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掉了英勇善战的斛律光和高长恭,又除掉了善于理政的祖珽,北齐在亡国路上快马加鞭,而一个女子的出现更加速了覆灭的进程。
这个女子便是“玉体横陈”的冯小怜。
冯小怜原本是高纬第三任皇后穆邪利的婢女。穆邪利小名叫黄花,她是陆令萱的养女。高纬的第一任皇后是斛律光的女儿,斛律光被杀后,斛律皇后也被废黜。第二任皇后胡氏是胡太后的侄女,为了能让自己养女上位,陆令萱诬蔑胡皇后,高纬听信了陆令萱的谗言废掉了胡皇后,穆黄花顺利成了第三任皇后。
高纬开始时对穆黄花很宠爱,四处张罗购置奇珍异宝,为她打造至尊极品“七宝车”,香车美人,风光一时。不过很快就过了激情期,高纬开始移情别恋,董昭仪、曹昭仪、毛夫人等先后得宠,穆皇后渐渐被晾到了一边。
穆皇后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她思来想去,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貌美如花的贴身侍女冯小怜献给自己的皇帝老公。
穆黄花这样做,自然有她的打算,一是为了泄愤,让那些与自己争宠的嫔妃也尝尝失宠的滋味,另外也寄希望于冯小怜得宠后,能经常在高纬面前为自己美言,好保住自己的皇后位置。
事实证明,穆黄花的如意算盘完全打错了。
高纬从见到冯小怜的第一眼,便为之神魂颠倒,完全被这位美人给迷住了。冯小怜到底美到什么程度呢?史书上对此并无详细描绘,《隋书》用了四个字——“慧而有色”。这说明冯小怜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颇有才艺。她具体会什么呢?《北史》说她“慧黠能弹琵琶,工歌舞”。
高纬下令封她为淑妃,两人坐则同席,出则同马,一刻也舍不得离开,还发誓要同生共死,这样一来,穆皇后更加失宠了。
高纬不管在什么场合,即使和大臣们议事,也常常将冯小怜拥在怀中或者放在膝上,搞得这些大臣心猿意马,语无伦次。冯小怜大概会柔术,她的玉体曲线玲珑,而且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在冬天里暖似一团火,夏日里却又凉如冰块。
对于有极强表现欲的高纬,觉得“独乐不如众乐”,好不容易得到这样的绝世美人,只有自己一个人来独享,未免有些暴殄天物。于是他让冯小怜衣着暴露地躺在一张案几上,搔首弄姿,变换各种姿势,让群臣们来一饱眼福。
这便是典故“玉体横陈”的由来。
只是如此香艳的故事,史书没有任何记载,最早出现在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中:“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即便是这首诗里,也没有提到群臣围观小怜玉体的事,想必这个故事多半是后世的演绎和杜撰。
北齐此时已经烂透了!
皇帝昏庸,小人横行,朝堂上下一片乌烟瘴气,用史书上的话说:“政出多门,鬻狱卖官,唯利是视,荒淫酒色,忌害忠良。阖境嗷然,不胜其弊。”
北周武帝宇文邕觉得平灭北齐的时机已经成熟。
勋州刺史韦孝宽上书,提出了灭齐的三个方案,这便是著名的《平齐三策》,上策是:大军出轵关(今河南济源)东下,同时广州(今河南鲁山)军队从三鸦(今河南鲁山西南)出兵,招募山南(伏牛山南)的精锐,沿着黄河顺流而下,另外派遣北山(今陕北)的匈奴部众切断并州(今山西太原)、晋州(今山西临汾)之间的交通要道,几路大军同时出击,敌人顾此失彼,定会一举灭掉北齐。
中策是:联合陈国,让陈国在东南发起进攻,我军乘虚袭击,如果北齐大军来救援,就坚壁清野,他们撤离后,我们再卷土重来,反复几次,使其不停奔波劳累,等待好的战机出现,我军趁机进攻,一定能成功。
下策是:采取与北齐和好的政策,与他们保持通商关系,养精蓄锐,相机行事,将来水到渠成再兼并北齐。
在韦孝宽看来,无论采用哪个计策,最后的结果都是北齐亡国,但上策更直接更痛快,用时也最短。
宇文邕就此征询几个心腹大臣的意见,他问仪同三司尹娄谦说:“如果用兵,应该先进攻哪个国家?”尹娄谦回答:“北齐君主昏庸无能,大将斛律光被杀,如今已是离心离德,百姓道路以目,如果发兵,理应首选北齐。”这话说到了宇文邕心坎上,听后他不由得大笑起来。
他又派人去安州(今河南安陆)征询安州总管于翼的意见,于翼是八柱国之一于谨的儿子,也是宇文邕的姐夫,宇文邕对他的意见很看重,于翼也赞同出兵,他建议可以在边境上减少兵力,缓解紧张态势,让北齐失去警惕,然后攻其不备,一击致命。
宇文邕还派尹娄谦等人出使北齐,一方面假意缓解紧张气氛,麻痹迷惑对方,另一方面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情报。
一切准备妥当后,宇文邕召集大将军以上的高级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商议伐齐事宜。宇文邕对众将表示,此次作战的部署是多路出兵,水陆并进,一举攻克河阴(今河南孟津)后,在洛阳地区与北齐进行决战,宇文邕并没有采用韦孝宽的策略,而是选用了长期以来两国相争的老套路。
