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择优选配指在车辆购置前就要首先考虑运输市场的具体情况,进行选型论证,择优配置,使本单位的运输车辆适应运输市场的需要,以便获得各种不同车型的最佳配比关系;在购置时,则要选择性能好、质量高、价格低的车辆。由此可见,车辆的择优选配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车辆的合理配置和车辆的择优选购。
1.车辆合理配置
车辆合理配置指运输单位配置车辆时,应根据所承担运输任务的性质、运量、运距和道路、气候及燃料供应等情况,优化其车辆构成,如大、中、小型车辆比例,汽油车与柴油车比例,通用车型与专用车辆的比例等,从而提高车辆的利用率,满足运输市场的需要。
(1)车辆合理配置的要求 车辆配置时,首先应考虑运输市场状况,掌握目前汽车市场中运输车辆的基本技术情况,使车辆配置满足下列要求:
1)车型先进、安全可靠,装卸货物或上下旅客方便。
2)车辆规格与客、货源的具体情况相适应,配比合理,吨位利用率或客位利用率高。
3)应变能力强,具有一车多用的可能性。
(2)车辆合理配置应考虑的使用因素
1)道路条件。所配置车辆的技术参数应与道路的通过能力、承载质量、坡度、路面质量和转弯半径等相适应。
2)气候条件及海拔高度。配置车辆时,应考虑使用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海拔高度。因为,气候条件和海拔高度不同,对车辆性能的要求也应不同。如:寒冷地区要求车辆有良好起动性能,高原地区要求车辆有良好动力性能等。
3)燃料、润滑油供应。车辆配置尤其是选用进口车时,应了解其对燃料、润滑油使用的要求,并考虑相应品种燃料、润滑油的供应情况,以免因其来源困难而影响运输生产。
4)车辆使用和维修。在性能先进的前提下,车辆配置时,应结合本单位车辆使用经验和维修能力,选用熟悉的车型。由于在车辆管理、使用、维修等方面已有完整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措施,因而可避免重新组织技术培训和摸索管理方法的过程。
2.车辆择优选购(www.xing528.com)
车辆择优选购指根据运输生产需要和运行条件,在选购车辆时,根据对车辆的技术性能及适应性、可靠性、使用经济性、维修和配件供应方便性、使用寿命和售价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择优购置车辆,以便能购置到技术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可靠性好,故障少、维持费用低和适应性强的车辆,提高车辆投资效益。
车辆适应性好指车辆能够满足运输需求并适应当地道路、气候等条件;车辆可靠性一般用故障发生的平均里程或故障频率评价;车辆维修和配件供应的方便性好指易于早期发现故障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维修工时短、费用少,配件购买容易;燃油经济性好坏对于汽车运行费用的高低具有很大影响,应对其进行比较;同时还应考虑汽车的使用寿命和售价,分析比较车辆的投入产出比。
合理配置和择优选购车辆是决定运输单位和个人运输生产设备优劣,保障运输生产基本条件的关键措施,对于避免运力过剩、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保障安全生产、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作用。
3.新车接收和使用的前期管理
新车在接收和使用前应做到:
1)接收新车时,应按合同和说明书的规定,对照车辆清单或装箱单进行验收,清点随车工具及附件等。此外,还要仔细检查车辆是否缺件、损坏及是否存在制造质量问题,如发现较大问题,要及时分析解决。特别是在验收进口汽车时,要委托商检部门进行商检或邀请其共同参加验收,办好商检手续。
2)新车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根据制造厂的规定进行清洁、润滑、紧固以及必要的调整。
3)新型车辆在投入使用前,运输单位应组织驾驶员和维修工进行培训,在掌握车辆性能、使用和维修方法后方可使用。
4)新车投入使用前,应建立车辆技术档案,配备必要的附加装备和安全防护装置。关于建立车辆技术档案和车辆装备的要求,见本章第二节。
5)应严格执行新车走合期的各项规定,做好走合维护工作。关于汽车在走合期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见第十四章第一节。
6)新车在索赔期内,应严格按制造厂技术要求使用,不得超载和改装,并做好使用记录,以备查阅。车辆发生机件损坏等质量问题,应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鉴定,查明原因作出鉴定报告。若确属制造厂责任,要按规定程序向制造厂索赔。对进口的新车,在索赔期内不得进行改装,以便出现制造质量问题时对外索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