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朝历史:胡太后的铁血开凿与腐败放纵

北朝历史:胡太后的铁血开凿与腐败放纵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宣武帝元恪时代,在两边的岩壁上曾经开凿过一些石像,胡太后则将这个工程正式核准立项,进行大规模开凿,这项浩大的工程前后用了八十多万人力,耗时二十四年还没有最终完工。胡太后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兴佛,而是放任腐败。胡太后上台后,对贪腐非但没有采取强有力措施,反而更加放纵这种行为。胡太后选中的第一个“情人”是朝中大将杨大眼的儿子杨白花。

北朝历史:胡太后的铁血开凿与腐败放纵

胡太后完成人事布局后,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出牌了!

她以皇帝年幼为由,提出由自己代孝明帝主持祭礼,这个提议遭到礼官、博士们的反对,他们认为祭礼是国家大事,让女人主持祭祀以前没有先例。冯太后转而征询侍中崔光的意见。崔光是政坛常青树,赖以生存的诀窍是“见风使舵”,他表示东汉曾有太后邓绥进献祭品的前例,胡太后听后大喜,总算是找到了依据,由此顺利主持了祭礼。

这只是胡太后小试牛刀,既然走上了“北魏梦想秀”舞台的中央,她就要用手中的权力实现自己的夙愿。

胡太后第一个梦想是大兴佛教,可能是因为从小受到她那位精通佛礼姑姑的影响,胡太后成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特别是生下皇子元诩前,她曾在佛前祈求保佑,后来果然逃过了劫难,她心里盘算这一定是佛祖于冥冥中保佑了她,所以余生一定要好好报答佛祖。

怎么报答呢?她在皇宫旁修建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寺庙——永宁寺。令人颇感神奇的是,在开挖地基时,居然挖出了三十座金像,这更让胡太后觉得是佛祖在显灵,于是不断加大建造投入。

这座寺庙建有九层佛塔,浮屠高九十丈,塔尖又高十丈,里面有僧房千间,珠玉锦绣充斥其间。佛塔四面的角上挂着金铃铛,共有一百二十个,每个铃铛都有水瓶那么大,夜深人静时,十里之外都可以听到铃声。当时自称游历过一百多国的西域菩提达摩,见到永宁寺也被惊呆了,表示从没有见过如此壮丽的寺院。

胡太后似乎觉得这还不够,接着动工续建另外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龙门石窟。工程地点在洛阳的南边,此地有两座山对峙,中间流有伊水,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天然门阙,史称“伊阙”。宣武帝元恪时代,在两边的岩壁上曾经开凿过一些石像,胡太后则将这个工程正式核准立项,进行大规模开凿,这项浩大的工程前后用了八十多万人力,耗时二十四年还没有最终完工。

今天在龙门石窟前流连忘返的游客应该真心感谢胡太后,但当时的百姓却叫苦不迭。建造这项庞大的工程,使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为了逃避赋役,不少人出家为僧,因为僧人不用交租纳税,这便形成了恶性循环,国家的赋税进一步减少,只能加大对那些没有出家农民的盘剥。

一些大臣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李崇劝谏胡太后,应该把财政收入多用在教育上,不应该在宗教上投入巨额资金。元澄则上表胡太后,引用“楚灵王兴建章华宫而使楚力衰,秦始皇修筑阿房宫而使秦财竭”的历史教训,劝说胡太后要减轻百姓负担,胡太后表示大家说的都对,但依然我行我素。

胡太后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兴佛,而是放任腐败。贪污腐败一直以来是北魏的顽疾,历代国君对这个问题都高度重视,拓跋嗣、拓跋焘、拓跋弘、冯太后都曾采取过非常严厉的措施,以图刹住这股邪气,在孝文帝元宏时终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宣武帝元恪即位后,贪腐之风再次高涨,元禧、元详、茹皓等大贪官接连出现。

胡太后上台后,对贪腐非但没有采取强有力措施,反而更加放纵这种行为。有次她带着王公大臣去参观盛满绢布的仓库,看到堆积如山的绸缎布匹,开心之余表示每个人可以随意往家里搬,但只能搬一次,有多大力气就拿多少。

这帮王公贵族觉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往外搬,一时间丑态百出。尚书令李崇和章武王元融最为贪心,因背负太重而跌倒在地,一个受了腰伤,一个扭伤了脚,胡太后又气又笑,下令将两人搬出的全部没收,一时成为众人的笑柄。

只有一个人拿得最少,此人便是“老好人”崔光。胡太后有些奇怪,问他为何只取两匹,崔光答道:“臣两手只能拿两匹”,此言一出,搞得其他人颇感羞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胡太后的带动下,一股奢靡之风在北魏王朝迅速蔓延。

