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验线工作宜从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开始,在施工的各阶段,应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见性的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2)场区平面控制网、主轴线及其控制桩(引桩)。验线方法及误差处理主要包括:1)场区平面控制网与建(构)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中评定其最弱部位的精度并实地验测,精度不满足要求时应重测。③两者之差若大于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不合格并令其返工。
(1)验线工作宜从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开始,在施工的各阶段,应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见性的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
(2)验线的依据应原始、正确、有效,设计图样、变更洽商、起始点位(如红线桩、水准点等)及已知数据(如坐标、高程等)应为原始、有效并正确的资料。
(3)测量仪器设备应按检定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校。
(4)验线的精度应满足规范要求,主要包括:
1)仪器的精度应适应验线要求,并校正完好。
2)应按规程作业,观测误差应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应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3)验线本身应先行附合(或闭合)校核。
(5)应独立验线,验线工作应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
(6)验线的部位应为放线中的关键环节与最弱部位,主要包括:
1)定位依据与定位条件。(www.xing528.com)
2)场区平面控制网、主轴线及其控制桩(引桩)。
3)场区高程控制网及±0.000高程线。
4)控制网及定位放线中的最弱部位。
(7)验线方法及误差处理主要包括:
1)场区平面控制网与建(构)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中评定其最弱部位的精度并实地验测,精度不满足要求时应重测。
2)细部测量可用不低于原测量放线的精度进行验测,验测成果与原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如下:
①两者之差若小于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
②两者之差略小于或等于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线成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
③两者之差若大于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不合格并令其返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