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情境下的美术教育理论实践效果

文化情境下的美术教育理论实践效果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做学问和做人要相结合。后世的中国解释学认为:学问与理解,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问题,或是寻找方法、辨名析理,它的基础和核心是素养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人格在一些场合透露着为追求理想献身的精神。

文化情境下的美术教育理论实践效果

中国传统哲学美术教育理论起着引领和启示的作用,是美术教育理论的奠基石。美术教育不仅要求有专业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还必须有追求真知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与学风。做学问和做人要相结合。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他认为,文采需要与品质合而为一,两者协调发展才是君子。后世的中国解释学认为:学问与理解,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问题,或是寻找方法、辨名析理,它的基础和核心是素养问题。宋代理学大师朱熹认为:文皆是从道中流出,道者文之根本。执两用中需要知与情的统一,研究者自身的品质对于研究工作本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西方的哲学方法论中,很少有针对人格的分析。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言为心声,将真知追求与人格素养联系在一起,是孔子哲学的重要特征。这一传统思想经过历史的发扬,已成为中国特色美术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也在逐渐吸纳这套理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人格在一些场合透露着为追求理想献身的精神。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正是将自认为的品格和高尚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大于生命。孔子又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论语·阳货》)这就是说学习是不能间断的,如果不学习,缺少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即使是善良的品质也会逐渐朝坏的方向发展。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以身作则的心理,要有崇高的敬业奉献精神和神圣的使命感,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所以说,美术教育工作者自身素养的提高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对美术教育的研究方向和方法论有着启迪作用。历史并不与现代脱离,中国传统哲学的精深而奇妙的观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表现,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许多中国精神文化都深受其影响。我国美术教育理论、美术学科的建设要想在新的时代里大放异彩,走向繁荣昌盛,就不能脱离中国传统哲学文化。(www.xing528.com)

另外,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先进代表,虽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但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执两用中,我们不能完全传承所有的传统哲学文化,也不能因其局限性而全部摒弃不用,而应掌握其平衡点,继承其优秀的哲学观点,同时与世界其他美术教育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批判地吸纳与借鉴,将中国美术教育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