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视觉性原则在文化情境下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

视觉性原则在文化情境下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视觉性原则是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美术教学原则。视觉性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有两层意思,与直观性原则中的形象性相比,视觉性原则多用图像概念。其四,美术教育是一种以视觉文化为重点的教育,它是刺激脑视觉、视觉智力发展的一种手段,对大脑认知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视觉性原则在文化情境下美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

(一)视觉文化教育的发展

现代主义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种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传播,而视觉文化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思潮之一,在哲学艺术美术学、教育学等各个学科得到发扬,西方美术教育学者则提出了“视觉文化教育”这一概念。

后现代主义的最大特征是推翻以往的核心的、唯一的理论,追求多元化理论,在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转化的过程中,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语言理性中心转向视觉感性中心。因此对于后现代社会重要的视觉文化概念,我们需要一套新的思潮和艺术表现方式来重新定位

从“视觉文化”的字面意义上来看,它包含了“视觉”和“文化”两层含义,简单地说,可以称作视觉方面的文化。“视觉文化”一词很好地概括了传统美术教育在当今信息爆炸社会所面对的现实,它包括一些视觉方面的信息,如电视电影漫画、图像、广告等,也包括对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一切美学、感知和心灵的提升。“美术教育”一词,既指美术教学实践,也指研究学习美术这一领域。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欣赏、表达、设计、创造美术作品的能力,以及掌握美术史和美术基本知识,提升生活质量,充实人生

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注重加强学生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对事物的视觉解读能力。当今社会的流行文化带来了诸如新媒体在内的全新的非文字的沟通方式,学生要学会解读这些影像、符号,了解其内在的深层次的含义,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这就要我们开展良好的以视觉教育为基础的美术教育。

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主张消除艺术与非艺术、高雅艺术与低级艺术之间的界限,艺术并非仅属于艺术家的专属物,而是反映社会变化和批判社会的媒介。创作是为了提高人类对社会的认识,美术教育是为了促进未来的不断改变。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提倡学生从多元化的社会中汲取内在的精神本质,同时也要注重自己的本土文化,把世界看作是文化的世界,把地图看作是文化的地图。

(二)美术与视觉的研究

“直观性原则是教学活动中的普遍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具的实体或形象而准确的语言,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的内外特征获得感性认识。”在美术教育中,课堂教学多通过比喻、象征等语言使课程更加形象而生动。

而视觉性原则是基于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美术教学原则。在视觉文化的时代背景下,视觉性原则是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

视觉性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有两层意思,与直观性原则中的形象性相比,视觉性原则多用图像概念。(1)审美对象的视觉特征(包括动态的和静态的)都以一定的图像呈现出来,与文字相比,图像话语传递着更为丰富的意义和信息。(2)在视觉文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视觉性是一种思维方式,视觉性思维是现代美术教育的一种重要审美概念。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实验者在百分之一秒的瞬间给测试者闪示一个词,之后,再将另一个词用更长的时间来闪示。结果表明,如果第二个词与第一个词有关联,则测试者更容易识别其意义。这一实验表明了一种结果,人类的大脑在经过刺激后,会从它接收到的信息中找到关键信息,并在不断变化的影像中筛选出事物的基本特征。这个研究被后人用于广告设计,他们给消费者闪现出一个产品的影像来下意识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强化他们的购买欲望。对大多数人来说,视觉是我们接受外界讯息最多的途径,根据“特征——匹配”理论,当一个物体的某些特征与我们记忆中的特征库中的某些讯息相匹配时,这个物体就能被辨认。由此可见,知觉中的背景环境和个体愿望是视觉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学习的过程使大脑特定突触内突触小泡的数量增加,并引起其他一系列的生物学反应,就是使一个神经元触发另一个神经元的放电变得更加容易,这是一种记忆踪迹。

对于美术而言,视觉是最大的信息获取渠道,视觉形象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把握。在人的各种心理能力中,一切知觉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都包含着创造。对于视觉艺术来说,虽然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其本质上都有一种“力”的结构;对于观者来说,大脑皮层有一种基本结构和刺激物的基调类似的力的样式。在艺术形式的刺激和观者的心理之间,有一种类似于力的基本结构,即所谓的“异质同构”。

通过上述视觉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

其一,视觉具有一个主动的特征,人们主动地看事物并理解事物,这两个活动是同时进行的。人脑会对收集到的这些视觉信息进行筛选,并和储存的记录相比较,然后在头脑中形成视觉影像,这个过程和艺术创作的过程也是类似的。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去“看”,或者说如何去“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其二,脑科学研究者认为大脑不具备连贯的记忆,而是通过分离的记忆片段相互作用在神经元上,在感知的过程中通过视觉特征激活与之对应的神经细胞,这些细胞在记忆的过程中被再次激活。从这项研究可以发现,视觉文化所支持的图像,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与大脑记忆的片段性模式相符,对人脑的视觉发展和认知能力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的。(www.xing528.com)

