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七年(549年)八月的一个夏夜,邺城城北东侧的柏堂内,人影攒动,坐在床上的那位时而急迫发问,时而皱眉深思,床下的几位你一言我一语,从他们的神情来看,商议的绝非等闲之事。
东柏堂是当时东魏第一权臣高澄的办公衙署,同时也是他用来“金屋藏娇”的地方。
这个“娇人”叫作元玉仪,她原本是北魏高阳王元雍世子元泰的一个小妾所生的庶女,当年河阴之变中,元泰和他老爸元雍都被尔朱荣所杀,元玉仪四处流离,曾经在孙腾府上做过歌妓。朝廷为河阴之变的死难者平反昭雪后,元玉仪找到承袭高阳王爵位的元斌,想要认祖归宗,但元斌却不肯认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
元玉仪只好又一次流落街头,所幸她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高澄,这位高家大公子从晋阳来邺城朝觐天子,无意中遇到了元玉仪,顿时被她的美貌风姿所吸引,于是将她带回东柏堂包养起来,并奏请当时的孝静帝封元玉仪为琅琊公主。
风流好色的高澄,一生拥有许多女人,但对元玉仪的感情超过了其他人。
中书侍郎崔季舒是高澄的密友,他有一个重要的使命便是帮着高澄到处寻访美人。高澄得到元玉仪后,对崔季舒说:“你经常替我选美女,可选了那么多,都没有我自己得到的这般与众不同。”
崔暹是帮助高澄肃贪的干将,此人铁面无私,高澄担心他因此事进谏,故意不给他好脸色看,没想到崔暹来见高澄时,故意将袖子里的名刺(名刺是古代人拜访时互通姓名的名片)掉在地上,高澄十分奇怪,身为宠臣的崔暹来自己这里根本无需这个东西,崔暹却道:“我尚未拜访公主呢!”高澄喜出望外,拉着他的手去见元玉仪。
既然是高澄的府邸,坐在床上的那位无疑是高欢的长子,权势熏天的大将军高澄,下面的三人分别是散骑常侍陈元康、黄门侍郎崔季舒和吏部尚书杨愔。
他们身居高位,都是高澄的心腹,特别是陈元康,深得高欢高澄父子两代的高度信任。陈元康是高欢的“贴身大秘”,他能获得这样的位置要感谢两个人——司马子如和高季式,因为这两位把高欢原来的“首席秘书”孙搴给喝死了。孙搴很有才,高欢对他非常重视,以至于他写檄文时,高欢亲自为他吹火取暖。但孙搴交友不慎,与司马子如和高季式聚会时因喝得太多而酒精中毒身亡了。
高欢亲自到孙搴的灵堂哀悼,大呼“折我右臂”,要求司马子如和高季式给他赔秘书,司马子如推荐的是《魏书》的作者魏收,而高季式推荐了陈元康。魏收有个毛病,便是管不住自己的嘴,这是给领导当秘书的大忌。而陈元康不仅嘴巴很严,而且记忆力惊人。高欢有一次外出,临行前把陈元康带在身边,自己在马上下达了九十多条指令,陈元康都记得一清二楚,于是很快就成为高欢最信任的人。
邙山之战中,面对溃败的西魏军,陈元康力劝高欢乘胜追击,一举消灭宇文泰,但高欢没有听从,留下了一生的遗憾。他病重时对接班人高澄说:“邙山之战,我没有采纳元康的建言,才给你留下现在的祸患,我为此深感悔恨,死也难以瞑目。”
作为领导的贴身秘书,陈元康经常和高欢家人打交道,他还充当了高澄“保护伞”的角色。高欢对朝臣将领很少发火,但却是一个“狼爸”,他经常揍高澄,有次揍完后气呼呼地告诉陈元康,没想到陈元康劝他:“大王教训世子,自有礼法规定,您应该依照仪刑办事,而不必动手动脚。”言辞恳切,甚至流了眼泪。从此以后,高澄挨打的次数急剧减少。高欢实在忍不住,偶尔揍一下后会叮嘱左右:“千万不要让陈元康知道。”
因此高澄和陈元康的关系很好,高欢死后,陈元康继续受到重用。
高澄和他的心腹们商讨的确实不是一般事宜,而是要逼迫当朝天子孝静帝元善见禅让,从而改朝换代,让高澄坐上那把高高在上的龙椅。
由于此事极为机密,所以高澄让无关人员统统退下,只留下两个属官王纮和纥奚舍乐门外执勤。
四人讨论得热火朝天,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惊天血案即将发生,而他们都将成为受害者,更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制造血案的并非什么政治仇敌,而是一个厨子。
这个厨子叫作兰京,史书上说他原本是南梁大将兰钦之子,在与东魏交战时兵败被俘,然后被分配到高澄府上当了厨子,从将军之子沦为灶前伙夫,这样的命运转折简直是断崖般的。
兰京当然不适应如此剧烈的角色转化,他的父亲兰钦想用钱将儿子赎回去,但被高澄拒绝。兰京也多次哀求高澄放自己一马,自己若能够回到故土,将对高澄感恩戴德一辈子。没想到高澄非但拒绝,还骂道:“如再啰唆,我就杀掉你!”兰京心里从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就在四人密谋时,兰京进屋送饮食,等他退下时,高澄对其他三位说:“我昨天梦见这个奴隶用刀砍我,应该马上将他除掉。”(www.xing528.com)
