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总平面按功能可分为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动力区、仓库区、厂前区。
进行工厂总平面图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
(1)根据全厂的生产工艺流程、交通运输、卫生、防火、风向、地形、地质等条件确定建筑物、构筑物的相对位置。
(2)合理地组织人流和货流,避免交叉和迂回。
(3)布置地上和地下的各种工程管线,进行厂区竖向布置及美化、绿化厂区等。
影响总平面布置的因素主要包括:①人流与货流的影响;②地形的影响;③风向的影响。此外,总平面布置应紧凑,注意节约用地;建筑物外形尽量规整,如图16-9所示。
2.厂房生产工艺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单层厂房平面及空间组合设计是在工艺设计与工艺布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故生产工艺平面布置决定着建筑平面。生产工艺平面图的内容包含:工艺流程的组织、起重运输设备的选择和布置、工段的划分、运输通道的宽度及其布置、厂房面积的大小等。
一个完整的工艺平面图,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内容:
(1)根据生产的规模、性质、产品规格等确定的生产工艺流程。
(2)选择和布置生产设备和起重运输设备。
图16-8 桥式吊车
1—吊车司机室;2—吊车轮;3—桥架;4—起重小车;5—吊车梁;6—电线;7—吊钩
图16-9 某机械制造厂总平面图
1—辅助车间;2—装配车间;3—机械加工车间;4—冲压车间;5—铸工车间;6—锻工车间;7—总仓库;8—木工车间;9—锅炉房;10—煤气发生站;11—氧气站;12—空气压缩站;13—食堂;14—厂部办公室
(3)划分车间内部各生产工段及其所占面积。
(4)初步拟定厂房的跨间数、跨度和长度。
(5)提出生产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如采光、通风、防震、防尘、防辐射等。(www.xing528.com)
3.平面形式
厂房平面形式与工艺流程、生产特征、生产规模等有直接关系。厂房的平面形式多为矩形、L形、U形、山形等,如图16-10所示。
采用多跨平面比采用单跨平面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同时运输路线简捷、外墙长度少、造价较低,缺点是构造复杂、采光不利。生产中有大量余热与烟尘的车间应加强通风、换气。L形、山形平面在热加工车间中采用较多。
4.柱网的选择
承重结构的柱子在平面上排列时所形成的网格称为柱网。柱网的尺寸是由柱距和跨度组成的。柱网的选择,其实质是选择厂房的跨度与柱距。柱距和跨度尺寸必须符合国家规范《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6—86)的有关规定,如图16-11所示。
柱子相邻纵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称为跨度,相邻横向定位轴线间的距离称为柱距。
(1)跨度尺寸的确定。
跨度不超过18m时,采用扩大模数30M数列,即9m、12m等。
跨度超过18m时,采用扩大模数60M数列,即18m、24m等。
(2)柱距尺寸的确定。柱距采用扩大模数60M数列,即6m和12m。厂房山墙处抗风柱柱距宜采用扩大模数15M数列。
图16-10 厂房平面形式
图16-11 柱网示意图
1)能提高厂房的通用性。
2)能扩大生产面积,节约用地。
3)加快建设速度。
4)提高吊车的服务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