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嗣生前对后事做了妥善安排,他选立自己的长子拓跋焘为太子,并放手让他总管朝中事务,作为接班人重点培养。
拓跋焘似乎从小就具备当皇帝的潜质,据《魏书》记载,他从小体态容貌与常人大不相同,所谓“体貌瑰异”,他的祖父道武帝拓跋珪对此十分惊奇,高兴地说:“成吾业者,必此子也。”
真的假的,不太好说,但假的可能性比较大。
拓跋焘从他老爸那接过的并非盛世,而是一个危机重重的王朝,南征损失不小,更重要的是北边的柔然经常捣乱,搞得边境不得安宁。
柔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但却一直是个谜团,它到底属于哪个民族,从何处而来,现在众说纷纭,有东胡、鲜卑、匈奴等几种说法,主要活动地点在阴山一带,以游牧为主,他们的骑兵似“风驰鸟赴,倏来忽往”。“像风一样自由”的柔然骑兵,经常过境抄掠,但当北魏军一出动,他们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把游击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对于北魏来说,柔然是个相当难缠的对手,拓跋珪、拓跋嗣都曾发兵攻打过柔然,并取得大胜,但柔然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逮着机会就来咬一口,搞得北魏很是不爽,所以拓跋焘将其称作“蠕蠕”,这是一种多足的小爬虫,讽刺他们像不会思考的虫子,只会搞偷袭,起初只有拓跋焘自己这样称呼柔然,后来下令全国军民对柔然全部改称“蠕蠕”,可见拓跋焘内心对柔然的讨厌程度。
不过,改称柔然为“蠕蠕”只是过过嘴瘾,拓跋焘登上皇位后,面临的却是重大危机,柔然可汗大檀听说拓跋嗣去世,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良机,便统兵南下,攻占了北魏的旧都盛乐,一路上烧杀抢掠。
拓跋焘初登大位,觉得柔然太不给面子,他亲率数万骑兵,昼夜兼程,在云中地区与敌军接上火。拓跋焘所带兵马远少于柔然,很快便陷入重围,于是便出现了开篇那样的危难局面。
柔然军退却后,拓跋焘却来劲儿了,他从双方第一次正面交火中看出,柔然叫嚷得凶,实力不过尔尔,战术体系混乱,战斗精神也一般,应该不是北魏军队的对手。
云中之战结束三个月后,拓跋焘趁热打铁,命大将长孙翰、段眷率军北上,斩获数千柔然骑兵,大胜而归。一年后的十月,喜欢打仗的拓跋焘索性亲自出征,兵分五路,直捣柔然可汗大营,柔然可汗大檀惊慌失措,率众北遁,损失了无数的牲畜,一时间元气大伤。
柔然本来想趁拓跋焘年轻占些便宜,但此时发现,这位一点不比他爷爷和爸爸逊色,是一个扎扎实实的狠角色,所以不敢再轻举妄动,北魏北边的边境渐渐消停下来。
拓跋焘的志向远不止收拾“蠕蠕”,安定后方是他实现宏伟目标的第一步,腾出手来的他,很快便将目光瞄准了北方大地的其他政权。
当时,北方除了北魏王朝外,还有四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政权,分别是大夏、北凉、北燕和西秦,西秦、北凉和北燕地处偏远,可以暂时忽略不计,唯一能与北魏正面抗衡的只有大夏。
大夏的开国皇帝是赫连勃勃,他的名字本来叫作刘勃勃,是匈奴铁弗部头领刘卫辰的儿子,当年拓跋珪灭掉铁弗部后,对刘氏家族进行灭族,唯一逃脱的便是刘勃勃。
刘勃勃先是跑到了叱干部,叱干部头领叱干他斗伏害怕北魏就此来找麻烦,想着主动将刘勃勃交给北魏,他的侄子叱干阿利表示反对,他说:“鸟雀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会投入人的怀抱,何况刘勃勃国破家亡,向我们归顺。即使容不下他,也应该由他投奔他处,将他抓起来献给北魏,不是仁义作为。”叱干他斗伏没有听他的,于是叱干阿利派人在半路上将刘勃勃劫走,送到了后秦高平公没奕干那里。