高澄不曾想到,自己随口这样一说会惹来杀身之祸,尚未走远的兰京听到了这句话,他心里仇恨的种子顿时开花结果。
兰京将利刃藏于盘底,接着又进来送食,高澄大怒斥责道:“我没有下令,你怎么进来了,赶紧滚出去!”兰京大喊一声:“我来杀你!”说时迟那时快,他手持利刃向高澄扑了过来。
高澄见状大惊失色,急忙从床上跳下,但时运不济,关键时刻他居然崴了脚,不能行走,只好钻到大床下躲了起来。
另外三位见势不妙,各显神通,杨愔反应最快,拔腿就跑,成为第一个成功逃脱的。崔季舒想必经常来东柏堂,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转身跑到厕所里隐蔽起来。只有陈元康挺身而出,站出来与兰京搏斗,但手无寸铁的他根本不是兰京的对手,胸膛和腹部被刺中,肠子都流了出来,无法支撑,重伤倒地。
门外站岗的王纮和纥奚舍乐听闻屋里乱成一团,赶忙进来救援,不料兰京的五个同伙也闻讯赶来,将两个属官砍成一死一伤。
高澄的末日就此来到。
兰京等人将大床移开,对着已经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高澄一通乱砍,鲜血飞溅,刚才还在做着“皇帝梦”的高澄,就这样“皇位未登身先死”,被乱刀砍得血肉模糊,不成人样。
很快,高澄的二弟太原公高洋便赶到了凶杀现场,事发时他在城东头的“双堂”,听闻消息后,显得格外镇定,好像事先知道似的,然后带兵迅速赶到东柏堂,将未来得及逃走的兰京等六人抓住后,第一时间砍成肉泥,然后对外宣布:“奴才造反,大将军受伤,没有大碍。”
这就是东魏历史上著名的“东柏堂之变”。
过程看上去比较清楚,属于个人泄愤杀人。但仔细琢磨一下,就会觉得疑点重重,主要集中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杀人犯兰京,一个是最早赶到现场的高洋。
先说兰京,从事变整个过程来看,他属于典型的“激情杀人”,由于听到高澄的狠话,兰京临时起意。可最大疑点是在动手后,居然有五个同伙第一时间跑来帮忙,显然像是提前约好的,而且从他们对付王纮和纥奚舍乐的身手看,不是一般的伙夫,整个事件看上去像是策划已久的。
再说高洋,这个高澄的同母胞弟,平时表现得极为低调,低调到众人基本忽视了他的存在,他给人的印象是沉默寡言,甚至举止木讷,但这次行动却极为迅速果断,好像提前有预判一样,而且抓住了兰京和他的同伙,未经询问直接将其处死,没有留下任何一个活口,导致整个事件变成了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谜案”。而且事后迅速封锁高澄被杀的消息,直到四、五个月后才对外公布。
整个事件谜团一个接着一个,首先,早在刺杀事件发生之前,民间曾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灯灯灭。”“高竿”预示“高”姓,“水底燃灯”则预示着“澄”字。童谣的寓意很明确,就是高澄要死,不要小看童谣,在古代政治中童谣不会凭空流行,往往是被一些政治家利用,作为改朝换代舆论宣传的工具。
其次,事件发生前几天,崔季舒曾无缘无故在皇宫北门外诵读起南朝诗人鲍照的一首诗,其中有“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两句,读到这里时,崔季舒悲不自胜,泪流不止,旁边的人见了都感到奇怪不已。
最后,事件发生时,高澄的七弟高涣正在西边学习,听到东柏堂有动静,大惊失色地说了一句:“大兄必遭难矣!”好像已经知道事变的最终结局。
这起凶杀案疑点重重,实在难以捋出一个清晰的头绪,但从后来结果看,高洋是此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再联系上事变前后他的反常表现,以及他和高澄的微妙关系,所以不少人把他当作最大的嫌疑犯。
因此有人试图还原这场事变的真相:当高澄坐镇晋阳的时候,表面上极为低调的高洋暗地里结交联络邺城的一众文武朝臣,这其中包括素来受高澄信任的吏部尚书、侍中杨愔,黄门侍郎崔季舒等。当高洋得知了兰京与高澄的矛盾后,立即暗中与兰京联系,双方经过密商后达成了某项秘密协议。对于这个协议,杨愔知道,崔季舒也知道。所以当兰京持刀冲入东柏堂时,事先知情的杨愔与崔季舒跑掉了,只留下另外三人与刺客搏斗,结果两死一伤。而此时高洋却早已聚集兵士,在得到事发的消息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随即下令封锁东柏堂,并第一时间将兰京等人处死。
真是这样吗?说不清楚,每个人都可以天马行空想象一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