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方乱成一锅粥时,北魏王朝的掘墓人出现了,他便是尔朱荣。
尔朱荣出生在北秀容,在今天山西朔州一带,史书上说“其先居于尔朱川,因为氏焉”,就说他们家族之所以叫“尔朱”,是因为祖上住在一个叫作“尔朱川”的地方,但“尔朱川”具体位置在哪里,不是很清楚,大概在今天山西朔州以北、雁门关以外的地区。
尔朱氏一直以来都是契胡酋长,“契胡”到底是个什么民族,到现在依然是个谜,因为史书上找不到关于这个种族的任何记载。但普遍认为其实就是羯人,与后赵的石勒、石虎同出一源,再往上捋,他们先祖乃是来自中亚的伊兰人,也就是现在的伊朗人的先祖。
尔朱家族虽然不是鲜卑族,但一直以来都死心塌地地追随北魏王朝,尔朱荣的高祖尔朱羽健曾率几千武士跟着道武帝拓跋珪攻打后燕的都城中山,此后尔朱氏几代都为北魏的将军,算得上是北魏的“忠实拥趸”。
北魏王朝对尔朱家很不错,拓跋珪将北秀容三百里的土地赏赐给尔朱羽健,作为世袭领地。后来拓跋珪看到南秀容的土地更为肥沃,想让尔朱家族移居到那里,但被尔朱羽健谢绝,他表示自己一家世代侍奉国君,北秀荣离京师较近,可以更好地报效北魏王朝,怎么能因土地的肥沃瘠薄而搬迁到远地。
到了尔朱荣父亲尔朱新兴时,他家的势力范围早已超越世袭领地,整个部落富得流油,牛、羊、马等不计其数,放养在山谷中,由于数量太多,无法以头数计算,计量单位直接变成了“山谷”。
尔朱新兴非常大方,北魏王朝每有战事,要人给人,要粮给粮,要牲畜给牲畜,从来不讲条件,俨然成为北魏的“后勤部长”。他每次入朝,总会给王公大臣们准备礼物,因此人缘极好,被北魏朝廷封为散骑常侍、平北将军,秀容第一领民酋长。
尔朱新兴年老后请求将酋长之位传给儿子尔朱荣,对于这样的请求,北魏朝廷当然同意,尔朱荣就此成了新当家,光荣退休的尔朱新兴几年后寿终正寝,活了七十四岁。
尔朱荣,这个名字充溢着一种粗犷的味道,再加上他被称为“董卓再世”,所以一提起这个名字,许多人第一反应便是满脸横肉,有着长长络腮胡子的土匪形象。
但大家统统猜错!
史书上说尔朱荣“洁白,美容貌”,活脱脱一个容貌俊美、皮肤白皙的大帅哥,他在年轻时便继承了如此大的产业,称得上是真正的“高富帅”。
尔朱荣并不满足做个“富二代”,他的志向是在沙场上建立旷世奇功,这或许和他父亲的期许有关。史书里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是当地有个水池叫祁连池,池水清澈见底。有一次,尔朱荣和父亲在池边玩耍,听见远处仿佛传来悦耳的箫鼓之声。父亲说:“听到这种声音的人,以后一定会飞黄腾达。我老了,看来这话要应验在你的身上,好好努力。”
尔朱荣由此一天也不敢放松,他对自己严格,对手下更甚之。史书上说他非常喜欢打猎,本来这是一个娱乐项目,但尔朱荣却搞得像军事演习一样,“号令严肃,众莫敢犯”,哪怕有一只鹿逃出去,失职的人都会被处死。
六镇起义导致天下大乱,尔朱荣敏感地意识到,自己建功立业的良机终于到来了。当时他已经三十一岁,常言说“三十而立”,确实也到了该成就一番事业的时候了。
尔朱荣一边上奏北魏朝廷,请求继承尔朱家的光荣传统,为皇帝分忧,率军平定叛乱。一边“遂散畜牧,招合义勇,给其衣马”,也就是他广散家财,招募勇士,很快便拉起一支四五千人的队伍。
就在尔朱荣摩拳擦掌,准备建功立业时,胡太后咸鱼翻身,重新夺回了朝政大权。
但形势着实不容乐观,北边战祸愈演愈烈,西边也毫不逊色,自称为“秦王”的莫折大提去世后,他的儿子莫折念生更进一步,自称天子,设置百官,改元天建。
