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文字狱起因及罪行-魏观与《上梁文》

明代文字狱起因及罪行-魏观与《上梁文》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文字狱始见于洪武七年,时苏州知府魏观将新府衙建于张士诚宫殿旧址,高启为其作的《上梁文》中有“龙盘虎踞”四字,因此触犯了朱元璋的忌讳而被腰斩。

明代文字狱起因及罪行-魏观与《上梁文》

其实因文字获罪者古已有之,这是统治者进行文化规范和统治时常用的手段。毕竟文人的思想最是活跃,而且能够撼动朝廷基础的新思想不可能出自普通的老百姓,只有文人能为之。

文字狱始见于洪武七年(1374),时苏州知府魏观将新府衙建于张士诚宫殿旧址,高启为其作的《上梁文》中有“龙盘虎踞”四字,因此触犯了朱元璋的忌讳而被腰斩。可怜了高启这位明初的名士。“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这首自比高士的《咏梅》从此也成了人间绝响。

另一次,浙江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呈上一份《贺表》,其上写着“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本是夸赞之言,到皇帝这里,他读其表,又悟其里,却读出了弦外之音:“‘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薙发也,‘则’字音近‘贼’也。竟敢对面骂朕为僧为贼,岂可留他!”于是这位老先生也没有逃脱掉脑袋的命运。

当然关于朱元璋以文字罪人的案例,其中最精彩的当属他对“亚圣”孟子的肆意攻击。众所周知,孟子的思想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是把暴君称为“独夫民贼”,人人可诛之,看到此处,朱元璋心想:这还了得,这不是劝人造反吗?

朱元璋在恼恨之下,就将孟子的牌位从孔庙撤下以作为报复。但是孟子毕竟是“亚圣”,是儒生们心中的圣人,于是他们使了一个心眼,第二天就对朱元璋说,他们夜观天象,发现文星暗淡、天象有异。皇帝都是迷信天命的,因此得罪了上天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朱元璋于是马上想到大概是因为孟子,他于无可奈何之下恢复了孟子的牌位,但是他又搞起了另一手:删书。他把孟子的书删掉了三分之一左右,可视为“思想的腰斩”。

总之,明初文字狱贯穿洪武一朝,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推行文化专制统治所采取的极端手段,并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所效法。(www.xing528.com)

文字狱是朱元璋继承前人的传统,而八股文则是他和朱棣的首创。

科举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是他们唯一的出路。特别是在唐朝,知识分子根本没有其他机会来博取功名、飞黄腾达。但是科举制度到了明朝,只剩下进士一科,且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非进士出身,不能担任大学士和其他高级官员,这就使得大部分文人一生都在努力地走过科举这座独木桥。

面对这群欲过独木桥的文人,明朝的统治者伸出了自己的钓钩——八股文。首先是朱元璋规定了考试范围,以《四书》《五经》为限。而《四书》《五经》又以朱熹的注解为标准,后来又硬性规定了一种考试格式。直到明成祖朱棣进一步加以约束,明确规定使用“八股文”,以后的明清约500年间,这个钓钩为朝廷钓上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小官员。

朱元璋的这两手,直接打击了明朝的文学事业,使明初的文化受制于宋代理学,趋于保守。而朱元璋所做的一切,终究是为了一个主题: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