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分为文学、理学、工学等12个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门类包含若干一级学科,共有88个一级学科,如经济学门类包含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大部分一级学科下设若干个二级学科(通常称学科专业),共有388个学科专业,如哲学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等8个学科专业。
2002年首轮全国范围的学科评估启动,这是我国首次由权威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开展的研究生教育学科排名。学科评估坚持“自愿申请参加,免收参评费用”的原则,凡具有培养研究生资格的学科均可申请参加评估。各单位只要有一个及以上二级学科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即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资格),均可申请参加该一级学科的评估。
第一轮评估于2002—2004年分3次进行(每次评估部分学科),参加的单位共计229个(其中,2002年的学科评估涉及12个一级学科,参评单位89个;2003年的学科评估涉及42个一级学科,参评单位157个;2004年的学科评估涉及26个一级学科,参评单位131个,且每年单位有交叉),参评的学科共计1366个(其中,2002年参评学科数309个,2003年参评学科数620个,2004年参评学科数437个); 2006—2008年开展了第二轮学科评估,参加的单位共计331个(其中,2006年的学科评估涉及31个一级学科,参评单位193个,2008年的学科评估涉及50个一级学科参评单位248个,且每年单位有交叉),参评的学科共计2369个(其中2006年参评学科数1067个,2008年参评学科数1302个)。第三轮学科评估于2012年实施,在95个一级学科中进行(不含军事学门类),共有391个单位的4235个学科申请参评,比第二轮增长79%。此外,第三轮评估按“新学科目录”进行,要求“拆分学科”(如原“历史学”“建筑学”)相关学科必须同时申请参评,以客观反映学科拆分后的真实情况。2002—2004年的第一轮评估共有229个单位,1336个学科点参加,具体数据见表4-1。
表4-1 教育部三轮学科评估参评单位和学科数统计
2.前三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与基本分析过程
1)评价指标体系
总的来说,学科评估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指标体系,包括“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指标权重全部由参与学科声誉调查的专家确定。
从第一轮到第三轮的指标体系变化来看:2002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涵盖三个层次,并有不同的权重。一级指标4个,分别是: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个二级指标,共同组成学科评价的依据。
2006年学科评估延续了2002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按照理学、工学、农学、管理等分类设置指标体系。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25个,具体如表4-2所示。(www.xing528.com)
表4-2 2006年第二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2012年第三轮评估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指标设置突出“质量、成效、特色”,在各方普遍关注的“学生评价、论文评价、科研评价、特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倡导新的“学科评价质量文化”。指标体系按门类分类设置,分为人文社科类、理工农医类、管理学门类、艺术学门类、体育学、建筑类、计算机类等。一级指标4个,师资队伍与资源、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二级指标17个,师资队伍与资源方面包括专家团队情况、师生比、专职教师情况、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情况;科学研究水平方面包括代表性学术论文质量、科学研究获奖情况、出版学术专著或转化成果专利情况、代表性科研项目情况、艺术创作水平(仅对艺术门类学科,不包括艺术学理论)、建筑设计水平(仅对建筑类学科);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包括教学与教材质量、学位论文质量、学生国际交流情况、学生体育比赛获奖(仅对体育学科)、优秀在校生及毕业生情况、授予学位数;学科声誉方面包括学术声誉、社会贡献、学术道德等。可以发现:①评估体系更加完善。从二级指标体系发展到三级指标体系,从考察数量逐步转向更多地考察层次、水平和质量。②评估数据更加客观。增加了定性评价指标数量,界定了一定数量的中文期刊,限定了每名老师提供代表作的数量。以学术声誉调查为例,2006年学位中心在邀请同行专家的基础上首次邀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负责学科建设的专家以及全国重点高中校长中通晓学科建设的专家。2012年又邀请了全国大型企业中400多名相关专业的专家对学术声誉、学术道德等指标开展了全面评价。③人才培养质量更受关注。逐渐创建了“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和“毕业生质量”三维度评估模式。[1]④评价体系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从简单的以学术头衔评估学术水准的方式,发展到列举“代表性骨干教师”的方式;对“青年人才”一项作为单独的指标,着重于评价该单位后继发展能力。为避免出现以往只对该单位的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进行评价的局限性,此次采取了由学科评估专家对师资队伍的发展水平,各学科分布以及国际化发展水平等指标进行主观评估的模式。
表4-3 教育部学位中心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
(续表)
2)前三轮基本分析过程
评估一般采用的是客观评估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在评估过程中,会对收集到的各单位报表的真实情况进行反复核对,尽量排除重复上报、含糊不清的情况。除此之外,还会将发文的质量和数量都纳入考虑的范围,并且会慎重权衡质量和数量的权重分配。对于一级学科来说,在一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准确判断各个学科所属的范围,并将其准确划分,对于评估来说,这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三轮的基本过程没有太大变化,主要经过数据采集、核实与核对、信息公示、专家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发布等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