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就是和而不同的观点。“和”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就是和平共处,中国传统文化的心态也是包容和吸纳。开展中国美术教育要很好地学习“和”的思想。孔子将西周末年“和”的思想进行发展和修饰,提出“和而不同”的观念。“和”表示不同的事物和观念能和平共处、和谐交流,接受和容纳“不同”,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达到一种平衡。由此可见,孔子主张的“和”并不是毫无原则和立场的迁就,也不是没有根据的苟同或吸收。他认为一个高尚的人要善于思考,利用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去吸纳别人正确的东西,正所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不是追求简单的统一、融合、相加。要实现“和”,必需要进行批判和创新,必须“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论语·子罕》)。即看问题不要从个人的私意猜测出发(勿意),不要主观地认为一定是怎样(勿必),不要固执己见(勿固),不要因为这个看法是自己的就不肯放弃(勿我)。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妄加臆测或绝对地肯定,也不能失去自我或丧失主观判断,而是应该有一个既能虚心接受又能灵活变化的心态。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中,子夏触类旁通、善于思考及质疑,而颜回却对孔子的话全盘接受,没有半点异议。孔子因此对子夏多加赞赏而对颜回颇有微词。孔子认为“和”应是和而不同、和而不流,保持独立的思想和个性,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而不是千篇一律、盲目一致。“和而不同”的观点使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思想大震荡时期兼容百家之长,促进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中国传统哲学本身的发展就是通过不同的哲学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交流,由“和”而发展、繁荣,是“和而不同”的产物。
老子认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道德经》第五十五章)。他认为掌握“和”这种规律使人富有智慧,“和”是一种纲领性的思想,要用自己坚守的思想在“和”的纲领下吸收并扬弃所得到的东西,达到文化交融的效果。(www.xing528.com)
孔子和老子的“和而不同”与“知和曰常”的思想,都启示了在美术教育中,西方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采纳,简单地拿来使用,而应该利用“和”的根本思想对其进行研究。在美术教育中,没有等值起作用的因素,我们必须研究各类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其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随着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趋势的出现,盲目接收和采纳西方美术教育方式的现象一度甚嚣尘上,但这是不可取的。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爆发了日益严重的危机,批评和创新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甚至整个西方的基本预设也产生了动荡,很多西方艺术家将文化理念转向东方理论系统。由此可见,无论是在过去、现代和未来,孔子的儒家学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展现出其伟大而不衰的魅力,其中孔子的“和而不同”与老子的“知和曰常”的思想是我国美术教育理论建设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发展,坚持自我,坚守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理论,继承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美术教育理论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