唏嘘!皇天眷顾,仍然是汉室子孙。有议论者,对上不懂得上天授命,对下不查验圣人预言,妄自以师旷《杂事》迷惑众人。游说士人更是以伪书造谣惑众,岂能轻信?
有些儒生讲: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失序,天时错谬。水星运行很久不符合度数,太白金星运行超过度数,火星进退出现异象,土星围绕天河运行,木星运行不离氐宿、房宿。星象对应地域,灾害不会无故出现,灾害的降临,都与五星分野相关联,有一定的宿主。房宿、心宿对应宋,现在,东海郡就是原宋国。尾宿对应燕,渔阳郡就是原燕国。东海郡的董宪执迷不悟,不肯归附朝廷。渔阳郡的彭宠妄图谋逆,拥兵自重。皇上大怒,诏命大军合力进剿,火星的异象,对应此次征剿,董宪、彭宠早晚会灭亡。自从王莽败亡,太白金星、水星运行失序,直至今日,或困守东井宿,或在羽林宿徘徊,或在北极星区踯躅,或在帝宫星区滞留,或划过天际,异常明亮,或隐蔽起来,久不露面,或变得暗昧,或在北边、南边,熠熠发光,或盈缩,成为钩状,或停留,停滞不前。这是改天换地的异象,对应圣帝出世。乱臣贼子,在此期间,往往会交错发难,无知妄说,也会纷纷登场。由此看来,天象运行,怎么可能符合常规!
此前,五月甲申日,天上白虹贯日,从子时到午时,宽十余丈,长万丈,正好对应倚弥。倚弥是黎丘县,是秦丰的都城。当时,月亮进入毕宿,毕宿为天上的罗网,网罗无道之君。当年武王伐纣,祭祀毕宿,乞求上天保佑。仲夏甲申日为八魁之日,八魁之日,是上帝诏命将军、开疆拓土之日,降伏妖魔,攘除逆贼。流星划过天际,好像蚩尤旗,也叫“营头”,或“天枪”,从奎宿出现,向西北方向划过,一直划过延岑的军营,而后散开,数百颗星点落地、熄灭。奎宿为毒螫,主武库兵器。这两次异象,郡中百姓及延岑的军士都是亲眼所见。延岑到武当山,佯称调兵,其实是避祸。今年以《比卦》占卜岁星,《坤卦》主立冬,《坎卦》主冬至,水能灭火,南方之兵,将会遭受岁星(木星)之祸。德位在中宫星,惩罚在木星,木胜土,刑制德,今年战事将要结束,中原将要恢复太平。五七有三十五姓,彭、秦、延不在其中。现如今,君仍然执迷不悟,为何还要依附延岑?《诗经·大雅·葛累》之诗讲:“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君何其相似!
占卜图谶,用以查验异象,君熟悉这些。善恶之分,去就之策,不可不察。愿君切勿忽视告诫!
当年,周公赞赏康叔没有参与管、蔡谋乱。景帝褒奖济北王刘志没有追随吴濞造反。更始帝以后,凡辜负皇恩背叛朝廷者,莫不受到谴责;向心归汉,追随大义者,莫不受到称赞。君不能不深思!良医不能救无命,强梁不能与天争,上天欲令其灭亡,非人力所能阻挡。君应该与太守刘君谋划,归降朝廷。仲尼栖栖,墨子遑遑,都是为他人担心过多。屠羊挽救楚国,并非为了爵禄;茅焦说服秦王,并非为了私利!在此,进献忠言,仅为表达愚意,心中郁结,向君倾诉,一吐为快。(www.xing528.com)
苏竟又写信给邓仲况,此处不再赘述,邓仲况、刘龚此后投降朝廷。
刘龚,字孟公,长安人,善于辩论。右扶风人马援、班彪很欣赏刘龚。苏竟不愿意自矜其功,在家中研究经术,写作《记诲篇》及其他著作,流传于后世,享年七十岁,在家中去世。
