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情境下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

文化情境下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在对西方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能首先从感官上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而如果教师在这种界定和感觉上进行比较深入的透视和分析,揭示其内在的文化情景,这种文化学习就会由感性到理性,由具象到抽象。这其中提到的“文化情景”这一基本概念,已经得到美术界的普遍认可。而文化是人类知识、行为、观念的统一。

文化情境下美术教育理论研究的成果

在以往的美术教育课程中,教师多侧重于美术作品本身的欣赏,包括美术创作的技巧,如上色、构图、线条等;作品的艺术地位;作品的细节分解等。这样的美术教学方式,注重技巧,并能提高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学习能力。但如果仅仅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因此,在当今社会为了完善美术教育,“文化情景”是一个必须要提出的概念。

美术是人类艺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培训,更应该是一种文化的分享。这是美术学习的基本要求,也对美术教育的定义进行了重新界定。美术教育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更要提高其审美能力、开拓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从美术课程本身来看,美术作品的直观性特征能使学生对于文化这种抽象概念有着更感性的认识。学生在对西方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能首先从感官上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而如果教师在这种界定和感觉上进行比较深入的透视和分析,揭示其内在的文化情景,这种文化学习就会由感性到理性,由具象到抽象。另外,长期以来,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是处于对立的关系,这种偏见应得到纠正。美术学习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与其他的文化课程如语文、数学等相比,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学习媒介的不同。美术是通过一种视觉信息而不是书面文字来传播文化,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课程,也是对其他文化课程的一种补充。(www.xing528.com)

新课标》指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这其中提到的“文化情景”这一基本概念,已经得到美术界的普遍认可。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第一,提升了美术学科的层次,使其从纯粹的技能型学科上升到具有人文性的学科;第二,它要求在美术学习中要理解美术作品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第三,建立在文化情景中的美术学习理念,已经逐渐在美术教育中实施,对于当前美术领域重技巧而轻欣赏的现状有着一定的改变。“情境”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在美国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做出如下界定:是“视觉艺术中一整套相关联的条件如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条件。它们不仅影响各种思想、观念或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赋予它们一定的含义,而且显示了特定文化和时代的特征”。文化情境其实是指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处的文化环境、条件等。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有其特有的创作环境,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是人类知识、行为、观念的统一。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说,人类的不同符号活动,创造了各种不同的人类文化,语言、文字、传说、宗教、历史等构成了整个文化世界,而这个文化世界并不是固定的,是通过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构建并完善的。因此人类文化其实就是人类经验的客观化过程,这种经验包括人类的思想、情感、愿望、印象等直觉体验。这些都说明艺术是文化系统的一部分,而其表现方式有各式各样,这种表现方式的差异性导致我们在具体阐述或解释某一文化时必须要借助其他文化成分。例如,人们在探究文学背后的某种思想时,必然要先了解这件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历史。美术学科作为艺术的一种也是如此,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地被创作出来,它有自己的文化环境,艺术家在进行创造时,都会受到当时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美术鉴赏中仅仅从美术本体来进行分析解说,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把握其内在的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