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堡子是古代防卫设施的延续
堡子的起源很早。据说,三皇五帝时期人们就开始修筑带有防御围墙的聚落,集防御与居住为一体,堡子是后世城市与村落的原型。《广韵·晧韵》称堡子为“小城”,《礼记·檀弓》注也称堡子为“县邑小城”,《辞源》认为堡子就是“土筑的小城”,说明在古代,堡子就是小城镇,后世称“堡子”为“屯堡”“堡寨”“寨子”等,其主要功能是抵御外侵、防御内乱,也含有“居住”的成分,但更强调“防”。
广义上的堡子,也指古代有城墙的集镇、村庄或寨子,包括有相当人口规模的村落。狭义上的堡子,仅指一处夯土构筑的建筑物。有些堡子规模很大,近似于一座城,但它不是城。堡子与城有明显的区别。城专指用于军事攻守的建筑物或据点,具有民用和军用双重功能,既是军事防御构筑物,有垣墙、壕沟、栅栏及其他防御系统,又有居民生活区,住宅建筑集中布局,建设和规划均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内部结构和设施较为完善。堡寨与城市具有相似的防御性质,一些筑有防御墙体的村落也以“城”命名。城可以包括城市,但城市不包括全部的城,城市的出现晚于城,是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还有一种叫做“寨”的建筑物,其实是一种聚落建筑的通称。《辞源》认为“寨是防卫用的栅栏、营垒;堡寨是筑土城、设木栅的防御建筑”;《汉语大词典》认为:“堡寨,也称堡砦、堡聚,是用土墙、木栅栏构筑的战守据点。”寨子的建筑规模和布局不像城那样集中,寨内的居民按族姓聚居,史书文献常称少数民族居住区为“某某寨”,如乾隆年间将今甘南、湟水河流域的藏族划分为“南番二十一寨”等,都是按部落和族姓聚居的区域来命名。堡子与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坞壁基本类似,规模较小。但在有些地方,“堡”与“寨”间并无严格的界限区别,如武山县、甘谷县境内的许多寨子,其实就是以一座土堡子为核心的村落。
堡寨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主要突出防御特征,至今,有相当一部分由古代堡寨变化而来的村落,其原来的名称也一直延续下来。“堡”,在今陇东一带的方言中念作“bú”,也读“pú”。今陇东、陇中各地仍有大量以“堡”命名的村落、城镇。河西走廊许多农村地区称宅院为“屯庄”,这种屯庄也是堡寨建筑,村民多聚居在一座高大的土堡内,它有5米多高的院墙。
古代还有一种叫“坞壁”的建筑,主要修筑于边境地区,最早的记载见于河西走廊出土的西汉昭帝始元三年(前84年)汉简中。《说文解字》说:“坞,小障。”《通俗文》说“营居为坞”,指的是在坞壁内修建住宅房屋。可见,“坞壁”建筑的军事色彩较其他建筑更为强烈。(www.xing528.com)
(2)堡子是典型的生土建筑
堡子是陇原大地最常见的一种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它遍身皆土,将土用到了极致,可谓“土到了家”。外围墙均为夯土筑成,院内修建各种形式的房屋,俨然是一座小城堡。
堡子夯土墙的构筑技术比较简单,容易操作。用高约4米的两个U字形支架,以2米为一段,支架两端用棍模编排成挡土板,支架两侧的木棍用绳子捆扎,或直接用木板,四面围合起来,组成一个拦土槽。把黄土填入槽内,反复拍打坚实,形成10厘米厚的夯层。墙体一般厚2至6米,从墙底到墙顶逐渐收分,下部宽,上部窄,一般高10至11米,不宜筑得太高。如果构筑高达数十米的堡墙,则需要将墙基加宽很多,且要采取分层夯筑的办法,在夯层内添加树枝以增加稳固性。堡墙的顶部两侧再筑女儿墙,形成走道或转台,女儿墙的外缘高约2米,墙上开垛口,设有许多枪眼(射击孔)。也有在墙头不留走道和转台者,墙头为棱状。
堡墙的四周或四角均设碉墩或角墩,凸出墙面,其上修建房屋,主要用于瞭望四周;有的在角墩内设通道通向天井,并在天井下挖有水井;有的在墩台下设有地道通向堡外,便于外逃。堡寨大门多朝东或朝南,也是墩台式,墩上建有门楼,门道深而窄,有的设二道门或三道门。堡子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封闭的院落,完全能够满足抵御风沙和外来入侵的需要。
也有用土坯砌筑堡墙者,因堡子墙体高大,工程量很大,这种做法也比较少见。土坯的制作技术简单,但成本较高,一般用于砌筑房屋墙体或者与夯筑墙混合使用,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建筑墙体构筑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