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艺术:百里风俗的家园记忆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艺术:百里风俗的家园记忆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代,睡火炕的习俗已经完全形成,并普遍流行于我国广大北方地区。这一说法过于极端,不可取之。房屋不同,土炕的等级也不同。同时,房屋不同,炕的位置也不同,一般都砌筑在一间房子的左面或右面,或占据整面,或留一小巷道。天水境内的气候潮湿、多雨,这里地近中原,文化传统接近中原及京畿地区,在民居建筑文化方面,与兰州市既有共同的文化元素,又有明显的差异。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艺术:百里风俗的家园记忆

传统住宅建筑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法式制度、风俗习惯和宗教崇拜等内容。

甘肃传统住宅建筑文化的一个重要习俗就是睡火炕。火炕是北方地区人们在冬季室内取暖的设施,在我国陕北、晋北、甘肃、宁夏等地非常普遍。《诗经·小雅·瓠叶》传中有“炕火曰炙”的说法,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现在意义上的炕。其实非也,《诗经》描述的是用灶火或坑火取暖的方式。上古时期,人们将灶火设在居室的西南角,这一位置在屋内是最尊贵的,摆放有灶火,用于取暖。真正的土炕取暖设施见于文献记载者为《水经注卷十四·鲍丘水》:“寺内有大堂……,下悉结石为之,上加涂塈,基内疏通,枝经脉散,基侧室外,四出爨火,炎势内流,一堂尽温。”说明魏晋时期已有用火炕取暖的习俗。“塈”也作“暨”,即土坯,甘肃各地的人们至今称土坯为“胡塈”或“塈子”。唐宋时期,土炕取暖之俗已经较为普遍,《旧唐书·东夷·高丽传》中有记载。

明代,睡火炕的习俗已经完全形成,并普遍流行于我国广大北方地区。清人顾炎武《日知录》根据北朝庾信《小园赋》中的“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一语,认为当时流行的取暖方式就是今天的土炕。吕思勉先生认为,火炕之俗系从高丽传入金国,由女真人开始使用,再由女真人传入宋代中原各地。南宋以后成为北方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一诗描写了那时候人们烧火炕取暖的情景:“厉风翻海雪漫天,百计逃寒息万缘。稳作被炉如卧炕,厚裁绵旋胜披毡。”《大金国志》也记载了当时女真人的生活习俗:“其居多依山谷,……穿土为床,煴火其下。而饮食起居其上。”

明清时期的土炕构筑形制和今天完全一致。胡朴安《中华风俗志》记载了甘肃陇中地区人们使用土炕的情景:“狄道县天气极寒,八月以后至翌年之三月,一般居民,非皮不温,非火不暖。宿榻土筑成,夜间置火盆其中。”

土炕是甘肃各地传统住宅建筑必备的取暖设施,但也有人批评土炕是西北地区流行的一种陋俗。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重修镇原县志》记载:章太炎《菿汉三言》中已提及:“有一事最可厌恶者,则火坑是已。男女、父兄、子弟、妻妾、姊妹同宿而无别,亟于聚会,无所避忌,则德育无可言。终日炀火,脑识昏聩,故思虑不通敏,则智育无可言。燥热既甚,筋络弛缓,则体育无可言。故欲化导北方,以屏去火坑为亟。”这一说法过于极端,不可取之。

土炕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坐、卧十分方便。今日的土炕用土坯和泥灰砌筑,比移动式床大,土炕的基本结构是:内砌两三条烟道,连通灶膛和烟囱;墙外留门供塞柴火等燃料;炕边用砖石垒砌,上面安置石条或木质炕沿围护设施。房屋不同,土炕的等级也不同。一般来说,堂屋是宅院最重要的房屋,土炕外侧加有雕花木罩,室内显得气派、庄重(图2-10);而厢房、下房、厨房内的土炕没有特别的围护设施。同时,房屋不同,炕的位置也不同,一般都砌筑在一间房子的左面或右面,或占据整面,或留一小巷道。在厨房里,门内左右两边为厨灶,灶火烟道与隔壁居室内的火炕相通,供隔壁房屋取暖。

(www.xing528.com)

图2-10 土炕与木雕花罩

影响住宅建筑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有各地的地理、地貌、气候、建筑材料、民族、宗教、家族制度、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等。此外,人文因素(包括居住观念、匠师设计、艺术审美、建筑经验)等也对住宅建筑文化有深刻的影响。如天水市和兰州市是甘肃境内传统民居建筑保存最多的地区,两地的地理、气候、文化传统有很大差别。天水境内的气候潮湿、多雨,这里地近中原,文化传统接近中原及京畿地区,在民居建筑文化方面,与兰州市既有共同的文化元素,又有明显的差异。天水民居建筑秀丽规整,深受北京四合院建筑文化的影响,院落层次分明。因本区林木丰富,建筑的砖雕、木雕工艺精细,大门、倒座、堂屋、垂花门、影壁等主要建筑的檐下及隔扇上都有丰富的雕饰作品,木雕垂花门成为天水民居建筑艺术的一个突出亮点;建筑屋面陡峻,砖瓦饰件精细、气派。相比之下,兰州市地处黄河岸边,气候相对干燥,又深受周边各种民族文化的渗透和浸润,甘肃古代历史上出现的各种住宅建筑文化元素都能在这里找到。清末以来,因城区建设用地日渐紧张,促使最具兰州特色的环楼式合院民居建筑出现,因木材稀缺,木材装饰更加讲究,主要用于最醒目的面子部位;这里气候干燥,降雨较少,建筑屋面多平顶式,很少有高大气派的瓦件装饰,如兰州市东的青城镇保留完整的传统民居院45院,堂屋、厦房以平顶屋为主。天水、兰州两市区周边的传统村落中保留有数量众多的古民居院落,建筑布局和选址蕴含深刻的哲理和风水文化,主要建筑的布局、朝向、装饰都有特殊的寓意,大门建在轴线的中间或侧面;官宦人家的门前建有砖木雕饰的“三彩”“五彩”门楼。

