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美术教育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情境

美术教育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情境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古代美术教育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美术教育无疑是起步较早的。在这一时期,师徒传授制的美术教育方式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师”的范围则进一步扩大。(二)中国近代美术教育进入中国近代时期,科学与实业开始蓬勃发展。

美术教育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情境

(一)中国古代美术教育

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美术教育无疑是起步较早的。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百工美术教育,奉行“铸鼎象物、文物昭德”的思想宗旨,在当时也是比较先进的。到了秦汉时期,美术教育已经发展到了书画分立的阶段,在师资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隋唐时期,美术教育更是达到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阶段,这同时也为五代和两宋时期形成文人画美术教育、画院美术教育以及民间美术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综合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古代绘画的第一个繁荣时期出现在南北朝。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绘画大师,包括陆探微、顾恺之、毛惠远、袁倩、曹仲达等,并且这些绘画大家之间还存在着很紧密的师徒传授关系,比如说顾恺之、张墨向卫协学习绘画技艺,之后顾恺之又教授了陆探微、毛惠远等人。这样的师徒传承关系,推动了南北朝时期绘画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南北朝时期除了出现大批著名的绘画大师之外,还出现了中国美术史上绘画理论的第一次高峰。

到了唐代,这种师徒制的美术教育更加成熟和完善,同时也使得美术教育的传承更加稳固。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在师徒传授的过程中,老师往往在绘画的过程中令弟子在一旁观看、揣摩、领会,然后老师将未完成的作品交由弟子来完成,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弟子的绘画技艺,提高审美功力。同时,这种师徒传授的美术教育方式,不仅推动了美术的发展,更是大大扩展了美术的门类,使美术作品在人物画的基础上扩展到了亭台楼榭、人物车马、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更加完善的类别。

五代和两宋时期,中国在前代美术教育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画院制度,画院兼具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两种功能于一体,属于官立的美术教育机构。在这一时期,师徒传授制的美术教育方式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师”的范围则进一步扩大。这一时期美术教育与传承的中心内容是“转益多师”,这种思想观念使教育者的范围得以扩大,也使受教育者有了更多接受知识与技能的机会。当时在社会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画作形式——文人画,对气韵生动异常推崇,这种“转益多师”的教育形式对文人画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文人画强调培养画家的综合修养而不仅仅是注重画作技巧的提升,追求形神兼备而不是僵化的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古代美术教育的整体风格和特点。

中国古代的美术教育具有很多特点和优点,对我们当前的美术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第一,在美术教育的目的上,中国古代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画家整体素养的提升,往往会将绘画与人物品格、性情、志向等联系起来,再加上画家自身的道德境界、生活阅历和文化修养等都各不相同,在绘画技艺的学习和画作的赏析鉴别方面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衍生出了许多各有代表性的风格流派。第二,中国古代绘画强调“三师”的学习方法,“三师”就是指以古人为师、以造化为师、以心源为师。“以古人为师”的美术教育思想源于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文艺创作理论,这一理论后来被引申到美术教育理论方面,发展成为“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的思想观点,更加强调了美术作品效仿古代、贵有古意的一大创作特点。“以造化为师”则是源于现实世界给画家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画家在现实世界中观察景物、融入情感、体悟人生,对绘画技艺的提高和绘画内容的丰富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以造化为师”也就自然成为美术教育的必经途径之一。如果说“以古人为师”和“以造化为师”都是关注画家外界的事物,那么“以心源为师”则是将画家本身作为关注的焦点,将绘画者与绘画的内容和技能融为一体,这对于美术教育的审美情操及整体素养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是很有帮助的。第三,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有着较为丰富的教育理论著述和教育技法著述,其著作之丰富、涉及范围之广泛是世所罕见的。在《历代书法论文选》中,不完全统计的各种“谱”“诀”“论”“法”等教育理论就达36种,这还不包括各种书法美学理论和书法品评理论中的大量记载。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中收录了81篇关于美术教育学习与知识技能传授的著作;百工美术教育中有《鲁班经》《长物志》《考工记》《园志》等重要的著作;明代之后更是出现了很多画谱,包括《历代名公画谱》《集雅斋画谱》《程氏竹谱》《十竹斋画谱》《画法大成》等。著作的大量出现将美术教育理论的质量和数量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大大丰富了中国美术教育理论。上述著作都认为学习美术的基础是广博的文化修养,在学习过程中更注重“育心”的教育方法,也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使用一些富含诗意的词汇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同时,还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化表达和形象的语言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中国近代美术教育

进入中国近代时期,科学与实业开始蓬勃发展。传自西方的实用科学在很多方面都要用到绘图技术,这一特点被中国人所意识到,因此美术作为近代科学与实业兴起的重要技能,在促进社会生产和发展之中的作用开始逐渐凸显。这一点从洋务派陆续开办的学堂中的科目设置就可以看出来。1866年,洋务派代表之一,船政大臣沈葆桢在福州设立了马尾船政学堂;1880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天津创办了天津电报学堂;1890年洋务派又创办了江南水师学堂等诸多新式学堂,这些新式的学堂中都开设有图画手工科目,招收一些专门学习图画的学生,为新兴的实业培养相关的人才。整体来说,这些新式学堂中的美术教育对于整个近代的美术教育来说是很小也很片面的一部分,但是作为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这种新式学堂中的美术教育开启了近代中国新式美术教育的大门。特别是“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代表康有为大力要求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的意见被光绪皇帝采纳之后,全国的新式学堂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兴起。1905年废除科举的诏令正式通告全国,给新式学堂的创办大开方便之门,新式学堂的创立势头更是如火如荼。在新式学堂中,美术课或者说图画课是学堂设立的主要科目之一,但是相关的美术教师无法满足如此大量的需求,因此,这一现象也导致了近代新式师范美术教育的萌芽和兴盛。(www.xing528.com)