军事会议结束后,建德四年(575年)七月,北周武帝宇文邕正式下诏,宣布伐齐,兵分六路,共有十八万人,其中宇文邕亲率六万主力直扑河阴。(www.xing528.com)
北周的这次行动,策划已久,但行动却非常突然,北齐没有丝毫准备,所以刚开始各路兵马进展非常顺利,宇文邕率领大军取得了河阴大捷,攻克河阴大城。
河阴大城在黄河南岸,是北齐为了保护黄河河桥设置的三座城之一,另外两座是建在河中沙洲上的中潬城和河桥北面的北中城。
没想到在黄河河中沙洲上的中潬城,居然成了北齐的“定海神针”,镇守该城的是北齐永桥大都督傅伏,他本来奉命增援河阴,但浮桥已断,无法前行,只好进入中潬城。宇文邕率军围攻二十多天,却始终无法攻克。
宇文邕不得不转移攻击方向,率军攻打洛阳西北的金墉城,镇守城池的是北齐洛洲刺史独孤永业,他率军拼死抵抗,宇文邕还是无法攻克,这时候传来消息,北齐的增援大军已经相距不远。
城池无法攻克,援兵又很快将至,宇文邕因着急上火而病倒了,无奈之下他下令退兵,其他几路攻占的三十多座城池也全部放弃。
准备了三年的第一次伐齐就这样以失败收场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场战争表明北齐国力虽然日渐衰微,但还远没有到一击即溃的地步,对于北周君臣来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宇文邕心中自然有一种挫败感,但并没有丧失信心,他觉得只要充分吸取经验教训,重新调整进攻策略,就一定能够完成平齐大业。
一年之后,宇文邕决定二次伐齐,他对群臣说:“上次因得病,未能消灭敌人,现在齐国朝廷日益昏乱,无知小人把持朝政,民怨沸腾,朝不保夕,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如果拒不接受,将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这算是战前动员,宇文邕痛定思痛,对具体的进攻策略做了重大调整,他说:“上次进攻黄河以南地区,只是攻击了敌人的脊背,未能扼住敌人的咽喉,晋州是敌方要地,我军进攻,敌必来救,我军严阵以待,然后挥师东进,一定能平灭齐国。”
实际上,在上次伐齐前,有大臣提出洛阳不易攻克,即使占领了也不容易守得住,不如进攻晋州,然后直取晋阳,不过宇文邕当时并没有采纳,这次算是拨乱反正。
宇文邕虽然信心满满,但众将的态度并不积极,距离上次出兵还不到一年,军力尚未完全恢复,但宇文邕态度很坚决,他说:“我意已决,机不可失,胆敢动摇军心的,定斩不饶。”
建德五年(576年)十月,第二次伐齐战争开始。
宇文邕亲率中军主力,命宇文盛、宇文亮、杨坚统率右军,宇文俭、窦泰等率领左军,三军齐发,直指平阳城(今山西临汾)。
宇文邕从汾曲来到平阳城下督战,北齐守将无心坚守。行台左丞侯子钦出城向北周投降,晋州刺史崔景嵩防守北城,晚上也派使者出城向北周请求投降。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北周将领段文振手持长矛和几十人先行登上城头,崔景嵩在前面带路,北齐守军溃败。于是北周攻克了平阳,俘虏了尉相贵和他的部下八千多人。
高纬此时在忙什么呢?他正陪着心爱的冯小怜在晋阳郊外打猎,前线告急的文书接踵而来,但都被右丞相高阿那肱扣下,他对使者说:“陛下正玩到兴头上,边境上的冲突乃是家常便饭,何必来扫陛下的兴致。”
直到平阳陷落的消息传来,高阿那肱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急忙向高纬禀报,高纬一听脑袋都快炸了,因为平阳是晋阳的门户,平阳丢了,晋阳危在旦夕,他下令立即返回晋阳,集结大军,组织反攻。
这时候,冯小怜提出一个要求,希望高纬能再陪她杀一围,面对心爱之人的请求,高纬将十万火急的军情抛在脑后,陪着冯小怜玩尽兴了才回到晋阳,召集众将部署反攻事宜。
宇文邕听说北齐援兵将至,做出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退兵。
他令开府仪同梁士彦为晋州刺史,率领一万人驻守平阳,又令宇文宪带六万人驻守今天的山西闻喜,与平阳遥相呼应,自己则率大军返回长安。
众将不知道皇帝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当初排除众议坚决出兵的是他,如今要撤军的还是他,大将军宇文忻劝谏说:“现在齐国君主昏庸,军无斗志,即使有百万之众,不过是送给陛下的礼物,此时不打,如果北齐以后出现一个明主,君臣齐心合力,即使是商汤、周武王再世,也难以扫平他们。”军正王纮也说:“齐国政治昏乱,已历几代君主,攻下动荡的齐国,正是今日,此时撤军,实在难以理解。”
难理解也要理解,宇文邕表示他们说得都有道理,但撤军更有道理。
宇文邕为什么这样做,着实是一个谜团,也许是上次失利的阴影尚未消退,也许是他想以退为进,看看北齐的真正实力到底如何然后再做打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