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三年(1353)的春天,朱元璋终于下定决心,离开郭子兴自立门户,打拼自己的一番天地。
对于“南略定远”一事,《明史》中只有草草的数十字,显得微不足道。的确,和后来气贯长虹、金戈铁马的诸多大战役相比,“南略定远”颇有些波澜不惊。但平淡并不代表不重要,只有深入透彻地看到这一战对朱元璋境遇造成的转变,才能明白这一战的重要性。
朱元璋在“南略定远”之前的境遇可以说很不好。当时的朱元璋手中无兵,这是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地方,追随他的不过二三十人,这点人马,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步兵小队,想要攻城略地显然不够,而且离开郭子兴,朱元璋连个地盘都没有。
对一个心怀天下的人来说,要想争雄天下,拥有一个稳固、安定、富足的根据地显然很必要。白手起家的朱元璋急需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来积蓄力量,尽快发展壮大自己才是身处乱世中的生存之道。此外,虽然郭子兴还是朱元璋的岳父,但二人的关系已不如往昔——显而易见,若是关系好,朱元璋也不会离郭子兴而去,另立门户了。那么,其他人呢?环顾中原,群雄并起,大家为争天下正打得不可开交,谁也不愿意培养出一个新的竞争对手。
境遇不佳的朱元璋急迫地需要充实自己、发展自己,于是“招兵买马”这个当务之急便摆在了朱元璋面前。
在很短的时间里,朱元璋便拥有了一支上千人的部队。不过也很明显,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老百姓,战斗力是极为有限的。依靠这样的部队去打定远,无疑是以卵击石。朱元璋需要的是一支经过战争洗礼的部队,人数要更多,战斗力也要更强。(www.xing528.com)
定远城附近有个张家堡,驻扎着一支三千人的队伍。这支队伍时值孤立无援、没有归属的处境,而朱元璋和这支队伍的首领是有些交情的。于是,朱元璋以“叙旧”为名,摆了一出“鸿门宴”,毫不客气地接收了这支队伍。
朱元璋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毕竟手中有兵心中不慌。手中已经拥有了四千余人,朱元璋对拿下定远颇有信心。但是在定远,朱元璋还有一个实力雄厚的强敌——横涧山的缪大亨。缪大亨是个土生土长的定远人,群雄并起之时,此人也拉起了一支队伍。可是此人不但不反元,还拉着队伍帮元军攻打濠州城,希望分一杯羹。
此时的缪大亨,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又是在家乡作战,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尽管占有诸多优势,缪大亨必败的命运却已经注定。缪大亨缺乏谋略,手握雄兵数万,却坐看朱元璋由弱变强——如此不思进取,只图自保,乃是兵家大忌。此外,缪大亨的部队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斗争方向,军队缺乏凝聚力,将兵离心,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反观朱元璋,其目标非常明确——在定远扎稳脚跟,发展自己。而且,朱军刚刚智取了张家堡,实力大增,军中士气高昂,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军队战斗力飙升。
经过一番认真的研究分析,朱元璋决定开始行动,结果,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此战就以缪大亨投降、朱元璋完胜而落下了帷幕。
经此一战,朱元璋不但完成了既定目标“南略定远”,而且意外地得到了缪大亨手下的两万军队。朱元璋的境遇由此大为改观,这是他称雄天下道路上坚实的第一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