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道路及其分类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组织生产、安排生活所必需的车辆、行人交通往来的道路。城市道路把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商业区、工业区、生活居住区、对外交通枢纽以及文化教育、风景游览、体育活动场所等连接了起来,并与郊区公路、铁道场站、港口、码头、航空机场相贯通。城市道路是组织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
交通性质、交通量和行车速度是区分城市道路类型的基本因素。根据GB50220—19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
表1-4 我国各级公路主要技术指标(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①单车道时为3.5m。
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1)快速路 快速路的功能是快速交通,是解决城市长距离快速交通的主要道路。快速路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快速路与快速路相交或与高速公路相交,必须采用立体交叉。
(2)主干路 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应分道行驶;平面交叉口间距以800~1200m为宜,主干路不宜设置公共建筑物出入口。
(3)次干路 次干路是城市的区域性交通干道,为区城交通集散服务。次干路与主干路组成道路网,连接城市各部分,集散交通。
(4)支路 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用于联系各居住小区,解决地区交通,且直接与两侧建筑物的出入口相接。支路还应满足公共交通线路行驶的要求。
2.城市道路交叉口及其分类
城市中道路与道路相交的部位称为城市道路的交叉口,是构成城市交通网络、影响城市交通快速畅通的关键部位。
城市道路交叉口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类,每一类又包括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的通行能力和不同的地形构造以及相交道路的等级与走向。
(1)平面交叉 平面交叉的形式决定于道路系统规划、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以及交叉口用地及其周围建筑的布局。常见的形式有:十字形、X字形、T字形、Y字形、错位交叉和复合交叉等几种。规划交叉口时,应设法减少冲突点和交织点。交叉口的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常用交通组织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
1)环形交叉。在交叉口中央设置圆形或椭圆形交通岛,使进入交叉口的车辆一律绕岛单向逆时针方向行驶。(www.xing528.com)
2)渠化交通。在交叉口合理布置交通岛,组织车流分道行驶,减少车辆行驶时的相互干扰。
3)交通管制。在交叉口设置信号灯或由交警手势指挥,使通过交叉口的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车辆的通行时间错开,即在同一时间内,只允许某一方向的车流通过交叉口。
(2)立体交叉 立体交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跨路桥、匝道、出入口和变速车道。
跨路桥分两类。高速或快速路从桥上通过,相交道路从桥下通过,称为上跨式;反之,称为下穿式。
匝道是为连接两相交道路而设置的互通式交换道,可分为单向匝道、双向匝道和设分隔带的双向匝道。
出入口包括出口和入口。由快速道路驶出,进入匝道的道口称为出口;由匝道驶出,进入快速道路的道口称为入口。“出”和“入”均是针对快速道路而言。
变速车道指设置在快速道右侧,用于出入匝道的车辆加速或减速使用的附加车道。
根据相交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是否能相互转换,立体交叉又可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两种。在交叉处设跨路桥,上下道路之间不设匝道的立体交叉称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反之,上下道路之间设有匝道,相交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可以相互转换的立体交叉称为互通式立体交叉。当快速干道与城市次要道路相交时,可采用分离式立交,以保证干道交通快速畅通;两条主干道相互交叉,则常用互通式立体交叉。
3.停车场
为满足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除了需要便捷的道路网络系统之外,还应设置相应数量的停车场。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停车场分为专用停车场和公用停车场两类。专用停车场专为机关或单位使用;公用停车场则为社会各种车辆提供停车服务,如:分布在城市出入口,为外地进入城市的车辆或过境车辆提供停车服务的停车场,或设置在商场、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附近的停车场,以及城市道路路段上的停车场等。
城市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可根据规划城市人口,按每人0.8~1.0m2规划。在市中心地区,停车场的服务半径不大于200m,一般地区不大于300m。具
图1-20 机动车辆的停放方式
a)平行式 b)垂直式 c)斜放式 P—停车带 B—通道
体公共停车场的停车面积则根据规划停车位数计算,每个停车位占地25~30m2。按车辆与通道的位置关系,机动车辆的停放方式可分为平行式、垂直式、斜放式三种类型,见图1-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