北魏朝廷派吏部尚书元修义担任西道行台,相当于西北前线总指挥,率军讨伐莫折念生,这位元总指挥还没有光临前线,就说自己得了重病,真病还是假病,无从知道,反正朝廷只能临阵换将。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这位新总指挥居然是个外国人,此人叫作“萧宝夤”,他本来是南齐末代皇帝萧宝卷的弟弟,因南齐灭亡,他渡过长江逃到了北魏,宣武帝元恪对这位高级“政治避难者”很重视,把自己的姐姐南阳公主许给了他。
萧宝夤知恩图报,在与南朝的作战中很卖力气,被孝明帝元诩委以重任,从南边调动到西北负责平定叛乱。萧宝夤手下有一员虎将,叫作崔延伯,此人骁勇异常,萧宝夤经常称赞他:“关、张不如也!”
崔延伯在马嵬大破莫折念生,取得了黑水大捷。但没过多久,由于过于轻敌,他被胡琛的部将击败,崔延伯本人也中箭身亡,消息传到洛阳,北魏朝野大为惊恐。
此时,南边的梁朝也跑来添乱,意图浑水摸鱼,夺得淮南之地。
面对如此危局,徐娘半老的胡太后首先想到的居然是要抓住青春的尾巴,素来爱美的她,更加重视自己的妆容,遗憾的是那时没有整容手术,否则胡太后一定是个忠实的主顾。(www.xing528.com)
胡太后经常精心打扮后出去游玩,这让东阿公元顺很看不惯,他曾经被元叉赶出朝廷,后被胡太后召回。元顺直言不讳地对胡太后说:“按照古礼,妇人在丈夫死后应自称为未亡人,头上不能装饰珠玉,衣服上不能绣有花纹颜色,陛下母临天下,年将不惑,整天如此过度打扮,怎么给后世树立典范?”这席话说得胡太后很下不来台,史书上说她“惭而不出”。
她回到宫里,立即将元顺召来,破口大骂道:“我不远千里把你召入朝廷,难道就是让你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我吗?”元顺并不服软,他说:“陛下每天盛服炫容,不怕天下人笑论你,难道就以微臣这一句话感到羞耻吗?”
浓妆艳抹对胡太后而言只是“小儿科”,她更大的爱好在于“找情人”,特别是被软禁了五年的她,更加渴望投入一个男人的怀抱。
胡太后精心挑选的“情人”是大臣郑俨,之所以选择他,一方面郑俨自身条件不错,是出了名的美男子。一方面他们还是“老相识”,郑俨当年是胡太后父亲胡国珍的下属,想必那时两人便已暗送秋波,胡太后重新掌权后,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郑俨。
胡太后封郑俨为谏议大夫、中书舍人,为了能让他以合理名义留在宫中陪自己,胡太后煞费苦心,还给了郑俨一个叫作“尝食典御”的职务。
胡太后希望郑俨日夜都能陪伴在自己身边,每时每刻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但郑俨毕竟是有家室的人,出于人道主义考虑,胡太后偶尔也会给“情人”放个假,让他回家看看,不过总是会派几个太监跟着郑俨,搞得郑俨见到老婆后说不了几句话,便又要匆匆回到宫中。“情人”当到这个份上,也算前无古人。
郑俨因备受宠爱而获得重用,晋升为中书令、车骑将军。但他只有脸蛋和身材,没有治国能力,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他把好友徐纥推荐给了胡太后。
徐纥最大的特色是见风使舵,他在宣武帝时被封为中书舍人,但为了更上一层楼,他巴结上了赵脩,赵脩被杀后他被贬到外地。徐纥并不死心,后来又依附清河王元怿,官复原职。元怿被杀后,他被贬为雁门太守,后称母亲年老而辞官回乡。但喜欢权术的他不可能退隐乡里,后来到洛阳又投靠了元叉,元叉倒台后,胡太后念他曾经是自己情人元怿的属下,爱屋及乌,仍让其担任中书舍人。