其三,每个人的记忆都是独特的,因此看待问题甚至世界的方式各有不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由于大脑得到的是不断变化的片段性信息,它必须从事物景象中获取内在的基本不变的特征,在这一点上与艺术的创作方式(描绘事物的本质)是相吻合的。“看”是大脑的一个活动过程,它为大脑提供有意图的、有认识力的视觉判断。这也就是为什么抽象绘画会受到儿童的青睐,原因就在于它与儿童的感受区的基本原理相似,与儿童的心灵产生共鸣;而漫画之所以如此吸引学生,也是因为其概况的形象和儿童的记忆模式有着某种关联。

其四,美术教育是一种以视觉文化为重点的教育,它是刺激脑视觉、视觉智力发展的一种手段,对大脑认知的形成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以上观点,进行系统的、符合规律的美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视觉文化对美术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设计、教学及评价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理论构建,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新理念

当代文化正在逐步变成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视觉文化的变化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已经是一个景象的社会。大众传媒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播手段,其中电视、影像可以作为一种视觉表演,成为大众感知文化。

后现代文化领域表现出“视觉转向”的倾向,“图像”成为艺术的主要表现方式,“语言”的中心已逐渐被“图像”所取代。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去中心性”“多元性”等特质成为视觉文化艺术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含义受到各个学者的质疑。当某些领域的学者师徒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并提出质疑时,艺术教育也会与之得到更多的关联。视觉文化适用于一个学科领域,而这个领域包含不同的学科。因此,在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中我们需要综合多种理论观点,建立事物的多维视角进行分析。

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中,视觉图像不仅仅是人们对视觉景象做出的审美评价,也可以理解为人们进行某种智能化行动而参照的目标。视觉文化艺术教育通过这个目标把视觉艺术作为一种信息交流方法建立在视觉文化之上。

教育中的视觉文化艺术是视觉化的教学媒体展现出来的教育信息,视觉化的教育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信息更加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使枯燥乏味的教学信息通过多样化的文化形式表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视觉教育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但与此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如视觉文化教育规范的范围过于宽泛,导致艺术教育的学科地位受到动摇。因此,我们仍然需要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此基础上吸收接纳引进国外的视觉信息,这才是开展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正确道路。

后现代语境中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给我们带来以下启示。

一是重视批判性思维训练。在传统意识中,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我们的解释是带给学生知识、传承生活技能以及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等。在当今社会视觉影像日益兴盛,我们期望通过更为宏观的视觉教学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独立思辨的能力。视觉文化艺术教育通过社会学、全球文化、后殖民主义等各研究领域成果来检视、批判人们每日所见的视觉影像,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批判能力,让学生建立自己独立的思想,而不是复制他人的意见。

二是重视异质性和差异性理论。在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理论中,从研究对象到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几乎处处都能见到艺术教育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不是艺术教育的障碍,相反,我们能通过某种统一的理论基础将这些异质性的因素紧密联系起来,建立一种逻辑关系,这种异质性就会转化为艺术教育的丰富性。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文化并进行融合。另外,不同的国家和社会其国情和背景不同,个人生长的文化环境以及在其成长过程中留下的一些印记可能是终身的,因此每个艺术研究者几乎都会受到其本土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艺术教育学者从自身的文化背景构建自己独特的艺术教育体系,这将不断地再生产出文化的异质性,而这种异质性也成为本门学科丰富性的一个表征。

三是重视本土文化与多元化相结合。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特色,而且是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在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种文化是一成不变的,总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增加新的内容。视觉文化教育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艺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最深刻的动力来自于多元共存的民族社会的自觉和自主意识。多元化是建立在对差异性、丰富性和各自文化的自主性的基础上的交流。多元化与本土化并不矛盾,它们具有本质上的内在统一。坚持多元化,反对单一化,坚持民族特色,反对文化霸权,以民族特色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是全球化时代的正确选择。

在当前美术教育活动中贯彻视觉性原则是当代视觉文化的要求,如果离开了视觉性原则,美术教育就会失去本体特征。而在实践视觉性原则时,应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学会用眼睛思考,加强视觉素养的培养。在视觉文化教育情境下,相对于传统教育中的“3R”能力,学生更应掌握一种处理“图像话语”即视觉读写能力的训练方法,其中包括四个层次:视觉感知能力、视觉审美能力、视觉解读能力、视觉表达能力。第二个问题:广泛应用图像媒介。媒介是视觉文化传播的工具。在现代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工具,另外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图像软件、图像输出设备等也都是进行图像教育的重要辅助媒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