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堑通途:中缅印抗战生命线,打开日军封锁!

天堑通途:中缅印抗战生命线,打开日军封锁!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迪威公路西起印度东北铁路终点站利多,经缅北和滇西,东至云南省会昆明,全长一千二百二十公里。这条公路打破了日军对中国抗日战场的陆上国际封锁。到1945 年1 月28 日第一车队从利多到达畹町,一共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据美军记录,修筑仅仅只有五百〇七英里的利多公里的路段,美军投入了高达一万五千名正规部队工兵,死亡人数达一千一百三十三人,正好是“一英里两个墓碑”。

天堑通途:中缅印抗战生命线,打开日军封锁!

1942 年6 月,印度首都新德里,一支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男女混杂的小分队,刚刚从湿漉漉的缅甸丛林逃出来。带头的是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将军,他毫无掩饰地承认了盟军入缅作战的失败:“我们的确被狼狈地赶出了缅甸,这是奇耻大辱……我们必须找到失败的原因,然后打回去,收复缅甸。在莽莽的林海中开出一条路,将物资再次送到中国!”[1]

从1942 年11 月17 日,第一支筑路部队在此建立营地,并正式在莽莽的原始森林披荆斩棘筑路开道,到1945 年1 月28 日第一车队从利多到达畹町,一共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沿途死伤无数,付出极高代价,被称为“一英里两个墓碑”。

史迪威公路西起印度东北铁路终点站利多,经缅北和滇西,东至云南省会昆明,全长一千二百二十公里。这条公路打破了日军对中国抗日战场的陆上国际封锁。但现在公路大多被弃用,坎坷不平,沿线小镇也凋敝冷落下来。

史迪威公路地图
Map of Stilwell Road.

1942 年11 月17 日,第一支筑路部队——美国第四十五工兵团和八二三航空工程营、中国驻印军工兵第十团在利多会合,在此建立营地。12 月10 日,顶着日军的炮火和追击,在莽莽的原始森林披荆斩棘筑路开道。到1945 年1 月28 日第一车队从利多到达畹町,一共用了两年多的时间。[2]

这条路线沿途要经过热带原始森林,除了马帮,现代人从未进入过这样的蛮荒之地。这里山峦起伏,河流纵横,雨季洪水泛滥时泽国一片;森林中野兽蚊虫细菌密布,瘴气疾病滋生。而且精锐的日本北九州兵团第十八、五十六师团在此筑壕据守,养军蓄锐,以逸待劳,磨牙吮血,等待着杀戮远道而来的盟国工程队。

史迪威公路修筑初期就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困难:设备短缺、雨季野外露营、洪水常常冲毁刚建好的路基、推土机被土埋葬以及滑坡……而中国工兵更加无奈,“我们没有一辆推土机被埋葬,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那玩意儿。我们被埋葬的是斧头、铁锹、十字镐以及我们自己。”

1945 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记者曾经到达史迪威公路的修建现场,这位记者写道:这支美国工兵综合服务团里大部分都是在美国修建公路上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当他们被问及修路难度时,异口同声地说,利多公路的工作比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工作艰难一百倍。不管下雨、泥泞,还是疟疾,他们都在公路上一尺一尺艰难地前进。他们不仅需要驾驶推土机清除需要开路的地段,让随后黑人工兵部队马上工作,还要修筑战斗部队所使用的野战工事。而且不时还警惕躲避日本部队突然而来铺天盖地的炮火,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刚刚修好一段路,马上就有战斗机在上面降落。(www.xing528.com)

而且机械、筑路设备奇缺。报道写道:当日本人切断了滇缅公路的缅甸路段几天后,零星的筑路设备逐渐从驼峰航线送了过来,包括三台推土机、平整路面机和空气压缩机,但是这些设备工作状态不好,几乎不能使用,许多零件只好使用中国制作的。但即使这些几乎报废的设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三十个美国工兵和二百个中国劳工就比三万多劳工手工劳动干得还要多。

大量中国工兵和英美工人在此牺牲,沿路设有墓地。据美军记录,修筑仅仅只有五百〇七英里(大约八百一十五公里)的利多公里的路段,美军投入了高达一万五千名正规部队工兵,死亡人数达一千一百三十三人,正好是“一英里两个墓碑”。而这仅仅是筑路的美国工兵的死亡人数,并没有包括现在已经无从考查的中国工兵和当地劳工的死亡人数,也没有包括为保卫这条公路,阻止日本部队的扫荡而牺牲的中国驻印军和美国劫掠者部队的人数。

美国人是这样记录的:“墓穴是史迪威公路上的里程碑,这条生命线是用生命作代价的。美国人、英国人中国人、印度人和克钦人都倒在了你今天所经过的这条道路上。他们永远安息在利多和昆明的军人墓地中;他们永远安息在缅甸暗淡的丛林公路边,以及战火硝烟烧焦的滇西群山里。”[3]

【注释】

[1]本报记者谢方、见习记者张萌,《史迪威公路:“一英里两个墓碑”》,《长江商报》,2015 年3 月16 日。

[2]本报记者谢方、见习记者张萌,《史迪威公路:“一英里两个墓碑”》,《长江商报》,2015 年3 月16 日。

[3]本报记者谢方、见习记者张萌,《史迪威公路:“一英里两个墓碑”》,《长江商报》,2015 年3 月16 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