高阳王元雍是公认的“首富”,他的王府装修的标准,完全以皇宫为样板,府中有僮仆六千,歌姬五百,日日夜夜乐声不断。此人还是个“超级吃货”,一顿饭能吃掉几万钱。尚书令李崇身价和元雍差不多,但李崇为人吝啬,常对人讲:“高阳一食,敌我千日”,就是说高阳王一顿饭,够自己吃一千天的。

有个王爷对元雍这个“首富”表示不服,他便是河间王元琛,他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是“福布斯富翁排行榜”的头号人物。他有十多匹宝马,每个马槽都是用纯银打造的,在他府中举办的宴会上,所用的酒器为玛瑙碗和赤玉杯,这些器皿在皇宫里也很难见到。(www.xing528.com)

元琛很爱露富,有次他邀请诸位王爷到家里参加宴会,宴会上金银器皿,琳琅满目。酒足饭饱后,他带着王爷们参观自己的仓库,里面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令人目不暇接,元琛看到众人羡慕嫉妒的眼神,颇感得意,他不由想起西晋时期的首富石崇,感叹道:“我不恨看不到石崇,只恨石崇看不到我。”

导致西晋过早亡国的奢靡之风,又在北魏死灰复燃。

这次展览搞得另外一个王爷抑郁了,他是章武王元融,从元琛府上回去后便闷闷不乐,叹息了三天后,居然卧床不起。江阳王元继听说后前来探望,知道病根后非常不解,他对元融说:“你的财物不少于他,为什么还羡慕嫉妒恨到如此地步呢?”元融答道:“本来以为比我有钱的只有高阳王,我能排到第二,想不到中间居然还有一个河间王。”

从这些王爷的嘴脸可以看出,北魏王朝真的无药可治了。

胡太后第二个梦想是找个可以寄托身心的“情人”,这个想法和前朝的冯太后如出一辙,这其实不难理解,虽然她们贵为太后,但皇帝老公死时,她们都还很年轻,漫漫长夜对她们来讲确实是一种煎熬,再加上手中大权在握,找几个相好也再正常不过。

胡太后选中的第一个“情人”是朝中大将杨大眼的儿子杨白花。有意思的是,杨大眼原本不叫这个名字,杨白花也不是原名。

至于杨大眼叫什么,没有人知道,他之所以获得这样的名号,是因为打仗非常勇猛。他出身不高贵,最早是被尚书李冲发现的,当时孝文帝元宏准备南征,让李冲选拔人才,起初李冲并没有看上他,他毛遂自荐说自己有独门绝技,说罢将三丈长的绳子系在发髻上,拔腿狂奔,跑得比骏马还快,绳子被扯得直如箭矢。在场的人都看傻眼了,李冲也深表叹服,说:“自古以来,我还没见过这样才干超群的人呢!”

杨大眼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两军对阵时“瞋眸奋发”,令对方不敢直视。南朝人非常怕他,都传说他“眼如车轮”,杨大眼的名字就这样叫开了。

杨白花几乎遗传了杨大眼的所有优点,史载他“少有勇力,容貌雄伟”,胡太后看上了他,遂“逼通之”。但不知为何,后来他却选择了叛逃南梁,是因为满足不了胡太后过强的欲望,还是觉得长此下去会有杀身之祸,不得而知。

胡太后虽“赔了情人又折兵”,但心中没有太多怨恨。相反痴情的她对杨白花追思不已,还饱含深情地做了《杨白花歌》,让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歌中唱道:“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闱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

没想到,胡太后因这个作品居然跨入文学家的行列,《杨白花歌》后来成功入选《乐府诗集》。唐代柳宗元大约是受了感动,也做了一首《杨白花》诗:杨白花,风吹渡江水。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现代的《中国文艺词典》将胡太后列为中国女词人,而《杨白花歌》也在中国文学史中作为北朝的代表作来介绍。

胡太后当然不会让自己的私生活出现空档期,她看上的帅哥是清河王元怿,这位王爷是孝文帝元宏的第四个儿子,宣武帝元恪的异母兄弟,换句话说,他是胡太后的小叔子。

史书上说元怿“幼而敏惠,美姿貌,高祖爱之”。是说元怿自幼机敏聪慧,容貌秀美,深受父亲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喜爱。他的叔叔元勰也很看好他,认为他“有风度神韵,外表魁梧,带有中和之色,德行充备。如果上天假借他年岁,可与周公、召公相媲美”。

元怿玉树临风,姿容甚美,而且博览群书,很有学识,是一个理想的“情人”人选,所以胡太后也顾不得什么伦理,逼着这位小叔子成了自己的“闺中密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