杨厚,字仲桓,广汉郡新都县人。祖父杨春卿,懂得图谶,曾担任公孙述的部将。汉军平定蜀地,杨春卿自杀,临死前,告诫儿子杨统:“我用绸套包裹的书籍,其中有祖先留下的秘籍,可以为汉室所用,希望你努力学习。”杨统遵照父亲遗言,服丧期满,离开家,跟随犍为郡人周循学习秘法,又跟随同郡人郑伯山学习《河图》、《洛书》、天文、历法。建初年间,杨统担任彭城县令,当时,益州大旱,杨统推算阴阳,抵御伏旱,县域降下甘霖。郡太守宗湛让杨统为郡里求雨,不久,也落下澍雨。从此以后,朝廷遇到灾异之事,就会派人向杨统咨询。杨统写了《家法章句》及《内谶》二卷,后来官至光禄大夫,被尊为“国三老”,享年九十岁。
杨统有一个儿子,名字叫杨厚。最初,杨厚的母亲与杨统前妻的儿子杨博关系紧张,杨厚才九岁,欲劝说母亲与哥哥和好,佯装生病,不肯吃饭。母亲知道杨厚的心意,改变对继子的态度,悉心抚养,后来,杨博官至光禄大夫。
杨厚从小继承杨统的学术,专心致力于著作。安帝永初三年,太白金星在斗宿运行,洛阳发大水。杨统在宫中担任侍中,杨厚跟随父亲住在京师。朝廷就灾异之事咨询杨统,杨统说自己年老耳聋,视物不清,儿子杨厚也懂得图谶,可以解释。邓太后派中常侍代表太后,诏问杨厚。杨厚答:“诸侯王多在京师居住,会有非常之事发生,应该将他们送回封国。”邓太后采纳杨厚的谏言,星宿异象很快消失。杨厚预测大水退去的时间,此后,大水退去,与杨厚预测的一样。朝廷任命杨厚为宫中侍郎。邓太后召见杨厚,就图谶之事询问杨厚,杨厚答问不符合太后旨意,被免职回家。此后,杨厚在犍为郡研究图谶,不愿意再接受州郡及三公府征召,被举荐为方正、有道士人,公车署征召,杨厚一概拒绝。
顺帝永建二年,顺帝征召杨厚,诏告郡县官员督促杨厚尽快启程。不得已,杨厚走到长安,即止步,以有病上奏朝廷,向朝廷陈述三百五十年间,汉室所经历的种种灾异,应该撤销一些法令,消除灾异,改变治国之道,就五件事情向顺帝提出谏言。顺帝制策书,予以褒奖,诏令宫中太医问医问药,太官送去羊、酒。后来,杨厚到了洛阳,顺帝拜杨厚为议郎,三次升迁,拜为侍中。顺帝召见杨厚,向杨厚询问时政。顺帝永建四年,杨厚上疏谏言:“今年夏天,天气异常寒冷,会有疾疫发生,会有蝗虫之害。”这一年,果然有六个州发生蝗灾,疫病流行。杨厚又上疏:“西、北两个方向有兵气,朝廷应该积极备战,以防止边患。”当时,皇帝正准备西狩,读了杨厚的谏言,遂停止西狩。顺帝阳嘉三年,西羌寇掠陇西,第二年,乌桓围困度辽将军耿晔。顺帝永和元年,杨厚上疏:“京师将会有水患,会有火灾发生,朝廷三公,会有人遭免职,蛮夷会发生叛乱。”当年夏天,洛阳发大水,淹死一千余人;到了冬天,承福殿发生火灾;太尉庞参遭免职;荆州、交州的蛮夷杀害当地县长、县吏,掳掠百姓。杨厚上疏谏言:“女官、皇亲国戚、后宫嫔妃的同党,将要遭受祸殃。”第二年,宋阿母与宦官褒信侯李元等,因为做坏事,遭贬黜、斥退;又过了两年,中常侍张逵等,因为诬陷大将军梁商专横,被杀。每当灾异发生,杨厚都会上疏,提出解救的方法。但是,宫中宦官专权,杨厚的谏言很多得不到采纳。
当时,大将军梁冀专横跋扈,震动朝野。梁冀派弟弟侍中梁不疑送给杨厚车马、珍玩,欲与杨厚见面,杨厚不肯见,称病请求退休。顺帝批准奏请,赐予车马钱帛,杨厚回家休息。在家中,杨厚继续研究黄老学说,教授学生,登记的学生有三千余人。太尉李固多次推荐杨厚,质帝本初元年,梁太后下诏按照古礼延请杨厚。杨厚坚称病情沉重,不肯应召。桓帝建和三年,梁太后再次征召杨厚,前后四次,杨厚不肯应召,在家中去世,享年八十二岁。桓帝以策书予以褒奖,派人到家中吊唁。乡里人追尊谥号为“文父”。学生为杨厚建立祠庙。郡府文学掾史,在春秋两季飨射日到祠庙祭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