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回北京之后不到一年,明朝的政局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弘治十八年(1505),明孝宗朱祐樘离世,其独生子朱厚照继承皇位,次年改元正德。这一年,王守仁35岁。
朱厚照登基之后,大宦官刘瑾一手遮天,朱厚照自己则荒淫放诞,不理朝政。在大学士刘健、谢迁的领导之下,一场文官与太监的较量轰轰烈烈地上演了。
到了这一年冬天,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位文官上疏,又被刘瑾施以廷杖的刑罚。王守仁大笔一挥,一篇《乞侑言官去权奸以彰圣德疏》一气呵成,然后交给了正德皇帝。
这篇奏疏在六科九卿弹劾刘瑾的大潮中,可以说是最不激烈的一个。但是,王守仁的文章写得实在太好,很快便引起了刘瑾的注意,当即他便将王守仁下狱。
从弘治十二年(1499)成为观政进士到正德元年(1506)关入诏狱,其间只有短短的六年。在这六年中,王守仁为了寻求人生的真理,受尽千难万苦却始终不肯放弃。
恍惚中,王阳明仿佛又回到了弘治十五年(1502)的虎跑泉边。在那里,王守仁偶遇一位高僧。这位高僧当时已经闭关静坐三年多了。王守仁很好奇,便来到高僧修行之处,问道:“汝何处人?离家几年了?”禅师答道:“某河南人,离家十余年矣。”王守仁又问:“汝家中亲族还有何人?”禅师答曰:“止有一老母,未知存亡。”王守仁接着问:“还起念否?”禅师不禁哭道:“不能不起念也。”结果,他们越聊,高僧就越是悲伤,最后高僧竟然就这样连夜还俗,跑回老家去了。
这件事对王守仁的触动极大。父母与儿女之间的骨肉亲情,岂是说断绝就能断绝的?即使是得道高僧,也不能违背这一人的天性。想到这儿,王守仁灵光一现:天理与人心是绝对不能分开的。人欲不可消亡,如果刻意为之,一定会得到物极必反的效果。
此时的王守仁可能并不知道,他的这一灵光突现,已经使他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几十代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但是,有破就应该有立。既然世界的本原并不是朱熹所说的天理,那它究竟应该是什么呢?
刘瑾没有再给王守仁更多思考的时间,贬谪的公书很快发到了王守仁手中——谪贵州龙场驿驿丞。(www.xing528.com)
明代的贵州龙场,是一个鲜有人烟的不毛之地。被贬的官员们到达此地,能够活下来,就是上天眷顾了。王守仁卷起包裹正准备上路,却收到消息说父亲王华已经被刘瑾借故免职,调到了南京。
正德二年(1507)的春天,王守仁正式启程。临走之时,他的好朋友湛若水、汪抑之、崔子钟等都来送行。王守仁沿着京杭运河向南行进着,一路上风平浪静,但是,他的心却时刻保持着警觉。直觉似乎在告诉他,身边处处潜伏着危险,一切都要小心为上,事实也正是如此。王守仁还没有出京城大门,刘瑾的眼线就已经跟上他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伺机杀掉王守仁。
越往南路途越荒凉,自己死于非命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王守仁决定,设下瞒天过海之计让这两个特务主动走人。
王守仁长叹一声,挥笔在所住房间的墙壁上赋诗一首:“学道无成岁月虚,天乎至此欲何如。生曾许国渐无补,死不忘亲恨不余。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并将其命名为《绝命诗》。之后,他转身径直走到钱塘江边,脱去鞋袜衣帽,扑通一声跳入了江中。
天亮之后,两个眼线发现了王守仁留在墙壁上的诗,匆忙跑到各处寻找他的下落,发现岸边的鞋袜后,便认定王守仁投江自杀了,匆忙回京复命。
正德三年(1508)三月,王守仁终于站在了龙场的土地上。龙场荆棘密布,杂草丛生。望着驿站里仅有的二十多匹马和几个年老体衰的老仆,王守仁只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盖了一个简单的小草棚,才有了住的地方。
王守仁来了还没几天,就和当地人打得火热。在他的带领下,这处荒蛮之地很快便有了文明的气息。渐渐地,王守仁又建立起“龙冈书院”,开班授课,而他也被当地人誉为“神人”。就这样在为龙场百姓服务和思考人生真谛相交织中一天又一天过去,终于到了奇迹出现的那一天,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王守仁兴奋的叫喊:“心——即——理”!
这一声大喊,宣告王守仁真正迈入了圣贤的境界,他苦苦思索多年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