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项目管理机构应依据以下内容进行施工成本控制:
(1)工程承包合同。工程承包合同是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项目管理机构应以施工承包合同为抓手,围绕施工成本管理目标,从预算收入和实际成本两条线,研究分析节约成本、增加收益的最佳途径,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2)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本计划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订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预定的具体成本控制目标,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文件。
(3)进度报告。进度报告提供了对应时间节点的工程实际完成量、工程施工成本实际支付情况及实际收到工程款情况等重要信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正是通过实际情况与施工成本计划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改进以后的工作。另外,进度报告还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4)工程变更。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引起工程变更。工程变更一般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技术规范与标准变更、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变更、工程量变更等。工程变更往往又会使工程量、工期、成本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增加了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因此,施工成本管理人员应当及时掌握变更信息及其对施工成本产生的影响,计算、分析和判断变更及变更可能带来的索赔额度等。
另外,有关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合同文本等也都是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2.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程序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程序体现了动态跟踪控制的原理。在确定了施工成本计划之后,必须定期地进行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值时,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按以下程序进行:
(1)确定成本控制分层次目标。在施工准备阶段,项目部应根据施工合同、与企业签订的项目管理目标,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目标,并依据进度计划层层分解,确定各层次成本管理目标,如月度、旬成本计划目标。
(2)采集成本数据,检测成本形成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收集实际发生的成本数据,按照施工进度将施工成本实际值与计划值逐项进行比较,了解、检测和控制成本的形成过程。
(3)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对施工成本实际值与计划值逐项比较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这一步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其主要目的是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减少或避免相同原因的再次发生或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
(4)采取措施,纠正偏差。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偏差及其原因分析的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小或消除偏差。纠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只有通过纠偏,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5)调整改进成本控制方法。如有必要(即原定的项目施工成本目标不合理,或原定的项目施工承包目标无法实现,或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进行项目施工成本目标的调整或改进成本控制方法。
随堂练习3:
1.施工成本控制需要进行实际成本情况与施工成本计划的比较,其中,实际成本情况是通过( )反映的。
A.工程变更文件
B.进度报告
C.施工组织设计
D.分包合同
2.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包括( )。(www.xing528.com)
A.监理规划
B.监理细则
C.项目计划
D.工程承包合同
E.施工组织设计
3.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为了及时发现施工成本是否超支,应该定期进行( )的比较。
A.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
B.施工成本计划值与投标报价
C.成本实际值与投标报价
D.实际工程款支付与合同价
4.在施工成本控制的程序中,控制工作的核心是( )。
A.预测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
B.分析比较结果以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和原因
C.采取适当措施纠偏
D.检查纠偏措施的执行情况
5.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是( )。
A.收集
B.比较
C.分析
D.纠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