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记略》对绶鸡的描述很简短:“绶鸡曰旨虉,其绶藏于咽下小囊,每吐之烂然文锦,谓之锦功曹,西洋亦时有之。”
这段话需要某些解释。《广东新语》将“旨虉”和“绶鸟”当成同一鸟类的不同名称;《澳门记略》中的“锦功曹”,在《广东新语》中作如下表述:“有真珠鸡,体有珠点文,能反哺。亦曰孝虉……口中微出物如锦绮,长数寸,渐长覆胸,灿然眩目。顷之渐收入喉中……有锦囊在臆前,大如斗许。具五色。一名锦带功曹,一名吐绶,亦曰绶鸡。”[55]
这说明屈大均将两种鸡进行了区分:虉,又叫旨虉,又叫绶鸟;真珠鸡,又叫孝虉,又叫锦带功曹,又叫吐绶,又叫绶鸡。而《澳门记略》的作者将这些名称混为一谈。
我们来看一下上述称谓:“锦功曹”或“锦带功曹”来自行政术语“功曹”,是汉代至南北朝时期工部官员的称谓,亦是其后的朝代对吏部、宫廷卫队及其他行政部门官员的称谓,[56]它又可以泛称“有功的官员”。“绶”通常表示官印上绑的丝带,偶尔也是彩色斗篷上的丝带;“囊”表示官员制服上经常绑扎的小口袋,用来盛放官印或其他珍贵之物;“锦带”表示丝制的腰带。这种模拟刻画出“绶鸡”的形象:像一个有功的官员,口袋中装着官印,腰间缠着丝带,其“有功”,是因为“绶鸡”是一种忠诚不贰的(“孝”)鸡。官员会不时掏出印章,正如绶鸡常常炫耀它的华美。
郭郛曾经指出,“吐绶”(绶鸡等)常见于古代文献,如陆佃(1042—1130年)的《埤雅》(12世纪早期)及《本草纲目》,其中常与“旨虉”等同(最早见于《诗经》)。有些文献亦载这种鸡在晴天时会喷出“绶”样物,阴雨天气则闭口不吐;其他史料则说春夏吐绶而秋冬不吐。更有材料说,这种鸡有时头上长出“翠角”,长可两寸。《本草纲目》载,吐绶鸟会逐渐伸展颔下绶带,几乎有一尺之长,“乃徐舒其颔下之绶,长阔近尺”,并会闪闪发亮,呈现“红碧”之色。[57]《禽经》曰:“则颈出彩色作囊。”陆佃则说“囊如小绶”。[58]由此,又出现了另外两个名称:“吐锦鸟”和“锦囊”,这些名称来历也在《本草纲目》有载。最后,在《古今注》中,也将“吐绶鸟”说成“功曹”。[59](www.xing528.com)
头生两角,彩色小囊,很有可能是角雉的一种或数种,最有可能的品种是(1)华南地区(主要是广西东北部和湖南南部)的卡伯特角雉或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2)中国角雉,或称红腹角雉(T.temminckii),头部呈蓝黑色,头顶有冠,身体有点像《广东新语》所说之珍珠鸡,产地主要包括今天的四川地区及其周围;(3)普通角雉(T.satyra),与红腹角雉貌似。其他的角雉种类则分布于西藏南部、印度北部和喜马拉雅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红腹角雉在交配季节的表现感人至深,常为人称道:雄性会鼓起彩色脖颈,使脑袋上的羽毛形成两只小角形状,来吸引雌性伴侣。古代文献所指,应是这种独特的现象。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所谓“绶”和“囊”原意是指脖子以下的部分,而不是鸡喙吐出的舌状物,也不是什么“口袋”。显然,将其比为丝带,是后期的发明,致使鸡的原貌和独特的习性不再被后人理解,屈大均和《澳门记略》的作者便是如此。[60]
上述《澳门记略》的最后一句“西洋亦时有之”也值得我们注意。它在语法上有歧义:到底是“西洋之鸡也有绶”,还是“在西洋(如葡萄牙)也有这种鸡”?上文的翻译也许是错误的,但同类的史料并无助于确定其正确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