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可持续发展机场的定义是“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发展乃至废弃的全寿命周期内,能够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并适航、服务人性化、按需有序发展、能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且社会经济效益良好的机场。”之所以如此进行定义,主要是基于以下认识。
首先,我们必须从机场全寿命周期的时间尺度来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机场从规划到最终废弃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机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发展,环环相扣、密切相关,其中任何环节都将对后续阶段产生深刻影响,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影响。例如,在规划阶段如果机场选址发生失误,造成机场在扩建空间、环境影响等方面出现问题,则很难在后续的环节中予以彻底匡正。
其次,可持续发展的机场应具有六个特征,特征之间相互联系、形成系统。
第一个特征就是节约资源。包括常规的“四节(节能、节水、节材、节地)”。此外,我们认为还应加上“节约空域(节空)”。因为机场在规划设计和实际运行中,必须涉及空域及其使用,如何通过合理的选址、飞行程序设计和通信导航设备配置使机场投入运行后空域占用小、利用效率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空域资源紧张、民航发展迅猛的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于是,针对机场的资源节约就扩展为“五节(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空)”。
第二个特征是环境友好并适航。我们通常所说的机场环境保护,实际应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环境友好,即机场在运行中不要对周边区域造成负面环境影响,如噪声、大气污染等。另一方面则是环境适航,这常常被社会和机场周边社区公众所忽略、而为业界所重视。所谓环境适航就是机场周边环境,包括机场空域、净空、气象、电磁、生态、水文、地质等要适合机场运作。环境友好和环境适航是机场环境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得偏废,必须达成良好平衡方能保证机场安全、高效、绿色的运行。
第三个特征是服务人性化。机场归根结底是一个服务于旅客和航空公司的公共交通设施,理当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人性化服务,应包括优质的“主业服务”和“衍生服务”。优质的“主业服务”,就是为航空公司在机场运作,为旅客进出机场、办理手续提供快捷舒适的服务与环境;优质的“衍生服务”,则主要是为旅客的生活、公务和娱乐休闲等提供周全、体贴的服务。
第四个特征是按需有序发展。即在机场存续的寿命周期内,机场应具有条件根据航空业务类型及需求变化进行设施的自适应调整。对处于成长期的机场来说,按需有序发展通常表现为航空业务量增长时机场设施能按预期规划,开展运行干扰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的设施扩建。(www.xing528.com)
第五个特征是实现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即机场的存在和壮大,不仅使机场本身受益,还能带动机场周边区域的社会、经济协同发展。近年来我国一些机场周边的临空经济园区、空港物流园区、空港加工区的良好发展态势,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可持续发展机场与周边区域能联结成紧密的“经济社会共同体”,进而步入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良好境界。
第六个特征是可持续发展机场还应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须在投资控制、增收节支、运营盈余等方面适应市场的生存法则,即在财务上可持续。机场须依靠自身掌握的各种资源,通过有效的市场运作实现财务状况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具有市场价值的经济实体。一个亏损的机场是不可能持续提供优质服务的,也不可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基于我们对可持续发展机场的上述认识,我们在浦东国际机场实施了大量相关项目,在浦东国际机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机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表9-1)。该体系将指标分三个级别,能够比较好地反映出了大型国际机场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该体系及其相关技术和工艺在国内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
表9-1 浦东国际机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经过20年的运营,浦东国际机场基本做到了“科学规划、协同发展,环境友好、环境适航,资源节约、人性化服务,且财务状况良好”。也就是说,浦东国际机场已是一个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型枢纽机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