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主体倾斜观测应测定建筑顶部观测点相对于底部固定点或上层相对于下层观测点的倾斜度、倾斜方向及倾斜速率。刚性建筑的整体倾斜,可通过测量顶面或基础的差异沉降来间接确定。
(2)主体倾斜观测点和测站点的布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1)当从建筑外部观测时,测站点的点位应选在与倾斜方向成正交的方向线上距照准目标1.5~2.0倍目标高度的固定位置。当利用建筑内部的竖向通道观测时,可将通道底部中心点作为测站点。
2)对于整体倾斜,观测点及底部固定点应沿着对应测站点的建筑主体竖直线,在顶部和底部上下对应布设;对于分层倾斜,应按分层部位上下对应布设。
3)按前方交会法布设的测站点,基线端点的选设应顾及测距或长度测量的要求。按方向线水平角法布设的测站点,应设置好定向点。
(3)主体倾斜观测点位的标志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
1)建筑顶部和墙体上的观测点标志可采用埋入式照准标志。当有特殊要求时,应专门设计。
2)不便埋设标志的塔形、圆形建筑,以及竖直构件,可以照准视线所切同高边缘确定的位置或用高度角控制的位置作为观测点位。
3)位于地面的测站点和定向点,可根据不同的观测要求,使用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或混凝土标石。
4)对于一次性倾斜观测项目,观测点标志可采用标记形式或直接利用满足位置与照准要求的建筑特征部位,测站点可采用小标石或临时性标志。
(4)主体倾斜观测的精度可根据给定的倾斜量允许值,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确定。当由基础倾斜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基础差异沉降的观测精度应按相关规范的规定确定。
(5)主体倾斜观测的周期可根据倾斜速度每1~3个月观测一次。当遇基础附近因大量堆载或卸载、场地降雨长期积水等而导致倾斜速度加快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倾斜观测应避开强日照和风荷载影响大的时间段。
(6)当从建筑或构件的外部观测主体倾斜时,宜选用下列经纬仪观测法:
1)投点法。观测时,应在底部观测点位置安置水平读数尺等量测设施。在每测站安置经纬仪投影时,应按正倒镜法测出每对上下观测点标志间的水平位移分量,再按矢量相加法求得水平位移值(倾斜量)和位移方向(倾斜方向)。
2)测水平角法。对塔形、圆形建筑或构件,每测站的观测应以定向点作为零方向,测出各观测点的方向值和至底部中心的距离,计算顶部中心相对底部中心的水平位移分量。对矩形建筑,可在每测站直接观测顶部观测点与底部观测点之间的夹角或上层观测点与下层观测点之间的夹角,以所测角值与距离值计算整体的或分层的水平位移分量和位移方向。(www.xing528.com)
3)前方交会法。所选基线应与观测点组成最佳构形,交会角宜在60°~120°之间。水平位移计算,可采用直接由两周期观测方向值之差解算坐标变化量的方向差交会法;也可采用按每周期计算观测点坐标值,再以坐标差计算水平位移的方法。
(7)当利用建筑或构件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竖向通视条件进行主体倾斜观测时,宜选用下列观测方法:
1)激光铅直仪观测法。应在顶部适当位置安置接收靶,在其垂线下的地面或地板上安置激光铅直仪或激光经纬仪,按一定周期观测,在接收靶上直接读取或量出顶部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作业中仪器应严格置平、对中,应旋转180°观测两次取其中数。对超高层建筑,当仪器设在楼体内部时,应考虑大气湍流影响。
2)激光位移计自动记录法。位移计宜安置在建筑底层或地下室地板上,接收装置可设在顶层或需要观测的楼层,激光通道可利用未使用的电梯井或楼梯间隔,测试室宜选在靠近顶部的楼层内。当位移计发射激光时,从测试室的光线示波器上可直接获取位移图像及有关参数,并自动记录成果。
3)正、倒垂线法。垂线宜选用直径0.6~1.2mm的不锈钢丝或因瓦丝,并采用无缝钢管进行保护。采用正垂线法时,垂线上端可锚固在通道顶部或所需高度处设置的支点上。采用倒垂线法时,垂线下端可固定在锚块上,上端设浮筒。用来稳定重锤、浮子的油箱中应装有阻尼液。观测时,由观测墩上安置的坐标仪、光学垂线仪、电感式垂线仪等量测设备,按一定周期测出各测点的水平位移量。
4)吊垂球法。应在顶部或所需高度处的观测点位置上,直接或支出一点悬挂适当质量的垂球,在垂线下的底部固定毫米格网读数板等读数设备,直接读取或量出上部观测点相对底部观测点的水平位移量和位移方向。
(8)当利用相对沉降量间接确定建筑整体倾斜时,可选用下列方法:
1)倾斜仪测记法。可采用水管式倾斜仪、水平摆倾斜仪、气泡倾斜仪或电子倾斜仪进行观测。倾斜仪应具有连续读数、自动记录和数字传输的功能。监测建筑上部层面倾斜时,仪器可安置在建筑顶层或需要观测的楼层的楼板上。监测基础倾斜时,仪器可安置在基础面上,以所测楼层或基础面的水平倾角变化值反映和分析建筑倾斜的变化程度。
2)测定基础沉降差法。可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在基础上选设观测点,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以所测各周期基础的沉降差换算求得建筑整体倾斜度及倾斜方向。
(9)当建筑立面上观测点数量多或倾斜变形量大时,可采用激光扫描或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具体技术要求应另行设计。
(10)倾斜观测应提交下列图表:
1)倾斜观测点位布置图。
2)倾斜观测成果表。
3)主体倾斜曲线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