洋务运动失败后,梁启超等有志之士在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时对当时中国的教育优劣进行了分析与评判,认为当时的中国要想革除旧习、兴办新学,就必须要办学校,兴师范教育,这一观点得到了上下的一致共识。1879年,上海市徐家汇地区率先开办南洋公学,学校设立有专门的师范院,这在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史上还是首次,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先例。有了首个示范类院校,自然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乃至遍及全国的师范教育院校,自此,师范教育开始逐步踏入正轨。光绪二十九年,《奏定学堂章程》中进一步规范了各级师范教育的学制等规章制度,标志着中国近代师范教育逐步踏入规范化的教育体系。师范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催化了美术教育的发展进步,1906年,时任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的著名美术教育家李瑞清创设图画手工科,设立了画室和相关的工场,亲自讲授国画课,培养了中国近代最早的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李瑞清设立的图画手工科也成为了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设立的美术科系。由此发端,全国各地开设了大量的图画手工科,主要以培养美术师资为首要目标,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史上的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渐渐开始发展兴盛起来。

首先,这一时期的美术教育主要以实用主义为首要目标,目的是为了满足当时“富国强兵”的时代要求,利用美术来促进实业的发展。其次,当时美术教育的学科设置对师范美术教育的师范性进行了重点强调,目的也是要为当时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新式学堂提供充足的师资力量。再次,从教育方式上来说,美术教学已经从过去口耳相传的师徒传授的方式转变成了近代的学校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代表了中国美术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在图画美术课上,学校教育采用了将中国传统的美术形态与西方传入的新式美术形态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传承中国传统美术教育技巧的同时拓宽视野,了解当时世界美术教育的先进理论和美术形态,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艺术鉴赏能力来说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师资方面,除了国内知名的画家和毕业生之外,学校还从国外聘请了许多画家和手工艺人,他们代表了西方先进的美术教育水平。

整体来看中国近代的美术教育,虽然在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方面有很大的创举,但是其发展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中国近代美术教育方面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首先,“实用”功能推动了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这在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过分强调美术的实用功能,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美术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审美功能、育人功能等,使得美术几乎沦为了船舶等机器制造业的附属工具。美术最重要的功能不是实用,而是它在审美教育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出美术的艺术作用,从审美方面培养国民的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能有效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真正达到“富国强兵”的最终目的。其次,从教育规模上来讲,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规模相当小,师范教育是全国范围内设立学校较少的教育种类,师范美术教育则是师范教育中设立较少的一个科目,这使得晚清时期在高等师范图画手工科毕业的学生数量极少,据不完全记载仅有百人左右,所以根本无法解决当时美术师资奇缺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12年的南京临时政府加速了教育的发展,使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三)中国现代美术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在1952年和1953年对全国的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的大调整,这次调整奠定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基本格局,高等师范教育也再次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高等师范教育规模的扩大,客观上对于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基础和规模也有很大帮助。

客观分析这一时期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特点:第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的办学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地域覆盖更加广泛。1952年到1953年,高等院校院系的调整将之前从属于普通大学的教育学院和师范教育独立了出来,又根据教学规划,对师范院校内的院系以及科目设置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从而使美术教育在高等师范院校中的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第二,由于历史性的原因,学校当时的办学模式和方向,受苏联模式主导,很多教师被外派到苏联学习美术教学法,参观美术馆,因此学校的美术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大多是来自于苏联的。第三,高等师范中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彼此独立,联系不够密切。第四,在教学方法上,美术教育没有教学大纲,系统教材也比较少,在教学上主要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艺术趣味和专长来拟定讲义,而学生听课则主要是记笔记。教学大纲和系统教材的缺失,显然不利于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的规范和发展,这对于美术教育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为了解决这一现状,一些系科教师在小范围内制订和规范了一部分教学大纲,为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如著名的国画家傅抱石先生在南京师范学院编写了一套中国化的教学大纲和相关的教材,还编写了《中国美术简史》《中国绘画简史》,以及《中国的绘画》《美术史图录》等相关的美术教育教材资料。著名国画大师陈之佛在中国画教学中也非常注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写生能力和造型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理论讲解、教师示范、直观教学等相关的教育方法,如:他非常重视学生的速写、写生以及默写能力的训练,经常带着学生到乡下或大自然中去写生,这对于学生观察、感受自然魅力,丰富写作素材是很有帮助的。

中国现代史上的美术教育也历经了发展的衰弱期。1958年到1963年之间,全国高等美术院校进行了第二次的调整。这一次调整,主要依据的总路线就是“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在这样的方针路线的指导下,全国范围内迅速建立了大量的高等艺术学院,原有的艺术专科学校,或者是美术专科学校,也都迅速升级为艺术学院或美术学院。在这一进程中,许多师范学院的艺术系科也被组建成为艺术学院或美术学院。这种做法看似是将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扩大化,但事实上,这种范围迅速扩大的美术艺术学院的升级,本质上却是将艺术学院与美术学院或示范美术教育的办学方向混合了,这对于师范美术教育的专业发展和规范化进程来说具有非常恶劣的影响。好在这次改革是非常短暂的,一些混合的艺术学院或美术学院又迅速回到了师范院校当中,但是其影响却并没有完全消失。20世纪80年代,高等院校美术教育渐渐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家和社会对美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其教育办学规模也迅速扩大,教学形式和途径日趋多样化,教育部制定并颁发了详细规范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学术活动、教研活动以及对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日渐兴起,这对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