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元文化情境下的美术教育研究

多元文化情境下的美术教育研究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要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所以在进行美术教育时,教师的授课内容就不能向过去那样将内容集中在美术知识技能的这一层面上,而应该将美术和与它有关的别的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并融入课堂中。以莫奈的《印象:日出》为例。莫奈记录的是日出时的某一瞬间的情境。在介绍莫奈的作品时,教师不可能仅从绘画创作、光线运用上来讲,更应该注意到莫奈打破常规、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对自然的尊重。

多元文化情境下的美术教育研究

在谈到美术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将其和绘画联系在一起。然而绘画仅仅是美术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它还包括雕塑书法等。而任何一样美术作品的创作都不仅仅是作品本身的创作,它还和文学、历史哲学音乐戏剧地理、生物等学科紧密相关。从美术教育与其他的学科教育横向联系的角度来考虑,在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时候,教师往往还可以借此加深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和认识。由于要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所以在进行美术教育时,教师的授课内容就不能向过去那样将内容集中在美术知识技能的这一层面上,而应该将美术和与它有关的别的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并融入课堂中。所以,在《美术课程标准》中设置了四个学习领域,其中“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就是意图从跨学科的角度来弥补分科课程造成的教学上的不足,促使学生将所学的各科知识进行融合,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在广泛的、多元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才能使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形成横向联系,才能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通之处和相异之处,自觉主动地融会不同学科的内容,形成跨越学科的横向性、综合性学习。

莫奈的《印象日出》为例。莫奈是法国印象派的画家,也是这个流派的奠基人之一。这幅画是莫奈最知名的作品,是画家在勒阿弗尔港口画的一幅写生画,描绘的是法国勒阿弗尔港的一个多雾的清晨。这幅画作用相当粗糙的笔触记录下了日出时的太阳和它的倒影,这二者是鲜明的橙黄。中间则是仿佛剪影一般的黑色的小船,码头和海面被蓝色和绿色所笼罩,所有的景物都在其中影影绰绰。远处的天空因初升的太阳呈现出了橙色的景象。整个画面都笼罩在稀薄的灰色笔调中。为了展现出事物在雾气中呈现的隐隐约约的景象,画家的笔触表现得非常随意、零乱,但是意外的却不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和谐的地方。画家的用色与这些事物在人们的脑海中的印象不同,所以有的同学会觉得它不真实,但实际上,这恰恰是这幅画的用色的真实所在。莫奈记录的是日出时的某一瞬间的情境。画面中的所有事物都受到自然光线和环境光线的影响。在自然中的太阳光的照射下,你会发现在有雾的清晨,天空就是橘色与蓝色相交汇的,海水的颜色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当你在窗户中眺望远处的物体时,也往往只能看到一个小小的黑色剪影,这才是自然的真实。画家对光与颜色的专注往往超越物体本身的形象,他笔下的物体通常都是融合到颜色变换中去的。这对于当时占据美术正统的沙龙学院派艺术家来说是对艺术的叛逆。学生对比实际生活会发现,莫奈创作的这幅画作完全是诞生于他在观看景象时所产生的那一种瞬间的审美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并不具备当时批评家、艺术家们所推崇的轮廓结构细致鲜明、颜色固定呆板的特质。甚至在选题上也让他们感到不安,这并不是风景画习惯选择的所谓“如画”的风景。这种具有叛逆性的绘画作品自然而然引起了主流的反对,当时的评论家甚至嘲笑莫奈的作品是不根据实际知识进行绘画,以为只凭借自己的简单印象就可以进行创作的“印象主义者”。然而到了现在,我们都知道印象主义已经不再是一个充满贬义的词汇。它让我们重新体悟到光与自然的变化和真实,远远超出了以往对风景画的想象,增加了更多新的样式。它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

莫奈的画作多来源于自然光线下事物的变化。一般画家在室内进行绘画时,通常会固定一个光源,在这种情况下,光线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在正常的光线下进行绘画的时候,一天之中光线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而随着这些光线的变化,观察对象的颜色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同理,假如将被描绘的对象放在不同环境或者物体的旁边,这种变化带来的颜色上的变化也会反映到被描绘的对象上。不同的因素导致画家在室外绘画时所描绘的对象的颜色几乎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变化,为了研究这种光带来的变化,莫奈经常在户外进行写生。他曾用画笔快速记录下每隔一小时草垛会发生怎样的颜色上的变化,给观众呈现了一组不同光线下草垛颜色变化的光与颜色的组图,也曾将不加调和的颜料直接画在画布上,只为能更快地记录光线照在观察对象的那一瞬间的情形。在介绍莫奈的作品时,教师不可能仅从绘画创作、光线运用上来讲,更应该注意到莫奈打破常规、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对自然的尊重。没有足够多的在自然光下的观察、对实物的了解,他是创作不出那么符合真正自然颜色的作品的。在此之前,大量的风景画虽然更符合人们脑海中的印象,但是当把这些画拿到室外,任何人都会轻易发现在大自然中根本不存在单一的颜色。二者对比之下,我们觉得虚幻的莫奈的作品才是真实,而我们认为真实的色彩根本不存在。在进行教学赏析时,由此又可以延伸到哲学和心理学,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我们脑海中所以为的,真的就是现实中存在过的吗?通过对真实和虚幻的辩论,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哲学的思考。