刘勃勃的命运从此翻开新的一页!(www.xing528.com)
起初刘勃勃只是没奕干家的一个普通门卫,他这个名字听上去虽有些粗犷,上天却给了他一副好皮囊。史载其“身长八尺五寸,腰围十带,性辩慧,美风仪”,没奕干看上了这位身材魁梧、仪表堂堂的年轻人,和他交谈又发现此人能言善辩,于是便将自己女儿许给了刘勃勃。
刘勃勃从此走上了金光大道,经没奕干推荐,他见到了后秦皇帝姚兴,姚兴对这位帅哥也很欣赏,先是任命他为骁骑将军,让他参与军国大事。后来让其持节,为安北将军,五原公,把鲜卑及其他民族两万人交给他,令他驻守朔方。
无论是姚兴还是没奕干,都没有想到刘勃勃是一个见利忘义的白眼狼。他刚到朔方不久,便扣留了河西鲜卑进献给姚兴的八千匹马,紧接着他召集部众假装打猎,闪电般偷袭了老丈人没奕干,将这位挽救自己于困顿之中的大恩人杀掉,并吞并了老丈人的部众。
义熙三年(407年),羽翼渐丰的刘勃勃叛秦自立,自称天王、大单于,他自认为匈奴是夏后氏的后代,故将国号确定为“大夏”。
自立之后,刘勃勃将主要精力用于攻打自己原来的主子姚兴,并且多有斩获,搞得姚兴没有太好办法,肠子都快悔青了。
义熙九年(413年),刘勃勃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开始修建后来的都城统万城,二是给自己改名为“赫连勃勃”,改名的原因是他觉得帝王是上帝之子,美好显赫要与上天连在一起,所以改名为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赶上了好时候,后秦国力每况愈下,最终被东晋大将刘裕所灭。他则隔岸观火,刘裕灭掉后秦后回师建康,留下自己儿子刘义真和几员大将镇守长安,没料到刘裕前脚刚走,东晋军队发生了严重内讧,赫连勃勃乘机攻占了长安。
义熙十四年(418年),在群臣的劝进下,赫连勃勃在灞上筑起坛场,即皇帝位,改年号为昌武,算是正式登基做了皇帝。
“残暴好杀”是跟随赫连勃勃一生的标签。
他大败东晋军队后,将几万具尸首堆成了封土的高台用来观赏,取名为“髑髅台”。在和后秦作战中,他多次坑杀后秦士兵,最多一次竟活埋了两万多人。
赫连勃勃对敌人如此冷酷无情,对自己的大臣百姓也是如此,这个魔头最大的特色,便是经常带着弓箭站在城墙上,看谁不顺眼,便射杀谁。他杀人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完全取决于心情,心里感到不爽,便要用杀人平复心绪,大臣中有敢面对面看他的,就戳瞎眼睛,有敢发笑的,就割掉嘴唇,有敢仗义执言的,就割下舌头,然后处死。
在大夏国,“赫连勃勃”成了魔鬼的同义词,大人们常用“赫连勃勃”来吓唬不听话的小孩,百试百灵。值得庆幸的是,赫连勃勃寿命并不长,元嘉二年(425年),他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赫连勃勃死之前,几个儿子就为争夺太子之位打成一团,究其原因也要怪他自己,赫连勃勃起初立赫连璝为太子,后来又想废掉他,改立赫连伦,这下子赫连璝不干了,听说老爸要废自己的太子之位,便率兵七万攻打赫连伦,赫连伦率骑兵三万与之对抗,双方在平城展开搏杀,赫连伦兵败被杀。
赫连勃勃的第三子赫连昌趁火打劫,他率骑兵一万人偷袭赫连璝的大军,斩杀赫连璝,收服了他的部众八万五千人。赫连勃勃非常高兴,于是立赫连昌为太子。
赫连勃勃死后,赫连昌成为大夏国的新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