他在北魏政坛摸爬滚打许多年,察言观色的能力已炉火纯青,看到郑俨得宠,便使出自己的独门拍马绝技,很快便和郑俨搞得很熟,通过郑俨最终抱上了胡太后的大腿,被任命为中书舍人、黄门侍郎,总摄中书、门下之事,所有军国诏令,都由他负责。
郑俨和徐纥互为表里,权倾内外,被当时的人们并称为“郑徐”。
当然,两人最大的区别是,徐纥确实有几把刷子,而且非常敬业,真把朝廷的事情当作自家的事儿,史书上说他整天工作不知疲倦,有紧急文书,由他口述,下属执笔,很快就会有回复意见,堪称北魏朝廷的“特级劳动模范”。
胡太后的好命还在延续,尽管她整天风花雪月,但北方战局却出现了重大转机!
贺拔度拔及其三子抓住机会袭杀了卫可孤,重新夺得了怀朔镇。接着柔然在北魏使者的说服下,首领阿那瓌带领十万大军向西,进攻武川镇和沃野镇,大败破六韩拔陵之军。
历史总是充满诡异,想当初北魏煞费苦心设置六镇是为了防范柔然入侵,没想到,如今却要靠柔然出兵来平灭六镇之乱。
元深取代李崇担任前线统帅后,也改变了策略,将先前的武力平叛变为分化招降。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参军于谨,他出生于将门之家,熟读《孙子兵法》,对打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对元深说:“叛党人数太多,如果穷兵黩武,恐怕不是上策”,元深问他该如何呢?于谨建议派出说客,分化瓦解响应破六韩拔陵的其他势力,这样可以不战而平定叛军。
元深深以为然,但却也很犯难,因为北方部众很多,说的话都不一样,找出一个精通各族语言的使者着实不易。只是他忘记了,眼前的于谨就是个语言天才,他掌握了北方数个民族的语言。于谨毛遂自荐,愿意担负如此重要的使命。
于谨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单骑便说服西部高车乜列河率着三万余户归降。元深对他的工作成效不由手工点赞,决定亲率军队接应乜列河,但于谨却表示反对,认为乜列河归降,破六韩拔陵必然会派兵来追,应该将计就计,设下埋伏,定会大获全胜。
元深采纳此建议,在折敷岭(今内蒙古包头市西)设下伏击圈。如于谨所料,破六韩拔陵果然率军来截击乜列河部,此时魏军伏兵突然出现,打得破六韩拔陵措手不及,大败而逃。
接着柔然可汗阿那瓌又大破破六韩拔陵部,斩杀了大都督、平南王破六韩孔雀,这给破六韩拔陵造成了巨大的恐慌,为了躲避柔然,破六韩拔陵决定率残部南渡黄河。
彻底剿灭破六韩拔陵的时机终于来到了,北魏朝廷命李叔仁堵死破六韩拔陵的退路,然后元深亲率大军赴援,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破六韩拔陵的起义军被柔然军和北魏军南北夹击,连续战败,最终无路可走,遭到了致命打击。
此战后,破六韩拔陵,这个六镇起义的“网红”首领突然神秘地消失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从此下落不明,史书上再也没有关于他的记载。他的失踪带来的后果是六镇的二十万军民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只能向北魏政府军投降。
轰轰烈烈的六镇起义就此告一段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