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梯的坡度和踏步尺寸
图11-3 楼梯、坡道、爬梯的坡度范围
楼梯的坡度是指梯段的斜率。一般用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表示,也可用斜面在垂直面上的投影高与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宽之比来表示。楼梯的坡度大小应适中,坡度过大,行走易疲劳;坡度过小,行走舒适,但楼梯占用的面积增加,不经济。因此,应当兼顾使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选择。楼梯的坡度范围一般在23°~45°之间,最适宜的坡度为30°左右。当坡度小于10°时,可将楼梯改为坡道。当坡度大于45°时,则采用爬梯。楼梯、爬梯、坡道等的坡度范围如图11-3所示。
楼梯的坡度还需根据房间使用性质的不同来确定。公共建筑的楼梯,一般人流较多,坡度应较平缓,常在26°34′左右;住宅中的公用楼梯通常人流较少,坡度可稍陡些,多采用33°42′左右;供少量人流通行的内部交通楼梯,坡度可适当加大;专供老人和幼儿使用的楼梯则需平坦些。
用角度表示楼梯的坡度虽然准确、形象,但不便在实际工程中操作,因此我们经常用踏步的尺寸来表述楼梯的坡度。踏步由踏面和踢面组成如图11-4(a)所示,一般以h表示踏步高,b表示踏步宽。踏步尺寸与人们的步幅有关,计算踏步宽度和高度可以利用下面的经验公式:
b+2h=600~620mm (11-1)
式中:b为踏步宽度(踏面);h为踏步高度(踢面);600~620mm为女子的平均步距。
踏面宽度与成年男子的平均脚长相适应,使人们在上下楼梯时脚可以全部落在踏面上,以保证行走时的舒适度。一般不宜小于250mm,以300mm左右为宜。有时为了使人们上下楼梯时更加舒适,在不改变梯段长度的情况下,可将踏步的前缘挑出,形成突缘,或将踢面向外倾斜如图11-4(b)、图11-4(c)所示,使踏面宽度增大。突缘挑出长度一般为20~40mm。踏步高度一般不宜高于175mm,以150mm左右为宜,且各级高度均应相同。常用适宜踏步尺寸见表11-1。
图11-4 踏步形式和尺寸
(a)无突缘;(b)有突缘;(c)斜踢板
表11-1 常用适宜踏步尺寸(mm)
2.梯段宽度和平台尺寸
图11-5 楼梯的平面尺寸
梯段宽度是指梯段边缘与墙面之间垂直于行走方向的水平距离,如图11-5所示。梯段的宽度取决于同时通过的人流股数及是否有家具、设备经常通过。有关的规范一般限定其下限,见表11-2。对具体情况需作具体分析,其中舒适程度及楼梯在整个空间中尺度、比例合适与否都是经常考虑的因素。
梯段宽度应采用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必要时可采用1/2模数的整数倍数。
梯段长度是指梯段始末两踏步前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梯段的长度取决于该段的踏步数及其每一步的踏面宽,在平面上用线来反映高差,因此一条线是一步。由于梯段与平台之间也存在一步的高差,因此如果某梯段有n步的话,该梯段的长度为b×(n-1)。
表11-2 楼梯梯段宽度(mm)
梯井宽度是指上下两梯段内侧之间缝隙的水平距离。楼梯井的尺寸根据楼梯施工时支模板的需要和满足楼梯间的空间尺寸来确定,其尺寸一般为60~200mm。公共建筑梯井的净宽不应小于150mm,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当楼梯井净宽大于20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儿童坠落。
为确保通过楼梯段的人流和货物也能顺利地在楼梯平台上通行,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梯段宽度。另外,在下列情况下应适当加大平台深度,以防碰撞:
(1)梯段较窄而楼梯的通行人流较多时。(www.xing528.com)
(2)有突出的结构构件影响到平台的实际深度时,如图11-6(a)所示。
(3)楼梯平台通向多个出入口或有门向平台方向开启时,如图11-6(b)所示。
图11-6 平台深度需加大的情况
(a)结构对平台深度的影响;(b)出入口对平台深度的影响
3.楼梯净空高度
楼梯净空高度是指平台下或梯段下通行人或物件时所需要的竖向净空高度,包括平台下净高和梯段下净高。平台下净高指平台面(楼地面)到上部结构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000mm;梯段下净高指踏步前缘到上部结构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200mm,如图11-7(a)所示。确定梯段下净空高度时,楼梯段的计算范围应从楼梯段最前或最后踏步前缘分别往外300mm算起,如图11-7(b)所示。
图11-7 楼梯净空高度控制
楼梯下部净高的控制不但关系到行走安全,而且涉及到楼梯下部空间的利用及通行的可能性,它是楼梯设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若底层楼梯间平台下做通道时,净高应不小于2000mm。为使平台下净高满足要求,可以用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底层长短跑。增加底层楼梯第一个梯段的踏步数量,使底层楼梯的两个梯段形成长短跑,以此抬高底层休息平台的标高,如图11-8(a)所示。
(2)降低平台下地坪标高。充分利用室内外高差,将部分室外台阶移至室内。为防止雨水流入室内,应使室内最低点的标高高出室外地面标高不小于100mm,如图11-8(b)所示。
(3)底层长短跑并局部降低地坪。综合以上两种方式,在采取长短跑梯段的同时,又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坪标高,如图11-8(c)所示。这种处理方法可兼有前两种方式的优点,在实际工程中较常用。
(4)底层采用直跑楼梯。当底层层高较低(不大于3000mm)时,可将底层由双跑改为直跑,直接从室外上二层,二层以上恢复双跑。设计时需注意入口处雨篷底面标高的位置,以保证净空高度,如图11-8(d)所示。
图11-8 底层休息平台下设出入口时的处理方式
(a)底层长短跑;(b)降低平台下地坪标高;(c)底层长短跑并局部降低地坪;(d)底层采用直跑楼梯
4.栏杆扶手的高度
扶手高度是指从踏步前缘至扶手顶面的垂直距离。扶手的高度与楼梯坡度、楼梯的使用要求有关,一般室内楼梯扶手的高度为900mm;室外楼梯扶手高度(特别是消防楼梯)应不小于1100mm。在托幼建筑中,需要在60mm左右高度再增设一道扶手,以适应儿童的身高,如图11-9所示。另外,与楼梯有关的水平栏杆应不低于1050mm。当楼梯段的宽度大于1650mm时,应增设靠墙扶手;楼梯段宽度超过2200mm时,还应增设中间扶手,如图11-10所示。
图11-9 栏杆扶手高度
图11-10 靠墙及中间扶手实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