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汉文化、西域文化、河湟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汇聚地。朱光亚先生将中国古代建筑划分为不同的“文化圈”,其中汉族地区包括“京都文化圈”“黄河文化圈”等七个文化圈,少数民族地区有“蒙文化圈”“维吾尔文化圈”“藏文化圈”等五个文化圈。甘肃传统建筑文化分布地域涵盖了两个亚文化圈,即渭河流域的秦地亚文化圈、河湟地区的多民族亚文化圈。前者属于黄河文化圈,后者处在黄河文化圈、藏文化圈和维吾尔文化圈等多个文化圈交会地,对应的建筑艺术体系分别为秦州艺术和河州艺术。甘肃传统民居建筑沿袭了中原地区的四合院布局形态,轴线明确,层次分明,主从有序,并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演变为一进院式、多进院式、多进连院式及上下院等。

建筑艺术是一个地区内多民族历史文化的充分表达,如河西走廊境内居住着蒙古族哈萨克族、裕固族、土族藏族等农牧民族,民族习惯不同,形成了蒙古包、哈萨克毡房、裕固族帐篷、藏式毡房等建筑形态。在甘南、陇南地区,藏传佛教、汉传佛教、苯教、伊斯兰教等多种信仰并存。藏、羌族充分利用石材修建碉房“邛笼”,这是一种用乱石垒砌或夯土版筑的防卫性建筑,既有居住建筑,也有公共建筑。史书记载,陇南地区古代为冉駹夷的居住地,为“武帝所开,元鼎六年(前111年)以为汶山郡……其山有六夷七羌九氏,各有部落。……众皆依山居止,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藏式传统住宅建筑在传承、发扬本民族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外来汉式、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产生了新的艺术风格,最典型的特征是“藏民住一坡,家家有院落”,房屋主要有两种形制:一是碉房式,与其他地区的石砌碉房有很大区别,都是独门独院布局;二是合院式,院落有单院、双院(内外院)、上下院和三进院之分。院内四周设木柱回廊,房屋结构有单层、二层之分,且多为平顶屋,装饰的重点部位是入口门廊、柱头、檐口、窗格等。院落四周有厚重的夯土墙,形成“外不见木,内不见石”的工艺特征。

临夏及河湟地区是穆斯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核心地。清代及其以前,今青海、宁夏地区和新疆的部分地区均属甘肃管辖,在这广阔的地域内,传统住宅建筑文化具有地域共同性。回族在历史上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形态,民居建筑具有很强的兼容性特征,其建筑形制、布局、工艺、砖木雕饰技术在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饱含着丰富的伊斯兰教文化元素。临夏、河湟地区的穆斯林传统民居建筑大量吸收汉族、藏族文化,将各种文化汇聚、整合、重构,展示了回族传统住宅建筑文化既保守又开放,既排斥又兼容的特点。回族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布局比较灵活,不讲究对称,房屋多为单坡,坡向内院,屋檐处坡度平缓,屋脊处甚为陡峭;有的院落正房两侧靠近厨房处设有“水堂子”(淋浴室),主体建筑堂屋(上房)坐北朝南,面阔3至5间,是家庭日常活动和宗教活动的地方,室内西端设火炕(供做礼拜之用),面朝麦加方向,突出西炕的宗教意义;特别强调砖木雕饰品的展现,在重要的照壁、墀头、廊檐、槛墙等部位均施丰富的雕饰品,形成河州传统住宅建筑的特有风格,这也是临夏回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甘肃传统民居建筑不同于同期的北方官式做法和中原地区的常见做法,在营建技术、尺度规范和用材标准方面不如北方官式传统民居建筑那么规整,也不及中原地区汉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高度发达的程度,它不墨守成规,不严格遵循沿袭已久的文化传统。明清以来,甘肃境内发展出两大较为成熟的建筑艺术体系:一是秦州建筑艺术,它不同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官式做法,与同期北方汉族地区的大木作艺术基本一脉相承;二是河州建筑艺术,它是以本地汉族大木作建筑工艺为基础,融合了多民族特别是回族建筑风格而成。陇南、甘南东部地区的传统住宅建筑主要是汉族的板屋,这里的羌族、白马藏族等多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民居建筑依山就势而建,雄伟的碉楼和石块砌筑的宅院错落其中,体现出高原山寨的雄浑朴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