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二年(1517),衡水水面上风平浪静,水波不兴。谁也不会料到,不久之后这里将会展开一场生死大战。此时,主帅王守仁正站在岸边,密切注视着附近每一个细微的动静。这是他所创立的学说,第一次作为理论基础来指导战役,王守仁自己也不免得有些紧张。
“心即理”后来成了王阳明学说的基础和核心。所谓的“心即理”,通俗地说,就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就是人心。由于突出强调“人心”的作用,王守仁所创的学说,也叫作“心学”。
“心学”是王守仁对孟子、陆九渊等学说的批判和继承,第一次让人认识到了“人”的作用和价值,是人性的一次彻底解放。
在王守仁看来,要达到“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真正实现心与理的完美统一,必须经过一个途径,那就是“致良知”。所谓的“致良知”,是得道成圣所必备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界万千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通过人的主体意识作用,渐渐地为人所认知,达到“知行合一”以及圣人所谓的“至乐”之境界。因此,王守仁教授学生学问,也往往不是一味地讲解,而是选择了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他让学生们在游山玩水的潜移默化中,用心感知周围的世界。这样,他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心学的真谛。王守仁的思想也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真正开始广泛地流传开来。
王守仁在贵州的经营,是王学真正系统传播的开端。就在贵州龙冈书院蒸蒸日上之时,王守仁接到了朝廷的公文,改任他为江西吉安府庐陵县知县。原来,这是在京城的老朋友户部侍郎乔宇为他进行多方周旋取得的结果。这一次,王守仁终于离开了贵州。
正德五年(1510)三月,王守仁一路风尘仆仆到达江西吉安。王守仁知道,这一次来江西,他责任重大。这一次不仅关系到一县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自己能否顺利回到中央。王守仁在考察完庐陵的实际情况之后,发现当地百姓所上交的赋税,在三年中就翻了两倍多。如果再强制征收,难免会造成官逼民反的恶果。于是,当天夜里,他便草拟了一封《庐陵县为乞蠲免以苏民困事》的信件,递交给江西布政使司,还多次亲自跑去说明情况,承诺自己一定能够妥善解决庐陵县存在已久的乱告状问题。(www.xing528.com)
在王守仁的多方努力下,终于打动了上司,同意免去庐陵县每年多摊派的赋税。赋税问题解决之后,王守仁便开始着手在庐陵搞建设,开书院,不到半年,庐陵的民风就渐渐得到了改善。
在庐陵的生活刚刚走上正常轨道,王守仁就收到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刘瑾被诛,许许多多像王守仁一样的文官,都得以平反了。王守仁也立即借地方官进京接受都察院和吏部考评的机会,回到了北京。在好朋友湛若水的帮助下,政绩颇佳的王守仁被提拔到南京,升任吏部验封司主事。
到了南京之后,王守仁的仕途开始顺畅起来。没几个月,他又相继被提拔为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吏部考功司郎中。但是,此时的王守仁仍然没有忘记,传道讲学才是自己人生的真正使命。没多久,在南京大兴隆寺的场院内,又听到了王阳明的授业解惑之声。而就在这里,王守仁也收了自己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弟子——黄绾。
在黄绾和湛若水两人的倡导和宣传之下,当时掀起了一股王阳明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