美术往往可以反映历史的真实,在过去没有照相机的那段年代,除了靠文字记录历史,艺术家同样可以通过创作来描述历史。籍里柯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先驱,他最著名的作品是《梅杜萨之筏》,这幅画作记载了法国当时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多名官兵以及少数贵族前往圣·路易斯港。率领舰队的是由政府委派的一名不懂得航海技术的贵族,由于他指挥错误,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梅杜萨”号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在搁浅之后,由于没有得到救援,船长带着一群高级官员乘着仅剩的救生船逃跑了。刨除掉不幸遇难的船员,剩下150多名船员被抛弃,他们不得不临时扎了一个木筏,在大海上艰难地求生。他们不断地呼救,希望得到帮助,然而并没有被任何一个人发现。为了争夺食物和饮用水,人们互相攻击,抛弃自己的救命恩人和伤员,等到食物彻底耗尽,伦理道德彻底崩塌了,为了能活下来,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的惨状。经过一个多月的漂流,这艘木筏最终被人发现的时候,只剩下15个人还活着,所有人都奄奄一息,经过医院的治疗,最终只有两人活了下来。然而由于惧怕这桩人间惨剧泄露出去后,政府会遭到人民的谴责和舆论上的压力,最终只在官方报纸上发了一条不起眼的消息,试图遮掩事实,悄悄了事。仅剩的两位幸存者正义的诉求遭到了政府的打击。在忍无可忍之下,他们将这次船难经过如实写成报道,印成小册子公开发售。这一举动立刻轰动了国内外,对法国人民造成了非常大的震动,籍里柯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愤怒,于是有了《梅杜萨之筏》的诞生。画家用了整整18个月的时间创作这幅作品,为了解当时发生的真实情况,他到医院里看望这些病人,亲自和他们沟通交流,随后不断地对画作进行修改,他对腐烂的尸体和病人多次进行写生,在海岸边研究天空和海浪,并托人制作了木筏的模型。当这幅画作第一次展出的时候,得到了连画家也没想象到的轰动,人们站在画前,仿佛亲身站立在那个绝望的木筏面前。整幅画面慑人心魄,给人以极大的震撼。(www.xing528.com)

在画面上,木筏上的风帆与上面的幸存者正好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是整幅画面的中心,直接明了地向观众展现出木筏在海上飘荡的情景。有的人早已死去,尸体正在腐烂;有的人奄奄一息,早已没了求生的动力,只是苟延残喘;有的人则抱着亲人的尸体,在悲痛中沉思……然而还有一些人没有被这苦难打倒,而是挥动着手臂,冲破了死气沉沉的中心画面的束缚,构成了另一个带有生命力和激情的新的三角形。他们早已没有了足够的体力,只能一个推着另一个,相互扶持着,直到最高处的人被高高举起,挥舞着一块红布。顺着这个方向看去,细心的观众能够在远处的浪尖上发现一个微不足道的船影,与它的微小相比,其中蕴藏着是巨大的生还的希望。虽然幸存者们发现了远方的船只,看到了生还的希望,但是这个希望实在是太过渺茫,为了进一步增强悲剧效果,我们可以在画面上通过风帆看到逆风正将木筏朝着相反的方向吹行,营造出幸存者渺茫的希望和可悲的现实相互对立的紧张气氛,使观众的心情更加沉重。

教师在分析这画的时候,可以从人文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多角度进行赏析。这幅画并不是一副单纯的画作,它是画家受当时兴起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后对这个真实事件思考的映射。籍里柯通过这幅画不仅是在表达自己对整个事件的悲愤,同时还传递出了在复辟年代中法国进步人士看不到未来的出路的绝望,表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虽然前途带有希望,但现实依旧是绝望的,带有鲜明的悲剧色彩。同时,他还通过这种方式对法国政府进行了谴责,从而使这幅画带有强烈的政治寓意。《梅杜萨之筏》的出现使得被新古典主义束缚的法国艺术界耳目一新。其中包含的浪漫主义因素构成了这幅画的特点,那就是悲剧性的力量、构图与人物的丰富表现力、色调的森严与沉抑和明暗的强烈对比。这幅画在当时引起了各大艺术流派的兴趣。新古典主义研究它的构图和对空间的把握,浪漫主义则对它极具震撼力的画面和表达效果感兴趣,而写实主义的重点则是它充满政治意味的选题和生动的报道性。对于这幅画,各家有各家的看法,这就是进行多元文化情境教学的乐趣。同时,如果从唯物主义角度对这幅画进行分析,这幅画还表达了历史是盘旋发展的,虽然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这幅画作和浪漫主义思潮在当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注意要提醒同学们它的局限所在,不能一味地夸大。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一些问题,在不知不觉间起到强化学习的作用。

美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体现和反应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意识。只有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和各个学科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把握和深入地研究美术的性质和特殊的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因此,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不但能拓宽美术这一学科的广度和深度,还能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强化学生整合学科知识和认清事物内在联系的能力,从而达到从整体上把握各种现象的本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脱离书本知识,将理论和现实生活更好地结合,探究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